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德育教育中挫折教育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心理學上,挫折指的是個體在有目的的活動進行中遇到障礙,影響個人動機的實現,產生消極的心理和情緒,這種心理現象在當前的社會中普遍存在。在當前教育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升其抗打擊能力,是德育教育的迫切要求。挫折教學方式應用到德育教育中,是提高小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筆者研究了挫折教育的具體應用策略,希望可以為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德育;挫折教育;應用策略
引言
關注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重視其心理健康發展,可以為小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挫折教育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受打擊的能力和對抗挫折的能力。教育者要把握教育尺度和教育方法,發揮挫折教育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讓學生適當地體驗挫折,但要把握分寸,不要給學生造成心理陰影。因此,研究如何恰到好處地應用挫折教育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學實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思想不成熟,價值觀念不明朗,但是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最迅速的階段,個性逐漸鮮明,學生在這個階段的挫折主要來自學習方面,成績和教師的評價對其影響重大。而此時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更是意義重大,教師要發揮自己的教育和引導作用,讓學生直面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不斷完善自己[1]。德育教育對小學生的發展意義重大,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融入挫折教育方式,健全學生的思想品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小學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價值觀念和品德修養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決定了小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十分關鍵的教育內容。而挫折教育的實施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其與德育教育的融合是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方式。
二、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應用挫折教育
(一)幫助學生堅定抗挫信心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很容易受到周圍人、事、物的影響。基于這一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通過一些對待挫折迎難而上、不怕苦難、堅忍不拔的人物,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進行模仿。古今中外經過了千年的變化,留下了眾多的杰出歷史人物,都是值得學生學習的楷模,同時與學生生活貼近的現代也有眾多的優秀人物事例可以讓學生學習和效仿。教師可以充分應用這些人物的事跡,感染和激發學生,提高其上進心,讓學生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正確地對待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從而化挫折為動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名人和偉人戰勝困難的事跡講給學生,也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影視作品、訪談記錄等,展示優秀人物的為人處世方式、對待生活和人生的態度、理想抱負等,讓他們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2]。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先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用樂曲震撼學生,再將貝多芬雙耳失聰后創作著名鋼琴曲的故事講給學生,讓學生感受貝多芬頑強的毅力。再如,帶領學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著作,讓學生體會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生長環境的艱苦。主人公雖全身癱瘓但依舊勇敢堅強地與命運抗爭,寫下著作。為了讓學生對優秀人物抗爭命運的事跡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與其生活相接近的人物事跡,如同樣生活在現代的成潔,在失去雙臂之后,克服重重困難,日復一日,不斷地練習用雙腳吃飯、穿衣、寫字、洗漱等,最終成為可以用雙腳自理的人。而且在第一屆殘疾人運動會上,她獲得了女子跳高冠軍。類似這樣優秀的人物都可以成為學生的榜樣,成為其在學習和生活中效仿的人物,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樹立直面挫折的勇氣和信心。
(二)教會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
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常會遇到挫折,教師幫助學生有效地戰勝挫折,除堅定其戰勝挫折的信心外,還要讓學生學會處理問題、應對挫折的方法。教師要在德育教育中有意識、有計劃地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第一,創設問題情境。如果挫折教育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讓學生感受如何應對挫折,面對問題要堅強勇敢,往往起不到實際的效果,一旦遇到問題,他們很容易受到打擊,缺乏實際的效果。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讓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升華,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建挫折情境,為學生創建真實的體驗,加深其認識和理解,讓學生有目的地接觸挫折,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例如,在開學時可以適當地組織短時間的軍訓,對于平時嬌生慣養的孩子來講,這是一個很好的磨煉意志的方式。再如,鼓勵學生參加學校和家庭勞動活動,讓學生鍛煉動手能力。如今大部分學生一直生活在家長和長輩的精心照顧下,面對從未嘗試過的勞動和實踐,覺得有一定的難度,而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第二,通過觀察,給出針對性的意見。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抗擊挫折能力,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表現進行細致的觀察和了解,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且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用耐心和細心引導學生正確地對待挫折。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方法不是要教師越俎代庖,在遇到挫折時替學生做決定,而是對學生進行引導,提供可行性的參考意見,讓學生自性決定如何應對挫折。第三,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解脫。學會解脫是幫助學生在困境中自我調節,在挫折面前自我安慰,經過失敗后自我反思。首先,要教會學生自我鼓勵,通過樹立理想,用名人事跡和格言、警句鼓勵自己與挫折斗爭。其次,要教會學生進行情感宣泄,和情感轉移,通過參與多種有益活動轉移自己壓抑的情緒,或者引導學生通過向教師、親友、同學等進行傾訴,緩解自己的壓抑心情。最后,讓學生學會進行目標轉移,當無法達成目標時,選擇另外可能成功的目標進行補償代替。
(三)家校聯合,共同提升學生抗挫能力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因此挫折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家庭的作用,家長激勵得好,引導效果會大于教師。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教師有必要與家長聯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挫折教育,幫助學生堅定抗擊挫折的信心,學會正面迎擊挫折和失敗。家長要及時與學校溝通,關注孩子的心理活動,與教師共同努力,制訂符合其個性發展的教育計劃,力求在家長和學校共同的努力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生沒能在比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很可能出現失落、苦惱等情緒,甚至會放棄努力。教師要及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之后聯合家長,觀察學生在課后的表現,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進行分析,并指導家長如何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制訂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的對策,力求在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對學生做出積極的鼓勵和引導,最終幫助學生在其自己的努力下解決問題,戰勝困難,獲得成就感。
三、結語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加強心理建設,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挫折教育的運用,能有效幫助學生找回自信,積極應對挫折的方式,還需要教師不斷地研究,探尋科學的教育方式。
[參考文獻]
[1]翁玲玲.陽光總在風雨后——小學生挫折教育三大途徑[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0(04):42.
[2]楊樹青.挫折教育:不能被忽視的角落[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8(01):35.
作者:甘海紅 單位:甘肅省渭源縣清源鎮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