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校創新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教師要有創造性
首先,作為教師,要有教學責任心,要認真地備課,認真地講課,不受舊教學框框的束縛,敢于探索,敢于創新,啟發學生的創造力。要有較強的創造性思維水平,要掌握創造學的基本知識,并能指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懂得教育學,了解教育的規律和方法,能隨時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與學習情緒。要贊揚學生的創新精神,對于學生的創造性設想,推遲評判。要啟發、培養、鼓勵學生的創造性。
1.2教育管理人員的創造性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但要有富有創造精神的教師,而且要有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學管理人員,如果不是這樣,創新課程是開不好的。教學管理人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搞好教學管理,搞好教學服務,及時提供教學工作必須的軟、硬件,疏通教學渠道。積極支持教師與學生的創新精神,積極支持新生事物的發生與發展,在教學管理之中,不斷地創新,包括教學規章、教學制度、教學方法、教學設備、教學材料等方面,為創新教育開綠燈。
2目前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基本上實行的是傳統教育,以達到創新教育的目的,學校教育特別是課堂教學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未得到解決,在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各種考試的重壓下,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①過分強調課堂教學,忽視實踐訓練,實踐是創造力產生的源泉,忽視實踐訓練,就使創造力的形成缺乏源泉活水。②采用注入式教育,重視教師的講授,一忽視探究啟發和誘導,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去開發自己的創新潛能,沒有創新觀念和創新欲望的培養,也無意進行創新探索。③壓抑個性發展,注重共性培養,學生的獨特的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得不到發展。④以教材為中心,限制了學生的視野,輕直接經驗的獲得,重間接知識的學習,這無疑削弱了創造力產生的根基。⑤只注重知識傳授,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學生缺乏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尚未擺脫被動學習的局面。
3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創新能力的一些途徑
3.1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對待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操之過急,剛上兩天課就要學生拿出創新成果,這是不可能的。要善于引導,因為大學生如從小學開始計算,十二三年來,基本是傳統教育,固定不變的模式,造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一時提不出創造性設想。老師要啟發、要引導,也一定要逐步加強要求。有的學生概念作業很能回答,而創造性設想很難回答,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3.2創設寬松環境,開展自主性實踐活動
要樹立確立正確的學生觀,改變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對學生的整齊劃一,忽視個性的統一管理與束縛,要加強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堅定創新志向,促進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形成,要幫助、指導學生鍛煉堅強的意志品質,具有改革創新、積極進取的欲望,鼓勵和發展創新性個性。幫組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充分的開發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積極開展自主性實踐活動,因為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創新思維提供了豐富的問題情境: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心智操作提供了交流機會:實踐活動的豐富還能有效的調動大腦功能,充分挖掘大腦潛力。
3.3課內課外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
課內教育為主,課外及校外教育為輔,是創新教育的一種形式。課外活動可以組織學生成立創造發明協會或創造發明小組,這是大學生創造發明活動的主要形式。教師可以當顧問,管理人員盡量地提供必要的幫助。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到企業培養基本動手能力,如到機械工廠學會車、鉗、磨、刨、銑、沖、鏜、鉆,到電子電氣工廠學會電焊、氣焊、烙鐵焊、電鍍、儀器測量等,機電專業的學生在實訓環節中,可根據要求自行設計零件,自行編寫零件數控加工程序,并加工制作零件。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情況,因人而異地進行指導。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要設計獨特的工藝品,就必須將課堂中學過的機械制圖知識、計算機繪圖知識、美學修養知識結合起來用于零件設計,用所學的編程知識編寫數控加工程序,還要考慮圖案的可加工性。在設計、編程、加工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得到了比較全面的工程實踐能力訓練,從而樹立起較完整的工程意識,提高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對我院創新教育的幾點建議
4.1樹立真誠為學生服務的觀念,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個性特長和興趣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與自信心,遵循人才成長規律。
4.2進一步減輕學生負擔,要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特別要改進考試和評卷方法,給學生提供自由發揮創造力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學生選課自主權,有利于學生按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發展自己。
4.3要大力開展各種課外科技活動,活動中應如實的體現“集體協作精神”,而不必強調“個人的貢獻”,要大力交流學生創新活動過程中的收獲體會,而不宜過分重視成果本身的水平和價值,把競爭變成經驗交流,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交流氛圍。
4.4建立良性的運行機制,大學生參加技術創新技術活動需要題目、場地、儀器工具和經費等,而學生的這些活動失敗率很高,這是擺在大學生面前很大的難題,為了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學校可設立基金會,通過評審等方式,對有創新的實驗方案給予資助。還可由教師結合自己工作的需要提出一些實踐題目向學生公布,學生則按自己的興趣、特長與能力提出申請,通過雙向選擇,將一部分學生吸收到教師的實驗室,完成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工作,工作時間可延續一學期,一年乃至更長,另外可把學院現有的儀器、設備、師資、科研任務等資源都動員起來,從而達到學生培養和科研開發任務共同促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