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數學應用意識與數學教育教學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提高教師事業素養,變化教學理念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掌控者,所以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加強應該先從教師著手,讓教師在課堂上督促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1]。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盡量創造可以激發學生應用意識的實際情景,引導學生向應用意識的進一步發展。前提條件是,教師本身需要具備極強的專業知識以及對數學應用意識的足夠了解,例如數學在實際生活的具體運用,數學模型化等相關知識。在當今教育中,由于早期“應試教育”的實施導致現在教師對學生的數學教學僅僅局限于集合邏輯和代數運算,忽略了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的發展,同時早期的教師基本都是師范學校畢業直接被分配到各所學校,直接開始教學工作,缺少對社會的體會和實踐,因此這一部分教師的應用意識相對較差,導致學生對于數學應用意識的理解同樣不夠深入,因此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前提是加強教師對應用意識的培養。教師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從數學的角度來思考并解決問題,加強自身的應用意識的培養,從而將實際生活問題融入數學教學活動中。
2.強調數學概念的實際背景,引導學生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
數學概念是由人腦對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以及空間形式的反應,它的產生途徑有很多種,有的通過直觀的數量關系既可以體現出來,而有的必須通過抽象的想象關系體現出來。所以,教師在進行日常的教學過程是,著重將實例引進概念的學習中,利用現實中的實際問題將數學抽象概念和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使學生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所在[2]。當教師在進行實例引入的是后續,不可以直接將實例引入到概念的教學中,應適當的實例引入過程進行分析與概括。例如:教師可以從教材的應用元素入手,對其進行有意義的挖掘,然后在將這些應用元素組建成一個數學問題,將其帶入課堂。這種做法有效的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對數學應用意識的養成。
3.利用應用題加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教學中數學應用題的引入,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并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的廣泛應用,感受通過數學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所帶來的滿足感,體會數學強大的思維方式和廣泛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目標。但,對于這一目標的實現并不是僅僅依靠將實際應用題引入課堂教學就可以實現的。構建主義學者認為,作為數學教師最基本的職責是將社會活動引入教學中,來加強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增加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保證學生可以實現互相交流學習的模式,為學生創造更有利學習的環境[3]。其意義就是說,教師一方面需要教會學生以數學的角度為出發點去看待實際生活問題,將數學與實際生活徹底的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利用數學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從現實的方向去理解數學,運用數學,以現實的角度為出發點對數學問題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提高其問題分析能力。兩者看似互相矛盾,但卻又相輔相成,最主要的出發點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4]。
二、學生培養應用意識所遵循的原則
在對學生進行應用意識的培養時,教師需注意一下教學規律,遵守如下原則:
1.可行性原則
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教學必須嚴格遵守教學大綱的要求,與所學的教材內容相符,以免出現學生學習兩種教材的現象,將兩種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不可加深學生的學業負擔。
2.循序漸進原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首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業水平設計教學方案,將數學知識依據由淺至深的縱向原則貫穿,循序漸進。
3.難度適中的原則
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中需考慮難易程度,莫出現超綱現象。
結束語
對于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好數學與培養數學應用意識并不呈正比的關系。利用實際與數學練習起來,通過對實際的分析講解,讓學生體會用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樂趣,幫助學生對數學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同時在應用意識的培養過程中還需要遵守一些原則,以免弄巧成拙,不僅達不到培養應用意識的效果還減少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度。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的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事情,因此教師應將數學應用意識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做到數學應用意識與數學教育教學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歐陽熙琴,陳媛萍.茶文化視野下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探索及實踐[J].福建茶葉,2017,39(12):414-414.
[2]胡月.教師控制學生認知負荷的教學行為調節探討——以數學課堂教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78(5):51-53.
[3]劉振云.價值與應用——對大學數學教育關系與作用的哲思[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46(1):261-263.
[4]蘭瑞平,雒曉良.應用型本科院?!熬€性代數”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9):45-46.
作者:胡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