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信任度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育中重視人格的培養
教者的整個人格對學生來說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教師的衣著、言論、行為、人生觀、價值觀都是學生效仿的榜樣;同時也能矯正學生的人格行為,提高學生的人格品位。一位可親可敬的教育者,自然能增強學生對他的信任度,反之,信任度就會大大減弱。
二、教育中盡量公平合理
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每個學生在精神上也是平等的。由此,教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盡力去發現每位學生自身的特長,并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班級或學校大膽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讓學生去發現、認同自身的價值;同時教者要關愛學生,真誠地幫助學生。只有在這種平等、友好的情感教育中,才能從學生心靈中贏得信任。
三、了解學生、分析學生、信任學生
教者要通過豐富多彩的班團活動去了解、分析學生,發現了學生的優點要及時公正地予以肯定、表揚;發現學生問題所在時,要善意指出,分析導致問題的原因,同時安排在活動中去糾正問題。在耐心指導下大膽放手,讓學生自編自導,鍛煉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尋找良好的教育契機
對于教育,往往是欲速則不達。良好的教育契機可能使老師瞬間即獲得學生的信任,反之,學生會懷疑你說的每一句話。
五、營造良好的教育情景
一是不被打擾的安靜環境,二是友好輕松的話題,三是促膝談心的態度。這樣的情景可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形成摯友般的關系,增強信任度。
六、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
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說明教育難度之大;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自己應有必要的耐心和挫折承受力,要相信學生,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這樣,才能獲得九次失敗后的第十次成功。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者以人為本,尊重、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這“信任”二字的分量,真正搞教育的人都了解。但我們又不能也不可以放棄,故以此拋磚引玉供大家探討,或許會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減輕教師的壓力。最終輕松地達到老師信任學生、學生信任老師的目的,以此減少教育中的許多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