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生語文自習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會學生讀書
在閱讀教學中,加強讀的訓練,讓學生學會讀書的方法,掌握讀書的規律,從而形成“自能讀書”能力,這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讀的訓練,實際就是一種理解力、記憶力、思維力、創造力的綜合訓練,學生具備了“自我讀書”的能力,便能獨立地閱讀有關書籍,以較快的速度較準確地獲取所需的知識。為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如下讀書步驟:
1.疏通讀:學習新課,先把每句話讀通,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掌握。
2.了解讀:在初步讀通的基礎上,再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3.探索讀:了解課文內容后,進一步思考重點詞句的含義,分出文章的段落層次,探索作者的寫作目的及布局謀篇的特點。
4.檢查讀:通過讀來發現文章中還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
5.鞏固讀:理解課文內容、特點再讀,鞏固獲得的知識。
6.彌補讀:琢磨琢磨再讀,通過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7.回味讀:教過的課文經常誦讀誦讀,反復體味課文運用的語言文字的妙處,熟讀或背誦某些段落。以上讀書步驟符合”感知——理解——評論——運用”的閱讀心理發展過程,是一種比較科學的讀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上述步驟進行自讀訓練,就能漸漸掌握讀書方法,形成“自能讀書”的能力。
二、教會學生理解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學科的目的之一,是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自求了解。”所以,語文課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不可依靠教師逐字逐句地機械講解。而必須促使學生在閱讀時自求了解,養成“自能理解”的能力。而講規律、教方法是培養學生“自能理解”的能力的關鍵。為此目的,我注重教給學生閱讀評注的方法。即指導學生邊讀書邊用筆圈畫出重要詞句,然后讀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這些語句所表達的意思,并動筆在旁邊加上評注,評評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為什么要用這些詞句表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如教《美麗的小興安嶺》春景一節時,我指導學生根據寫景文章的特點,邊讀邊圈出具有春天特征的景物。劃出有關寫春天的詞句,再讀讀課文,聯系上下文思考這些詞句寫了什么,評評作者是怎樣寫了出春景美麗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通過劃圈評注,學生體會到小興安嶺的春天是美麗的,是生機勃勃的。接著,我便讓學生用此法學習欣賞寫夏、秋、冬景的三個小節,自己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誘人的,深切感受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這組課文《田園詩情》一文時我讓學生再次用學到的方法,自己去學習、理解,以強化、鞏固“自我理解”的能力。邊讀書邊圈劃評注,促使學生動手動腦,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化,使他們通過理解語言文字理解內容,又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了解并學習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的,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三、教會學生探索
現代教學方法主張教師要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積極開展緊張的智力活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思維,培養探求精神和創造力。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指引一條探索的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去探索,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