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管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我國高職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從總體上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適應性并不能令人滿意,我認為問題主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教育理念出現偏差
教育部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表述是:在具有高中文化基礎上,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級實用型人才。由此可見,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就是職業性。目前,有些高等職業院校為了迎合部分家長、學生升本的心愿,出現了學院定位不準,追求上規模的現象。這使得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緩慢,毫無特色,辦成了普通高教的本科壓縮型,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1.2專業設置不合理
高職教育具有教育及經濟的雙重屬性,其人才培養工作既要遵循教育規則,又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是專業課程設置,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適應市場需求的特點,根據社會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有目的進行調整。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方面不同程度的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一些學校信奉“拿來主義”,專業課程設置照搬照抄普通高校專業課程設置;有的高職院校缺乏對市場需求的調查研究,課程內容脫離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實際,缺少實用性、實踐性,與行業需求脫節。
1.3知識陳舊老化。目前,高職院校畢業生到企業工作后很快發現自己的專業知識陳舊,實際動手能力是達不到要求。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問題主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陳舊、知識過時。目前我們教授的專業知識遠遠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步伐,尤其是計算機等行業知識更新速度很快,而我們的教材編寫速度跟不上知識的更新速度;
(2)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踐,課程設置實踐環節時間短,學生不能熟練的掌握實用的技能。從而導致高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比較弱,畢業后到企業還要經過培訓后才能從事一線工作;
(3)課程內容脫離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實際,缺少實用性、實踐性,與行業需求脫節。
1.4培養模式封閉刻板
教學內容、培養方式是人才培養的主體部分。好的培養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過于刻板封閉,要求學生遵守固定的學制,學習固定的課程,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采用固定的形式和順序學習知識,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不能有效的銜接,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不能有效溝通,職業資格證書不能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融通。高職教育應堅持以培養就業能力為導向,緊跟職業教育發展的步伐,不斷優化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培養實用型人才的對策
《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指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面向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適應市場實際需要,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實用人才。”這一規定闡述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即是:接受高職教育的畢業生應是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是社會生產實踐的具體操作者,是生產一線的高等技術型人才。為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針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采用以下對策:
2.1樹立正確的高等職業教育理念
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工作者,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根據市場需求,明確培養目標,培養企業需要的“招之能來,來之能戰”的畢業生。高等職業教育要轉變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重學歷教育、輕職業培訓;重普教升學率,輕職教就業率等觀念。高等職業教育必須以就業崗位為導向,明確自己的培養目標,根據自身優勢,走有自身的特色的高職教育之路。
2.2合理設置專業課程
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是專業課程設置。我們在課程設置時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適應市場需求的特點,根據社會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有目的進行調整。針對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普遍存在的“拿來主義”、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我們課題組嘗試了采用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如針對“拿來主義”,我們采用了聘請教育專家、企業家協助學校制定教學計劃、設置專業課程;針對課程設置重復、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我們采用根據試點院校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發、使用校本教材的方法彌補現有教材的缺憾。
2.3及時更新專業知識
高等職業教育就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類型。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傳授給學生的應該是最新的、實用的專業知識。針對計算機等知識更新快的專業,我們采用以教材為輔,以教師為主的對策。即以我們手中的教材為輔助,教授學生基礎知識;以教師通過課外閱讀資料、網絡等學習的知識為主要傳授內容,從而彌補教材知識陳舊的問題。
2.4轉變培養模式
我們積極調整職業教育培養模式,堅持靈活性、不拘一格的培養方式。我們鼓勵學生在校期間考取各種國家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同時,我們要求教師探索多種教學模式,嘗試任務教學法,仿真教學法,讓學生逐步達到知行并重,學做合一,從而真正達到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有效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出技能型、實用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是教育部為了適應我國高級技能人才緊缺的國情,提出的一個新的教育體系。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發揚高等職業教育特色,樹立以學生為本,服務社會的觀念,為社會培養復合型、適用性人才。
作者:關永承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