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問題對策分析下心理健康教育論文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1、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1在心理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錯誤認識。
在心理教育中對于咨詢的對象出現了問題,常常局限于心理障礙、人格缺陷問題上,忽視了大學生在成長中遇到的其他問題,這就造成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限制;重視了心理問題的診治,忽視了預防工作。沒有做好防范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工作,這樣就影響了健康心理的形成。還有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忽視了對心理求助方式的開展。針對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調查,在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對一切求助方式進行傳播,以及對于咨詢機構作用的忽視。
1.2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出現人員、經費不足。
由于在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著人員、經費不足的現狀。因此,這就造成一些心理課、心理咨詢沒有辦法正常的開展,在咨詢室中缺乏相應的專業人員,來疏導學生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整個教育工作中,要進行全面的普查,調查。因此,在經費上也需要有足夠的保障。這些問題的影響直接的會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正常的進行。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出現埋下隱患。
2、對于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制定的對策
針對大學生在當前遇到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問題制定相應的對策,其主要的方法可以歸納為:首先,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這就需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具體的實施,要建立有效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資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能夠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結合;其次,要在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系中建立有效的工作原則:需要堅持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工作來為學生專門的服務;堅持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工作為學生工作部門提供心理動態資料的建立,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詢平臺;堅持為尊重心理輔導中心提供及時的建議和意見;堅持對所有的輔導員進行定期的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增強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實施。在制定對策的過程中,要重視心理健康教師資格的培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能夠通過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強,來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心理健康輔導。因此,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中,要開展全方位的心理知識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這就為保障全面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的準備工作。在提高教師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不斷的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門機構,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在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中還需要建立全面的心理健康機制,能夠快速的制定工作程序和工作的策略,這就為快速的形成良好的工作模式,同時能夠從不同方面優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環境,要建設高質量的心理健康環境,在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中建立一種人文、和諧的校園。從思想上追求健康,這就為提供良好的教學活動增加了保障。
3、總結
通過本文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能夠根據這種現狀提出具體的對策,這樣能夠加強各大高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建立和諧的校園,保障大學生能夠積極的成長,在這個環境中,不僅增加知識的儲備,而且要重視心理健康以及思想上的上進,能夠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做充分的保障。因此,對于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的重要,在工作中不斷的加強大學生心理各方面素質的提高,能夠改變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作者:張杰單位: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第二篇
1方法
1.1方法
對研究對象進行心理調查,以探討其心理健康問題,并進行心理干預,干預時間半年,干預結束后,對同一批觀察對象進行第二次調查,以評價干預效果。1.1.1癥狀自評量表(SCL-90):共包括90道題目,采用五級評分法,從被調查者情感、感覺、思維、生活習慣、飲食睡眠等多方面,評價心理健康問題及嚴重程度。由被調查者自行打分。1.1.2大學生人格問卷(UPI):本問卷由3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被調查者基本信息;第二部分為被調查對象身體和精神狀況;第三部分為被調查者心理健康狀況和心理需求,由被調查者自行打分。
1.2統計學分析
所獲數據經課題組人員檢查核實后,均以雙錄入方式錄入到EpiData軟件中進行比對,若雙錄入結果一致,認為錄入正確,若結果不一致,提示至少有一人錄入錯誤,再重新檢查錄入。核查無誤后將數據導入SPSS19.0軟件中,計量資料正態分布時以x珋±s表示,不同年級比較采用方差分析,2組比較方差齊時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則采用校正t檢驗;不滿足正態分布時以中位數表示,秩和檢驗(Wilcoxon檢驗)進行比較;計數資料按實際發生數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軍隊大學生心理狀態與全國常模(2008年3月數據)比較
SCL-90與全國常模比較,軍隊大學生軀體化、抑郁情緒低于常模,強迫、敵對、偏執和精神病性高于常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UPI與全國常模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3個年級心理狀態測量結果比較
3個年級SCL-90比較可以看出,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個項目和總分上,3個年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入學時間增加,學員SCL-90心理水平逐漸增加;UPI評分3個年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心理干預前后心理狀態比較
干預后SCL-90評分學員軀體化、強迫、抑郁3方面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與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全國常模比較,干預后SCL-90評分抑郁低于常模,敵對情緒高于常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UPI評分干預后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全國常模(P<0.05)。
3討論
3.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針對軍隊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甚少。軍隊大學生處于人生的黃金年齡,是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關鍵時期。報考軍校的大學生,與地方學生相比,身體素質和學習成績本身就具有一定優勢,同時軍隊大學生面對艱苦的軍事訓練和學習,各方面鍛煉機會更多,其心理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有差異是非常正常和合適的。但由于缺乏針對性研究模型,我們只能選擇全國常模作為對照,使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影響。研究顯示,軍隊大學生與全國常模比較,軀體化問題更少,抑郁情緒更少,情緒開朗外向,社會性樸實,幼稚水平高;同時研究顯示,隨著入學時間的增加,大學生心理水平整體提高。說明軍校生活對學員心理是一個很好的磨練和鍛煉,本身就可以減少學生的心理問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同時研究中發現,軍隊大學生重體智、輕心理現象明顯。師生普遍重視體能、智能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足。僅有2~3個心理咨詢教師解答學生疑問,缺乏主動、專業、長期、延續性心理指導;僅個別專業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程,但缺乏專業、統一的教材;同時教學中過于重視理論知識介紹,缺乏學生的心理技能訓練,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大學生實際指導意義不足。
3.2干預對策
軍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考慮其自身獨有特點。除地方大學生的普遍心理問題外,軍隊大學生敵對、偏執性強,心理健康教育應保留其優點,應由專人針對心理問題主動、連續性進行干預。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健康教育后學員軀體化情緒增加,強迫心理減輕,敵對心理進一步增加。合理的敵對對保持部隊的戰力是非常必要的,說明我們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預非常成功和合理。但還應建議其他學者,對軍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沒有必要使其與地方大學生保持一致,而應在發揮其優勢的基礎上,合理減壓和增壓,減輕和調整心理疾患,使其成為一支符合當代軍人需要的戰斗部隊。
作者:苑媛張靚李寧單位:武警北京市總隊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