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社會發展階段不同,對人才規格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對于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而言亦是如此,因此,改革工商管理企業專業企業管理概述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是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提高人才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指出了我國高職院校企業工商管理概述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課程的設計過分注重理論性教學、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理論與實踐學習嚴重脫節。并根據我國現狀進行了進一步創新性探究,并提出了相關的改進建議——保證具有開放性、保證具有互動性、加強職業素養的培養、注重科學評價,注重綜合素質。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我國高職工商企業工商管理專業概述課程的教學事業做出貢獻。
關鍵詞:
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企業對于技術性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提高,而高職院校作為為企業輸送技術人才的教育機構,其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都是國民所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工商管理專業,其專業教學質量影響著我國企業的正常運轉。但是我國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在教學實踐中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般還是采用教師教、學生學的固有模式,尤其是企業管理概論一類的理論課程,更是完全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學習內容理解不透徹,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一、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企業管理概論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課程的設計過分注重理論性教學
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學科,以培養學生的工商管理實踐能力為主要培養目標,企業工作崗位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也日益嚴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學的最佳教學模式。而現有的企業管理概論課程教學則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考查,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照本宣科,將教材上的內容搬到自己的筆記本上,對于許多學習內容都不甚理解。此外,枯燥的學習內容使得學生厭學情緒嚴重,不愿意主動學習理論知識和內容,教學實踐針對性嚴重不足。例如,在吉林省某高職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度重視理論知識,將大部分教學時間安排在理論內容的教學方面,教師的出發點是想通過扎實的理論來進一步推動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不得不承認,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是從提高學生能力的角度出發,但是,學生的能力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卻備受爭議。就我國目前狀況來看,這樣的教學模式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提高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方式。傳統教師模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學生學習自主性不強,對于枯燥的企業管理概論課程學習內容缺乏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差,直接影響學生專業課程學習效果,影響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甚至影響到學生的未來職業規劃和發展。教學最關鍵的就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主觀意識,要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然而就目前狀況來看,教師所安排的枯燥企業管理課程,已經使學生失去了對學習的向往,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三)理論與實踐學習嚴重脫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學習是實踐活動的基礎,反之,實踐也是理論學習的關鍵環節。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企業管理概論課程是純理論性質的學習課程,理論學習永遠不能脫離實踐,脫離實踐的理論學習就是單調的知識搬運和轉移,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成效所起的作用幾乎微乎其微,甚至變成了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絆腳石。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理論知識的限制,理論知識的教學目前已經成為了制約學生實踐能力的一個關鍵問題。這是令人痛心的事實,卻也是接下來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模式發展中的主要方向。
二、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新模式
針對以上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社會發展現狀以及學校教學實際,筆者探討了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的新模式應該具備的基本特征。
(一)保證具有開放性
所謂開放性,是指高職工商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活動中,應恰當的融入市場和社會發展中新出現的可被用于教學的理念和觀點,保持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及時性。應盡量做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適應現代社會對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人才基本素養和能力的需求,閉門造車,所培養的人才也必定是故步自封的無用之人,應在緊密結合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制定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二是采用多樣、開放的教學方式方法,過去的理論性課程就是教師、將學生記、考試考,忽視了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培養和考查。信息化時代,應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將信息技術與高職院校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利用信息技術開放性、交互性優勢,營造新穎有趣的教學情境,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保證具有互動性
自主-互動-合作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繼續深化和發展的前提下,提出的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之一,保證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的互動性,是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在企業管理概述課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建學習小組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社會人才基本需求之間、教師與社會人才質量要求之間的互動溝通,使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進行合理的安排,豐富課堂內容,同時也可以增強課堂效果,教師需要保證課堂的互動效果,加強課堂的活躍度,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要知道,興趣是最好的引路人。
(三)加強職業素養的培養
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是為社會和國家輸送工商管理人才的主要來源,所培養的人才是具有熟練專業操作技能和較強專業素養的專業性人員,因此,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是企業管理概述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學校應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提高學生專業職業素養,一是在企業管理概述課程中,加入工商管理人員基本職業素養的內容訓練,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訓練和提升,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專業素養;二是在企業管理概述課程考查內容中加入職業素養專門內容,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訓練和發展,尤其是具體的考查題型方面,應該設置一些實踐操作性題目,引導學生學會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發展和訓練實踐能力。
(四)注重科學評價,注重綜合素質
基于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企業概述課程的教學實際,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方法,是促進課程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首先,應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師生互相評價、以及社會企業用人單位的評價等,從多方面、多角度對課程的教學過程和方式開展評價活動;其次,評價方式多樣化,傳統的書面考查方式不能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進行有效評價,現代化教學進程中,應采用現代化的多種評價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要科學全面,同時也要進行及時的評價信息反饋,以保證科學評價的有效性。
三、小結
高職院校企業工商管理概述課程是企業工商管理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創新工商管理概述課程教學模式,是提高企業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滿足社會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實際需求。筆者指出了我國高職院校企業工商管理概述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課程的設計過分注重理論性教學、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理論與實踐學習嚴重脫節。并根據我國現狀進行了創新性的進一步探究,并提出了相關的改進建議——保證具有開放性、保證具有互動性、加強職業素養的培養、注重科學評價,注重綜合素質。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我國高職工商管理專業企業工商管理概述課程的教學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磊,胡國芳.基于信息共享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學模式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07(10).
[2]黃娟.淺析高職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與構成[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3]喻榮春,雷靜華.案例教學法在高職工商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05(2):85-86.
[4]張玉利,陳忠衛.國外著名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層次性比較及其借鑒[J].管理評論,2013(4).
[5]禹利萍,岳志強.高等職業院校落實通識教育的路徑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29):169-170.
[6]吳言忠,劉華海.工商管理專業模擬實訓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3):38-39.
作者:郭云麗 單位:信陽農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