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發展趨勢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體現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巨大規模,與此同時,由于人們對自然環保意識的不重視,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面臨著能源緊缺的問題。基于此,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提出,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順應時展趨勢。
【關鍵詞】建筑學;綠色建筑設計;發展趨勢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當前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卻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為了一己之私過度開墾資源的事屢見不鮮。基于此,當前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堅持綠色生態化的建筑理念,真正意義上實現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
2建筑設計中融入綠色生態理念的意義
不同于傳統的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是基于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環保理念的,人們對建筑物設計建造上的要求不再只是遮風避雨,更多的是對建筑工程結構的美觀、安全、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將綠色生態理念充分融入建筑學設計中,一定程度上順應了當前的時展,另一方面,也對目前我國現代建筑行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3綠色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現狀
3.1綠色生態建筑設計發展不平衡
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發展較為滯后,起步較晚。目前,在我國綠色生態建設設計中,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地區遠比其他地區的發展速度快,因此綠色建筑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3.2綠色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理念受到重視
目前,在我國綠色建筑占比較大,大約有12億㎡[1],綠色建筑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越來越受到國家的認可與重視,被納為我國建筑業發展的標準。
3.3綠色建筑設計被廣泛應用
目前,我國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建造的建筑物越來越多。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對比傳統的建筑設計,開展綠色建筑設計的工作人員缺乏科學認知,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偏向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忽略了生態效益;另外,在設計的結構上無法滿足綠色建筑設計的標準,沒有做到將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實現最大化發展,從而降低了應用效果。
基于綠色生態發展設計理念的建筑物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為了有效保障其健康生活,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的相關設計人員在對建筑結構進行設計時,都會加入綠色設計理念,具體體現在對建筑物外觀、施工建材、能源使用等方面。基于此,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融入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我國當前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
4.1重視綠色設計,助力建筑行業穩定發展
目前,建筑學中應用綠色設計理念已經成為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在開展設計工作的過程中,結合“互聯網+”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對綠色建筑物的建造,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的經濟成本,減少環境成本。基于此,未來我國建筑學中的綠色建筑設計也將朝著“信息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前行。
4.2講究合理經濟性,致力于綠色建筑布局
對建筑物的外觀布局也加入了更多綠色生態設計理念。1)建筑的平面設計設計人員在前期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一定會保證其朝向布局的合理性,即采用坐北朝南的平行設置[1],預留出合理的樓間距、面寬等,確保建筑物實體在建造成功后能夠獲得更多的陽光能源,這需要充分考慮建筑能耗、建筑物表面面積。另外,對建筑項目的生態綠化資源等,也要進行合理充分的利用,致力于改善建筑物的環境。2)建筑物采光與通風的設計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建筑物居住環境的好壞是綠色建筑設計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下去的關鍵因素。通過對建筑物周圍環境質量進行有效調節,在采光、通風的設計上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實現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必須在對建筑物的設計上,做到自然通風,保證建筑物內部良好的空氣質量[1],才能讓居住者住在一個舒適健康的環境中;另一方面,采光設計上也要避免熱輻射和陽光直射,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和當地的氣候條件,對建筑物的采光布局進行科學合理地設計,對曲面建筑而言,熱耗比較小,將建筑高度和力度控制在一個范圍內,盡量減少建筑外墻的占地面積。
4.3綠色施工建材的選用
施工建材是搭建出建筑物的重要材料,在當前的建筑設計中,選擇綠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有利于合理控制資源消耗和資金耗費,傳統的建筑行業在施工過程中普遍使用水泥、石灰這類污染性較大的材料,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影響。隨著綠色建筑理念的深入發展,在目前的建筑行業中,上至管理層,下至普通施工人員[2],都更愿意選擇可再生、污染少的綠色建筑材料,不僅節約時間和施工成本,也有利于生態環境發展,具環保意義。4.4構建完備的綠色建筑設計系統在開展綠色建筑設計的工作中,建筑設計人員應結合理論與實踐,構建一套完備的綠色建筑設計系統。一方面,在對建筑工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建立系統完善的績效評估機制[2],對建筑工程的開展起到監督、督促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結合先進科學工具,對在綠色建筑中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具體分析,做到有理可依、實事求是,致力于對綠色建筑設計系統的構建。
4.5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節能減源是未來重點發展趨勢
4.5.1垃圾廢物的循環使用。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垃圾廢物的概率是非常高的[2]。基于對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發展,將垃圾廢物分類回收、循環使用也將成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在開展綠色建筑設計時,相關設計人員要重視垃圾廢物在回收和再利用上的合理規劃,力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生態理念,有效控制垃圾廢物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4.5.2污水凈化利用,實現綠色節水。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設置洗車池、排水溝、規范水資源使用,都是實現綠色節水的有效措施。其中,綠色建筑的下水道系統在未來將成為一個亮點。合理科學的污水處理系統能夠對污水進行高效處理,施工人員可以通過使用進氣管、液體位置監測儀等設備對廢水進行系統清理,并且在水循環系統中進行凈化以便用于下一次使用(見圖1)。4.5.3揚塵污染控制。在后期的施工現場中,揚塵污染是最常見的現象。因此,在對建筑工程進行統籌的過程中,對揚塵污染的充分考量也十分關鍵。一方面,針對施工現場的揚塵現象進行合理控制。對施工現場中運輸施工垃圾、渣土的來往車輛進行覆蓋;在現場出入口安排沖洗工作。對容易飛揚的顆粒散體材料進行密閉存放等,以此達到減少塵土污染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強對施工現場綠化區域的保護,盡量避免對綠地的破壞及損毀。4.5.4噪聲污染控制。在施工現場設置噪聲監測點,定期監測噪音是否超標并及時整改,最大程度地控制噪聲給周圍居民帶來的干擾,實現綠色建設。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施工現場的噪音限值見表1。
5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建筑行業得到了空前的快速發展,對建筑設計的理念也有了進一步提升,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合理開發資源,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按照綠色建筑的設計要點展開設計,合理運用生態原理,創新探索路徑,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保證建筑設計的穩定發展。節約能源,循環使用建筑材料,將緩解能源緊缺的問題,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噪音,提高對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視度。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科學合理地設計建筑物的采光,展開整體布局規劃,結合建筑群的實際日照情況,滿足建筑物的采光要求,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有效提高節能效果,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展開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在建筑物中有效應用這些技術手段,更好地實現綠色建筑設計,保證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煜釗.建筑學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分析[J].建筑與裝飾,2020(5):27+31.
[2]丁永江.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科技風,2020(6):155.
作者:曹建南 徐春亞 袁繼炎 單位: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華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