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非圖書館專業館員工作倦怠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藝術院校非專業館員工作倦怠分析
1工作內容
藝術院校圖書館的工作細致而又繁瑣:既有精深細密的腦力勞動,如書刊編目;又有大量機械重復性的簡單勞動,如流通借還;還有繁重的體力勞動,如整架倒架等。面對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圖書館專業工作,非專業館員常持一種缺乏自信的畏難態度;面對機械、單調、缺乏創造性的工作,非專業館員又表現出乏味、厭煩的狀態;面對大量繁重的體力勞動,非專業館員便會覺得大材小用,產生失落、消極的情緒。由此可見,藝術院校圖書館的這些工作內容較易引起非專業館員工作倦怠現象產生。
2工作定位
主觀認定方面:與圖書館專業出身的館員不同的是,非專業館員通常沒有給自己一個準確的角色定位。他們往往有本科或碩士學歷,甚至是藝術專業畢業,但感覺自己在高校中既非教師又非行政職員,且干著與自己專業不相符的工作,難免情緒備受困擾。客觀評價方面:在大多藝術院校學生眼中圖書館員只是借、還書或看閱覽室的“大叔”和“阿姨”,往往不會像對待教師一樣去認可和尊重他們;藝術院校的領導也常將圖書館這一教輔機構視為“養老院”和“人才家屬院”,缺乏對圖書館員足夠的重視與關心。工作職責的重要性難以被認同,工作績效不易被界定,且自感社會地位和聲望相對較低,長此以往必會導致非專業館員的工作積極性消退,容易誘發被“邊緣化”的感受,從而產生較為強烈的工作倦怠。
3職業發展
非專業館員的職業發展通常會遇到兩種情況:其一,大多數藝術院校圖書館沒有真正建立起對非專業館員的長效培訓機制。由于經費緊張以及院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非專業館員進修、培訓和學術交流的機會非常少,這樣他們很難有一個完整的工作生涯規劃。知識得不到更新,思維處于停滯狀態,非專業館員自身往往會產生職業危機感。其二,圖書館員職稱晉升門檻逐年提高。職稱評定條件要求圖書館員除了日常工作要完成以外,還要有相當數量圖書館專業的科研成果,這成為很多非專業館員職業發展的障礙。由于自身不是圖書館專業,甚至和圖書館專業相去甚遠,同時年齡與家庭等原因使之沒有太多時間去重新學習,導致非專業館員職稱晉升的機會大大減少,從而使其逐漸失去工作的興趣與動力。以上兩個問題嚴重制約著非專業館員的職業發展,而職業發展受阻直接導致其工作倦怠的產生。
4工資待遇
在藝術院校內,專業課教師的工資待遇相對比較優厚,而且不用坐班,有課來學校,下課便回家,也有時間賺豐厚的外快;而圖書館員的工資待遇與專業教師相比要少很多,而且需要坐班,這使其心理產生明顯的落差。與此同時,圖書館內各館員的工資待遇基本與學歷、資歷掛鉤,但大家并沒有真正拉開差距;科長與科員工資有差距,但工作內容卻區別不大。藝術院校非專業館員心中常有“干多干少一個樣”的想法,這也就造成了其被動消極、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工作狀態。
二、藝術院校非專業館員工作倦怠的解決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得知藝術院校非專業館員工作倦怠的成因。而要使他們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和飽滿的工作熱情來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其個人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的同時更好地為本校教學科研服務,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則顯得尤為重要。依據生態學模式理論(EcologicalFramework),工作倦怠是個人變量與環境變量交互影響的結果,相應的解決措施也可以從個人與環境兩方面入手。
1個人自身調節
1.1樹立工作信念
藝術院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對學校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藝術院校圖書館中的非專業館員,應當充分感受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要樹立“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信念,努力增強自己的事業心和使命感,勇于承擔自己的崗位職責;在行動上,要熱情、主動地為師生服務,堅持做好書籍和讀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使本校文獻資源盡可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從而不斷促進本校教學與科研的發展。
1.2培養工作興趣
藝術院校非專業館員應不斷培養自己的工作興趣。對于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圖書館專業工作,應克服恐懼畏難的心理,堅信“別人能夠完成的事情,自己也能完成”,仔細鉆研工作方法,逐漸增強工作自信心;對于借還書、排架倒架等單調、繁瑣的重復性工作,應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同時要勤于思考,積極從工作中總結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創新方法,在工作中挖掘自身潛質。
1.3制定職業規劃
一個好的職業規劃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關鍵因素。藝術院校非專業館員應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原則:既然選擇在圖書館工作,就要安心工作,不要左右比較、患得患失。為了避免職業倦怠,可以從以下4點做起。首先,做一下自我評估,依據自身性別、年齡、專業以及興趣愛好等特點制定圖書館工作職業規劃。其次,設定職業生涯目標,把自己有限的工作時間分成幾段,確定3年、5年甚至10年的長、短期目標,把科學研究、職稱評定、個人晉升等目標都列入規劃中。再次,制訂行動計劃,把設定的目標輔以具體的措施,這樣目標才不會變成空談。最后,注意評估與修訂,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個人水平與客觀環境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只有及時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評估與修訂,才能使職業生涯規劃行之有效。
1.4堅持終身學習
一方面,藝術院校非專業館員應克服“半路出家”的自我認定,努力學習圖書館專業知識,遇到困難及時向圖書館專業或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使自己在工作生涯中逐步具有競爭力,不斷實現自我突破。另一方面,當今我們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圖書館已經由傳統圖書館逐步向數字化的現代圖書館轉變。藝術院校非專業館員要緊跟時代步伐,利用一切學習機會,積極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努力掌握資源數字化建設、元數據編目等多方面的知識,擺脫知識結構單一的問題。只有堅持終身學習,才能以更開闊的眼界、更清晰的思路、更突出的能力迎接工作上的各種挑戰。
2組織環境構建
2.1建立激勵機制
人才激勵是指通過各種有效的激勵手段,設法激發其自覺或不自覺地充分發揮自身潛力,以達到預期的目標。有效的激勵是調動非專業館員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手段。同時,激勵方式不能過于單一,應利用多種激勵機制來消除非專業館員的工作倦怠,比如目標激勵、參與激勵、獎勵激勵(包括物質上、精神上、時間上)、懲罰激勵、榜樣激勵等方式。如果藝術院校圖書館真正做到分工明確、獎懲分明、領導帶頭、上下齊心,那么工作局面一定會非常樂觀。此外,要有合理的競爭機制和平等的用人機制,在職稱評定、崗位設置以及干部任命等方面要盡可能做到公開、公平,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防止工作倦怠的發生。
2.2實行崗位輪換
實行崗位輪換基于以下3點考慮:其一,可以使非專業館員全方位地了解圖書館工作,體驗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工作,這樣可以適當減少攀比心理,有助于其心態平衡;其二,可以增加非專業館員工作的新鮮度,避免長期從事枯燥、繁瑣的重復性勞動而引發工作倦怠現象,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三,圖書館領導可以在崗位輪換的過程中發現每個非專業館員的長處與弱點,使之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工作,以便達到人盡其才的目的。
2.3創造學習機會
藝術院校圖書館應多給非專業館員創造學習的機會,如鼓勵其接受圖書館學方面的繼續教育或培訓;多和兄弟藝術院校以及本地區高校圖書館同行進行溝通,積極參加各類圖書館團體組織的學術研討、學術交流;在館內充分發揮業務骨干的帶頭作用,形成非專業館員與擁有豐富圖書館工作經驗的新老館員之間互相學習的良好工作氛圍,提升非專業館員的圖書館文化素養。
2.4擔任學科館員
學科館員制度可以加速信息資源的傳遞與交流,有助于圖書館更好地融入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中。藝術院校圖書館的非專業館員有相當一部分有著藝術專業學科背景。圍繞藝術院校圖書館的性質和特點,可以讓有藝術專業學科背景的館員擔任學科館員,使館員專業化和館藏專業化相結合。學科館員將直接為科研服務,參與到項目、課題的工作中去,為師生所提供針對性更強的服務,使科研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同時,藝術院校圖書館的各種專業文獻信息資源可以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圖書館的工作更具有實用意義。
三、結語
造成藝術院校圖書館中非專業館員工作倦怠的因素是相當復雜的,對其工作倦怠需要多方面協調。個人自身調節和組織環境構建雙管齊下,可以較有效地解決藝術院校非專業館員的工作倦怠問題。
作者:王紫劍 單位:天津音樂學院圖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