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互聯網新型教育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移動教育的含義
移動教育是指以成熟的移動通信技術為理論基礎.以無線移動網絡為訪問渠道.以互聯網為依托平臺.使用多媒體技術表現手段.通過教學雙方使用移動設備訪問移動教學服務器來實現的交互式教學活動一個實用的移動教育系統是學生、教師和教育資源三個方面的有機結合移動教育系統主要由移動通信網絡、互聯網、服務器和移動終端四部分組成:①移動通信網絡:采用多個頻段,由眾多基站、移動臺、移動交換局組成的通信系統.通過空中接口將移動設備與互聯網實現無縫連接.是架在兩者之間的信息傳輸的橋梁;②互聯網:龐大的Internet.海量資源的承載平臺.將遍布世界各地的服務器和客戶機互聯.是移動教育系統的依托平臺;③服務器:與互聯網相連.本身是互聯網的一部分,存儲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并提供具有訪問權限的教學服務;④移動設備:移動教育系統中的用戶端裝置.除了可以通過移動通信網絡訪問互聯網之外.本身也具備一定計算能力.比如PDA隨著以3/4G通信為代表的移動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移動設備的廣泛普及.教育的范圍得到了極大的拓寬,移動教育促進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的發展移動教育具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以及個性化服務等優勢.它突破了有線連接所帶來的束縛.為學習者創造靈活高效的學習條件.從而實現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信息交流:同時.移動教育確保了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學習內容進行自由選擇.并自己決定學習進度.從而實現個性化自主學習。
2移動教育的實現
根據現有的移動通信協議.移動教育主要有兩種實現模式:一種是面向無連接的消息模式.另一種是面向連接的實時通信模式.后者為未來移動教育發展的重點
2.1無連接的消息模式
消息服務是移動通信網絡提供的面向無連接的、基于字符的通信服務。消息服務占用通道的時間短、費用低,支持兩個網絡用戶端之間的點對點通信。按照發展階段劃分消息服務可以分為SMS、EMS、MMS三種,與之對應的是三種不同的移動教育實現形式:
(1)基于SMS的點播式SMS(ShortMessagingService),是最簡單的基于移動網絡的通信交流手段.其內容可以是文本、數字或二進制非文本數據。SMS具有無線媒介的基本特點.融合了多種媒介優勢.是一種更為優異的媒介形式SMS同時融合了書寫和互聯網的異步交互.具有比語言和文字更為豐富的多媒體功能.適宜任何希望主動建構知識的學習者開展自主學習.能夠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的按需點播。
(2)基于EMS的增強式。EMS(EnhancedMessagingService)將文本、音頻、圖像、動畫集成為一體,在支持EMS的移動終端設備上顯示出來.較大程度上彌補了SMS表達方式上的不足.豐富了點播式學習模式.且EMS完全可以依托已有的消息中心.無須對基礎網絡進行升級.因此具有最為廣泛的使用。
(3)基于MMS的富消息式。MMS(MultimediaMessagingService)是多媒體信息服務.運行于WAP協議的上層.同時支持電路交換數據格式fCircuit—switcheddata)和通用分組無限服務格式。依靠MMS.可以支持語音、互聯網瀏覽、電子郵件、電視教學等多種高速數據業務,傳送包括文本、聲音、圖像、視頻在內的富消息基于MMS的移動教育模式是消息模式的極限.為學習者提供了面向無連接狀態下最為豐富的資源。
2.2面向連接的實時通信模式
由于面向無連接的消息模式無法實現移動設備和服務器之間的實時交互.因此很難實現移動教育資源的傳輸和顯示。面向連接的實施通信模式,利用無線接人技術(包括GSM、CDMA、GPRS、CDPD、固定無線寬帶接入、DBS衛星接入、藍牙、HomeRF、WCDMA/CD—MA2000/TD—SCDMA、無線局域網、無線光系統等)實現移動通信和數據通信的結合.使移動教育者不受網絡種類、網絡結構、運營商的承載業務以及終端設備種類的限制.隨時隨地接入互連網和教育服務網.實時地與教育網站保持連接.適宜學習者開展自主學習.也適宜他們開展協作面向連接的實時通信模式符合移動通信發展的需求.因而成為了新型移動教育的發展方向.它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移動的網際網。將有線互聯網、移動通信網集成在一起.形成集有線互聯網、無線連接和移動設備為一體的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將網內的所有用戶聯系起來.打破了學習行為在空間上的局限.近乎無限地擴大了教育平臺的地域性.使學習者得到一個可自由發展個性的空間移動用戶使用無線終端訪問教學服務器.像普通的互聯網用戶那樣.對互聯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瀏覽、查詢以及實時交互。
(2)海量的資源庫互聯網幾乎無限的容量和具有針對性的信息檢索功能.確保了優秀的教育資源和高質量的教育信息可以得到共享施教者從這一資源庫中海量的圖像、聲音、影像以及圖書資源中檢索出所需的素材并加以組織.建立起豐富的教育資源數據庫。得益于第三代以上通信技術的高傳輸率.學習者能夠通過移動網絡不受時空限制的訪問資源庫.迅速準確地鎖定并獲取自己所需的教學資源。
(3)無界的社交區。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移動終端用戶之間可實現數據、音頻、視頻多媒體通訊這使得隨時隨地的交流成為可能。與此同時.社交網絡為眾多用戶協同交互提供了不限于空間交流的平臺無論學習者還是施教者.都可以通過移動設備終端查詢內容、發表學術觀點、對問題進行討論交流這種無界的社交化環境.極大地促進了施教者與施教者、施教者與學習者、學習者于學習者之間的交流,通過相互之間的協作交流.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3國內外發展現狀
移動教育在國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的部分經濟發達國家.早期的一些研究已經進行了數年的時間從研究發起者及其目的來分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由教育機構發起,他們立足于學校教育.試圖通過新技術來改善教學和管理.例如斯坦福大學學習實驗室開發的移動教育初始模式.選擇以外語學習作為移動教育的課程內容.讓用戶練習生詞、做小測驗、查閱單詞、與現場教師實時交流.通過實驗論證出移動設備在一個安全、可信、個性化以及即時需求的環境中能夠提供復習、練習的學習機會:另一類則由電子教學提供商發起.他們力求借鑒電子教學的經驗,把移動教育推向市場.更多地用于企業培訓以歐洲的“IST計劃”為例,該計劃資助并正式開展移動教育研究。Ericsson、NokiaInsiteT—MobileITFornebuKnowation等眾多廠商及英、美、德等國的諸多大學參與了此項目。在我國.移動教育的研究和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由于運用移動通信的新方式來實現教學.能確保學習者靈活方便地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自我學習.因而備受教育界青睞.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我國多家高校和教育機構的移動教育正規劃著建立新的移動教育體系.在此體系下傳輸反饋教育信息及教學內容.通過網絡和手機向特定學生群發送教學內容、教務信息、教學課堂、重要學術報告、一般專業知識講座以及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等并與功能齊全的移動教育管理系統有機結合.支撐并監控管理體系。移動教育高度的連通性、廣泛的適應性.方便靈活性。地區的廣域性,決定了其對促進我國終身學習.構建學習化社會.塑造學習型國家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結語
未來將是一個移動互聯的世界。移動通信技術的蓬勃發展、移動通信設備的普及以及移動網絡與互聯網的結合,為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教育提供了物質基礎移動教育符合終身學習的要求.它幫助學習者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根據實際需求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因此.移動教育是未來遠程學習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