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類教師頂崗培訓的實踐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企業頂崗培訓”是教師提高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結合2012年10月10日-12月4日由陜西省教育廳主辦的建筑工程技術企業頂崗培訓(國培:27112301)現狀,給職業院校建筑專業教師提供了實踐學習的機會與平臺。同時參與以下基于工作過程的培訓:1)工程項目招投標;2)鋼筋工程施工;3)模板工程施工;4)混凝土工程施工;5)砌筑工程施工;6)裝飾工程施工;7)建筑設備施工;8)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與竣工驗收。通過以上項目的頂崗培訓,實現了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的新模式,綜合提高了教師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全面認知以及對建筑施工圖紙、施工工藝、施工方案、質量控制、竣工驗收等各環節的了解。掌握最新的建筑結構體系和建筑形式,了解土木工程施工領域最新的技術與項目管理方法,了解企業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用人要求等。“企業頂崗培訓”推動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步伐,是在建筑企業施工一線有效地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創新與探索。是建筑專業教師較快提高專業技術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并應建立專業教師頂崗實踐的長效機制。
建筑專業教師參加“企業頂崗培訓”的問題
1.企業面臨的現實考慮建筑企業的主體是在建項目,所有技術、管理人員都應為在建項目的有效實施服務,即使學院有相當的費用支持,企業對教師參加“企業頂崗培訓”的積極性還是不高。原因很多,其一是教師不能真正的“頂崗”,培訓的時間較短(不足2月),不能全面了解各施工工藝,也不能很快適應建筑工地的生產、管理的崗位;其二是企業不能真正的受益,教師對在建工程的技術、管理、生產工藝等很難提出改進意見;大多是以學習、參觀為主;其三是企業還要派專人負責參培老師的安全和技術指導,教師身份不便于項目部統一管理,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
2.教師對“企業頂崗培訓”的理解與學校的支持學校教師對“企業頂崗培訓”的理解有偏差,以為自己就是教師,而不是生產一線的技術、管理人員,在參培期間,往往主觀性、隨意性大、沒有企業主人翁的意識;大多學校教師資源緊張,安排培訓的教師同時還要承擔學校授課的任務,參培的時間很難得到保障;高職院校對“企業頂崗培訓”的專項資金也沒有普及到大多數青年教師等。
3.培訓效果的考核在短時間內參加建筑專業“企業頂崗培訓”不能真正達到培養“雙師型”教師的目的,因為教師沒有真正參與到項目的實踐環節,同時,企業也很難建立對教師考核量化的制度。因此,從根本上講就實現不了有效考核。
幾點思考
毫無疑問“企業頂崗培訓”是建筑專業教師較快提高專業技術實踐能力的最有效途徑,并應建立專業教師頂崗實踐的長效機制。但實現一個建筑產品的全部工藝需要的時間周期很長(高層建筑基礎、主體、砌體、裝飾裝修等工程一般需要兩年左右)。一方面怎樣才能真正實現“雙師型”教師,另一方面怎樣才能讓企業受益,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現提出以下建議:
1.學校將新引進青年教師分批委托給企業1年-2年,在學校先“脫崗”,所有日常管理、工作安排、年度考核由企業完全負責,實現在企業真正“頂崗”,保證其參與到建筑工程各施工工藝生產實踐中,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將考核結果計入個人檔案。
2.企業對參培教師應以工程技術人員的標準嚴格要求,達不到要求的教師應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對企業施工工藝進行創新、改進,對生產企業帶來效益的教師,企業應該獎勵,讓教師積極融入到建筑企業當中,積極參與企業生產、技術創新,真正達到雙贏的長效機制。
作者:郭文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建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