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前,建筑行業依然是我國當代經濟發展的主題,建筑規模越來越大,建筑形式千變萬化,綠色可持續發展要求越來越高,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結構設計和建筑施工等方面,簡要分析影響建筑安全性因素,提出了一些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合理化措施,旨在解決建筑結構設計安全隱患問題。
關鍵詞:建筑安全性;結構設計;建筑施工
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建筑行業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功不可沒。目前,建筑行業依然是我國當代經濟發展的主題,建筑規模越來越大,建筑形式千變萬化,綠色可持續發展要求越來越高,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結構設計是建筑水平和施工質量的直接保證,一棟建筑物的意外死亡起源于骨架,亦即結構的破壞,在我國,建筑因結構破壞而意外倒塌的案例從未間斷過,不僅浪費了國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所以,設計人員在建筑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在滿足建筑功能和國家相關規定的前提下,要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性、經濟性以及綠色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從結構設計和建筑施工等方面,簡要分析影響建筑安全性因素,提出了一些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合理化措施。
1建筑結構安全隱患
1.1建筑結構布置不合理
隨著城市建設用地日趨緊張,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帶,寸土寸金,使得每一棟建筑物的用地面積都很小,建筑創新在所難免,許多大型、復雜、超高建筑綜合體不斷出現。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既要滿足建筑功能需求,又要在經濟條件下保障建筑的安全,建筑結構布置是關鍵。結構體系的選擇、結構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確定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傳力路線,在結構上滿足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要求。在建筑結構布置中,概念設計非常重要,結構設計要達到先進合理,首先取決于清晰合理的概念,而不是僅依靠力學分析來解決。確定結構布置方案的過程就是一個結構概念設計的過程。1.2結構設計安全儲備不足
1.2.1荷載分項系數偏小
建筑結構設計是以概率理論為基礎、以分項系數表達的極限狀態設計。任何一個結構的可靠與否都是一個概率事件,可靠度越高,投資的經濟代價也越高,相應的是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越高。由于受經濟水平的制約,目前我國荷載分項系數比之國外來說偏小,建筑結構的安全儲備也是最低的,在保證“基本安全”的前提下,人們不得不承受較高的風險。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們有需要,也有能力提高結構荷載分項系數來增強建筑的可靠性,從而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度,這是符合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的。
1.2.2結構計算抗震烈度不夠
地震災害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一旦發生將給社會造成很大的生命安全和經濟損失,一棟建筑的地震作用抵抗度決定了其本身的安全性。我國的抗震設防標準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大部分建筑的結構計算都是考慮多遇地震作用下彈性,通過抗震構造措施予以加強,不能保證建筑安全性,如果地震災害超過了建筑的設防標準,給社會帶來的災害將是毀滅性的,我國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引發的地震災害,值得我們反思。
1.3建筑施工企業因素
面對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施工企業技術管理水平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對建筑工程質量起到了關鍵作用。材料質量問題在建筑施工中廣泛存在,部分施工企業過于注重工程建設施工效益,在施工的過程中,采取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手段,縮減施工材料費用以實現利潤最大化,使得建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部分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夠,建筑施工前對設計圖紙沒有深入了解,對具體施工人員沒有進行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每道工序的質量,對遇到的施工技術問題不能很好的解決,不能按照規范要求實現結構關鍵部位的技術措施;施工后期對整體結構的維護力度不夠,為了方便設備安裝在主體結構上隨意開洞等。所以,對于施工企業來說,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建筑質量的好壞,只有不斷提高施工技術管理水平,才能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性[1]。
1.4設計人員因素
結構設計工作的開展對于建筑結構安全性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對建筑物的安全性進行分析時,需要對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全面把控,這就要求設計人員的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由于受建筑市場的影響,建筑設計單位在項目設計的過程中,時間緊、任務重,項目管理人員沒有對項目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就開始組織設計,部分設計人員的工作經驗不足,在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時,設計人員沒有對其進行具體分析,容易產生遺漏和錯誤;設計單位對圖紙質量把控不嚴,校審人員沒有盡職盡責,無法發現設計圖紙的質量缺陷等,難以保證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嚴重時還可能會產生人員傷亡。
2提高建筑結構安全性的措施
2.1重視抗震設計,提高建筑安全儲備
通過對地震災害的調查研究,我們都知道抗震設計對于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保障有重要作用。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應該注重建筑抗震設計,加強其建筑抗震措施,提高建筑物的穩定性,同時應該認真指導落實施工單位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對建筑抗震措施的實現。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壯大,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建筑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適當提高我國的建筑抗震設防標準,有利于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儲備。我國設計規范相比于國外來說,在一些具體參數上還有些低,在安全儲備上還不夠,可以借鑒國外設計規范的優點,在實驗數據的支持下,調整各方面的設計參數,提高對建筑的安全儲備。
2.2建立健全的建筑施工技術管理體系
現代施工技術水平在當前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隨著建筑的復雜程度和建筑規?;牟粩嗵岣?,為了保證建筑結構質量的安全性,要求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水平更進一步完善發展。施工企業應該制定各項技術標準,保證整個施工過程合理有序;認真落實技術交底和現場資料管理工作,讓所有施工人員充分了解設計圖紙和明白自身的工作內容;加強對施工材料和施工質量的監管,重視對施工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施工企業應該重視施工技術,不斷提高施工質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順利生存和發展[2]。
3結語
如何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是結構設計和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為了提高建筑的安全,在按照國家規范的前提下,注重抗震設計,加強設計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設計規范的安全儲備;應合理使用設計軟件,能夠合理判別計算結果的對錯。同時,施工單位應該加強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以及對整個項目的施工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建筑的質量要求,提高其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孫文杰.論如何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風,2014(1):136-137.
[2]白為民.芻議如何提高建筑結構設計中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2):264.
作者:羅海燕 單位:晉城市建筑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