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積極心理學下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與實施探思廈門市集美區樂安中學 林小霞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注重素質教育,在中學教育階段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積極心理學視角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研究,更加有助于中學生利用自身心理積極部分因素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潛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而調動學習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習進步。本文將從積極心理學視角出發,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分析,研究積極心理學視角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實施辦法。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新課程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質的培養。中學階段教學是重要階段教育,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是保障中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條件。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日漸發展的背景下,中學生很容易受其誘惑而陷入其中,網絡信息錯綜復雜,如果不加以正確指引,會扭曲學生的價值觀念,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在這一重要時期,給予中學生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他們成長發展的指南針,讓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明辨是非,將積極的元素融入到生活、學習和成長中去,從而以正確的心態去看待事物,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進而健康成長。本文將圍繞積極心理學視角展開探討,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分析,研究現階段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針對問題現象,對積極心理學視角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教育措施進行剖析,旨在讓中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促進成長發展。
一、積極心理學相關內容概述
(一)積極心理學的概念和內涵。積極心理學是一種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積極心理學通過對人態度進行積極調節帶動起人們自身的積極因素和積極力量,倡導人們積極地面對心理問題,發掘人自身的潛在積極能量,從而尋找自己的快樂點。積極心理學不僅對于心理遇到困難的人們有幫助,同時,讓那些心理正常的人能夠更好地認識自身并發掘自己更高品質的生活。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積極的直觀體驗、積極的人格特點和積極的組織風格。通過積極心理學的正確指引,能使人們逐漸走出困境,積極樂觀,通過自我提升,提高整體生活品質。
(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其一,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主觀體驗是指人們對待事物的直觀感受,就中學生而言,也就是他們對待生活和學習的感受,或者是由家庭生活產生的幸福感等,包括面對日常生活、學習等體會到的直觀感受,以及對周圍環境和人們的想法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期許。其二,積極的人格特征。積極的人格特征指的是人的生活學習能力。例如人們在生活中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技能、在工作中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在學習中的學習思維、學習能力以及在人際交往中的社交能力等,還表現在人們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以及承受能力、審美、智商和情商等。其三,積極的組織風格。積極的組織風格指的是在有特點的組織中進行研究。例如和諧的家庭組織、班級組織、工作團體等積極的組織,在組織中發現人的各方面品質,體現出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
二、當前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學習壓力。據統計,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學習壓力。初中階段的學習是重要的過渡階段,是小學知識的跨越提升,又為高中知識做鋪墊,學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提升而承擔更大的學習壓力,學習情況的不同會讓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尤其是面對即將中考的學生,會因為學習問題而焦躁不安,產生心理問題,影響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
(二)人際交往。人際交往問題是中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又一大影響因素。中學生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生理和心理上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在這一時期,不同的學生情況不一,有些中學生不善與人交流,沒有經驗應對社交問題,從而不愿社交,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社交心理問題。例如:處理不好與其他同學的關系、與父母的關系等。
(三)青春期典型心理問題。青春期對于中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影響都很大,而身體上的變化會更多地轉化為心理因素。青春期的中學生心理狀況較為復雜,對待生活和學習的態度也不穩定,會出現叛逆、早戀等現象,也正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會使他們得到成長,但是這種心理狀況會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順應時代的發展。現階段,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心理健康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傳統的心理健康不能滿足新時代青年的心理狀況,積極心理學視角更能順應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時展相適應,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發育成長。
(二)更加滿足中學生的心理需求。中學生的心理情況較為復雜,光靠傳統的心理疏導不能從很本上扭轉他們的心理狀態,而且效果不夠顯著。積極心理學視角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鼓勵式的教育,讓學生通過發掘自身的潛能和優勢,開發出體內的積極因素,讓他們建立起積極面對生活和學習的態度,主動地發現生活的美好和樂趣,充滿熱情。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滿足中學生的心理需求。
(三)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積極心理學視角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讓學生進行自我治愈,通過開發自身潛在的積極特點,不斷進行自我暗示,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生活學習,從而幫助他們走出困境,讓沒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品質以及思想覺悟。通過發掘中學生的積極素質,讓中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開發潛在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增強心理接受能力和心理素質,促進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的發展。
四、積極心理學視角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實施策略
(一)積極預防,提高自身的塑造性。積極心理學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中學生的個性品質,比起解決中學生的心理問題,積極心理學更加注重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發掘,開發潛力,讓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從源頭上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體現自身價值,提升學生的塑造力,自我治愈,提升品質,而不是等到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再實施各種整治辦法。例如:教師及時觀察和掌握學生的行動以及心理動態,通過開展主題活動等方式加強引導,讓學生發掘潛能,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
(二)完善學校的教育引導體制。學校肩負著教育學生的重任,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進行學習生活,學校對學生情況的了解應更為精準,因此,學校的制度建設直接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水平。針對中學生的現實情況,學校應給予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支持,一方面預防學生的心理問題產生,另一方面,當學生產生心理問題時有途徑進行解決。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成立心理輔導班,開設心理輔導課程,為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保障,教師應及時跟蹤處理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對學生的具體心理狀況作出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的指導。學校應聘請專業的心理教育指導教師,讓學生接受更為專業的教育,幫助學生排遣壓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三)注重心理健康資源建設。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心理健康資源建設:首先,從學校層面上,以校園文化為依托,為學生提供綠色環境,讓校園文化環境成分發揮教育優勢,加強精神文化建設,積極的校園文化環境,能夠影響學生心理,發揮導向作用,使學生的心理健康觀念得到強化,從而在此環境影響下形成優秀的個性品質;其次,發揮教師的個人魅力,教師對于學生行為產生示范效應,因此,教師應注重自身行為和心理的調節,充分發揮模范作用,關注學生的團體活動,對于中學生組成的小團體活動進行了解分析,并加以正確引導,讓學生個體在此影響下健康發展;再次,注重對社會媒介當中教育資源的挖掘,中學生在校學習時間較長,對于外界信息了解渠道較為狹窄,其思維模式更多地受校園環境影響,但是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較多,教師應注意對社會中的教學資源進行過濾和挖掘,摒棄不良因素,為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重視家庭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家庭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無疑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教師應該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讓家長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重視起來,認識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引導家長用正確的方式與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顧及孩子的內心真實感受。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受其熏陶,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鼓勵孩子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教師也能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狀態,在教師與家長的共同作用下,促進中學生健康成長,避免產生不良心理狀況。結束語我們應充分認識到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我們學會引進新理念,發現積極心理學視角與傳統心理教育的不同,將積極心理學視角教育運用到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發揮其理念的優勢。積極的心理學視角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在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的態度,發掘學生的積極因素,從根源上降低心理問題發生的概率。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社會大問題,值得更多的專家學者進行深入研究,從而找到更多適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給他們更多的鼓勵,讓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生活和學習,促進其健康成長發展,進而推動教育事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效武.新時代高校貫徹“三全育人”理念的實踐創新研究[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9,34(1):19-24.
[2]羅曉春.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才智,2019(7):148-149.
[3]李霄睿.論“新時代”背景下中職思政教育問題及創新對策[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20(6):124-128.
[4]葛魯嘉、李飛.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與實施[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244-248.
[5]栗潔、李莉、巴玉珠.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干預策略研究——以焦作市二十中為例[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4,(03):71-73.
作者:林小霞 單位:廈門市集美區樂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