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英語教育可持續發展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職英語教育在應用生態化教育時,就可將高職英語教育視為一個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中有各種生物,例如:個體,種群、群落等,這些都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個體這一角色就是老師和學生,種群就是管理者和老師以及學生們之間形成的全體,群落就是學校的各個班級和部門,這些都是影響教育的重要因素。此外,外部環境的影響也很大,所以要對不同的影響因素進行系統的分析。生態理論學和高職英語教育之間存在很復雜的聯系,第一,生態環境影響著高職英語教育的發展狀態和方向,同時,高職英語教育的發展狀況又會影響生態教學的方式,所以二者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進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生態體系。第二,在高職英語教育的系統中,老師,學生和教育管理部門三者之間也是相互作用的,存在一定的聯系。第三,高職英語教育系統和其它教育系統也相互作用,影響著整個教育體系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最開始是為了保護環境而提出的,它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在當今的社會,教育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所以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是十分必要的。而要想保證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在教學中融入教育生態學理論,做到教育體系內部協調發展,使其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與自然,社會相協調。
二、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的高職教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高職英語的教育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影響著高職英語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具體可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職英語教育無法滿足
社會需求高職英語教育系統有開放性的特點,所以必須要適應外部環境的發展需求,即滿足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需求。當代社會需要的是英語水平較高,可以在生產、管理、服務工作中站在一線的人才,而傳統的高職英語教育只注重英語知識的傳授,導致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使用能力不足,使得英語教育不能滿足社會實際的需求,從而使得學生英語知識與社會崗位要求不符,很難滿足社會工作的需求。
(二)高職教育生態主體發展比較落后
教師一直是教學中的主體,是促進高職英語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數量是影響生態系統的重要因素,從目前教育的發展情況來看,部分額高職英語教師的學歷較低,自身的英語水平能力稍欠缺,外出進修學習的機會少,且英語教學方法和內容較為落后,這些都制約著高職英語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三)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教育的生態功能
生態教育系統不僅要求學生牢牢的掌握英語的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使用能力。但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只是一味的進行機械的知識灌輸,這樣就會使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長期下來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英語課堂沒有生機,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英語知識,英語應用能力就會很難提高,最后將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三、促進高職英語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方法
(一)提高高職英語教師的水平
英語教育要想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就要不斷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高職院校要鼓勵老師參加教研、科研活動,加強學術交流,從中不斷地學習;還可以為老師爭取一些可以出外學習的機會,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同時老師要學以致用,將豐富的經驗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
(二)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課堂氛圍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敏捷性,讓學生培養正確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重點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當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對綜合能力要求高,所以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要只注重英語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英語的應用能力。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英語技能的培訓,明確英語教學的目標,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從而推動社會的發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生態教育體系的背景下,高職英語教育要想可持續發展,就要不斷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因材施教,從而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
作者:孫萍 單位:陜西省建筑職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