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法律素質教育狀況及出路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法律素質教育狀況及出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法律素質教育狀況及出路

      本文作者:睢琳琳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的現狀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當代大學生較之前人無論是在法律意識還是法制觀念上都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其法律意識不斷提高,法制觀念顯著增強。但不可否認,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仍有待進一步加強:

      1.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有待提升。法律知識是法律素質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衡量一個人法律素質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有專家指出,人們的法律意識水平的高低應與其文化程度成正比,但現實情況卻并非如此。雖然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開設了法律基礎課程,但當代大學生的整體法律知識水平卻相對較低,普遍存在對法律知識一知半解的情況。

      2.大學生運用法律知識來統領自身法律行為的意識與能力欠缺。這不但表現在大學生對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理解上,還表現在遇到各類社會問題時不能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法律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只是將這些法律知識停留在口頭上,缺乏實際應用的能力。

      提高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途徑

      1.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素質培養

      在我們以往的法律教育課堂上,通常著力于強調學生對基本法律條文的記憶與掌握,卻往往忽視對學生進行基本法律理念和法律原則的培養。事實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同領域的法律條文必將隨之不斷修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與之相反的是,那些長期積淀下來的基本法律理念和法律原則卻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因此,高校在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過程中,應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在教授基本法律知識的基礎上注重探索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對社會法律現象進行觀察與思考,對法律案件進行分析、判斷與推理,著力培養當代大學生對基本法律理念和法律原則的把握,進而培養他們獨立運用法律武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并最終實現其法律素質的全面提升。

      2.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

      法律基礎課堂教學雖然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的主要渠道,但因其受時間與場所的限制,它不可能完全滿足培養和提高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需要。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來不斷加深和強化法律課堂教育的效果。首先,我們可以開展不同專題的選修課來拓展學生的相關法律知識。另外,在課堂上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法律素質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電視錄像、電影和專題片,開展法律主題辯論賽,組織模擬法庭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定期邀請校內外知名法學專家、公檢法等部門的知名人士來校講學,開設法制宣傳園地,印發普法小冊子,開展法律知識及咨詢活動,開展法律主題系列演講活動和文藝演出活動等,通過各種形式來普及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從而使法制教育取得實效,為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3.營造校園法制氛圍、創造良好育人環境

      校園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基本上都是在大學期間形成的,校園的法制氛圍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因此,營造良好的校園法制氛圍、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可以有效地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教師和高校自身能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直接影響到大學生法制意識的形成和法律素質的高低。只有高校堅持依法治校、教師堅持依法治教,按照法制社會的要求規范管理和教學行為,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營造良好的校園法制氛圍,才能夠讓身處校園的大學生真正感受到法制社會的存在,使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進而提升其法律素質。

      4.建設健康網絡環境

      由于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成為了當今時代炙手可熱的事物,而與之接觸最多的人群恰恰是高校的大學生,他們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受網絡影響最大的一個群體。網絡帶來的海量信息及其環境的自由開放很容易使人產生自由感和放縱感,很多時候合法與非法,罪與非罪難以判斷清楚。對大學生來說,網絡秩序的維護僅僅依靠他們自身的道德意識和法律素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健全網絡管理的法律法規,而網絡負面作用的擴大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網絡法律教育的滯后現狀。因此,作為高校應該充分運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注意校園網上有關法制網站和網頁的建設與管理,營造法律教育的全新平臺,利用網絡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另外,作為高校教師也可以通過QQ、微博這樣的網絡通訊工具向學生傳遞相關的法律常識,在溝通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5.加強實踐應用

      由于大學生受年齡、經驗、心理等因素的制約,他們對社會法律現象的認識往往局限于書本的教條、內心的感受和社會的評價,卻忽視了對法律知識的實踐應用。因此,要想提高大學生的綜合法律素質除了要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之外,更應注重對其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實踐能力的培養,著力提高大學生依法辦事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給大學生提供法律實踐的機會,通過法律實踐,使學生學會運用法律知識評價社會現象、運用法律武器解決現實問題。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法律知識競賽、參與報刊法制案例討論、旁聽審判機關對具體案例的審理、參觀監獄或其他勞改場所等等,在多種形式的法律實踐活動中,使大學生能依法辨明是非和善惡,以法律的途徑解決現實糾紛,維護合法權利,從而養成依法辦事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使他們通過法治力量戰勝邪惡和自身弱點,從而更加自尊、自立、自強,更加堅信法律、崇尚法理。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

      法律適用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與監督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