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職業教育學業評價體系的問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標準、主體過于單一。近幾年,雖然有一些院校也在不斷加大實踐操作課在教學過程中的比例,可是評價標準過于簡單,沒有真正修訂出與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與崗位相適應的評價標準,因此,未到達應有的效果。職業教育對專業課教師要求具備兩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既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和教學、教研能力,又有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以及指導學生創新的能力;既要熟悉本專業領域對從業人員的各方面要求,也要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動態。調查顯示,職業院校相當一部分專業課教師長期脫離企業實際,大多數教師不曾跟隨學生到企業參與實習指導。一些職業院校對學生學業評價的主體仍然是教師,在評價學生學業時,不能給學生發展提出針對性的建議。職業院校教師自身的素質與能力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學生職業能力水平的提高。
2.學校評價與企業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不一致。近幾年的招聘會上發現,眾多企業在招聘畢業生時,招聘人員不再看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是使用一套自訂的標準考查學生的能力,學校評定的學生學業成績對企業招聘而言,僅僅只是參考。對企業來說,他們重視的是學生職業基本素質、基本能力等。以上問題,成為影響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育人模式發展的主要矛盾,要解決這些矛盾,必須建立有利于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的學生學業評價體系,保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三評合一”學生評價模式
1.具體含義。逐步建立以行業企業為主導,推行以能力為核心,探索以學生課程考試與計算機應用專業(中級工)職業資格(國家標準)鑒定結合的職業能力評價、校內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結合的職業技能評價、社會和企業對學生反饋意見結合的基本素質評價的“三評合一”學生評價模式。
2.評價要素。(1)建立以計算機應用(中級工)職業資格鑒定和課程考核結合形成的職業能力評價要素;(2)建立與企業共同制定校內實訓、企業頂崗實習等環節的評價標準,以實訓實習過程的操作能力、生產能力、生產組織與管理能力等作為考核要求,形成校內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結合的職業技能評價要素;(3)通過企業調查、社會反饋形成的社會和企業對學生反饋意見結合的基本素質評價要素。通過者三個評價要素的建立和完善,建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三評合一”學生綜合評價體系,為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可靠的學生評價長效機制。
三、主要環節
(一)職業能力評價
1.計算機應用(中級工)國家職業標準。計算機應用(中級工)職業資格鑒定是依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按國家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職業標準執行的,對從事計算機的操作工(中級工),除要求能遵守職業道德基礎知識、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外,還應當具備從事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其計算機應用(中級工)職業資格鑒定技能要求為:《國家職業標準》。制定課程考核與國家職業標準內容相銜接的學生職業能力評價標準。依據國家行業職業標準,結合企業崗位標準,深刻分解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崗位標準所要求的職業能力,對照國家職業標準,把相關的職業能力的要求內容融入到課程和教學中,建立體現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項目化課程,形成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生評價考核機制,使考核既要與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相銜接,又要充分體現行業企業崗位職業能力的實際要求。項目化課程考核標準及方法由學校教師和行業企業專家、技術人員共同制定,全面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職業能力水平??己伺c評價要堅持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相結合,使考核與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
2.考核評價方法。根據以“能力為核心、項目為載體、學做合一”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確定課程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方法??己嗽u價方法以教學項目為單位,每完成一個教學項目,由教師、學生共同參與考核評價,各項目成績按考核評價標準要求,按比例計入總成績。主要考核學生操作規范、學習態度、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與人溝通能力、創新能力、自學能力、表達能力、方法能力等。
(二)職業技能評價
1.校內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內容對接。結合國家職業標準,結合實際需要,邀請相關的行業企業專家、技術人員和教師共同分析行業企業計算機應用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據此,制定校內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相對接的學生實校內訓評價標準。
2.校內實訓和校外頂崗實習考核評價。依據校內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內容的對接制訂學生實訓考核評價標準。根據行業企業崗位技能標準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質,加強校內實訓,實現課堂學訓與實訓地點的一體化,保證學生校內實訓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使學生在校的理論學習、基本技能訓練與在行業企業的實際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并通過技能鑒定,能夠培養出最大程度滿足行業企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基本素質評價
企業調查、社會反饋形成的社會和企業對學生反饋意見結合的基本素質、職業能力、職業技能的評價基本素質、職業能力、職業技能的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在企業的思想品德、敬業精神、工作態度、協作精神、基本知識、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創新能力等,反映學生如何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
四、總結
考核學生的學習要突出技能,促進學生課程考試與職業資格鑒定的銜接。以國家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模塊作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評價標準,弱化以傳統的考試成績評價學生;建立用人單位與社會反饋機制,收集畢業生對崗位的適應性、畢業生工作能力和知識結構的合理性等信息,將企業對學生的滿意度和社會對學生的認可度納入學生綜合評價體系,最終形成學校、企業、社會“三評合一”的學生評價體系。建立以能力為核心,學校、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評價模式。構建與學生評價模式改革相適應的教學運行機制與質量評價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作者:孟富濤單位:西北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