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寫作教學特殊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文的材料要取于生活,首先該是學生的實際生活,寫學生熟悉的內容。為此,我本著以下三個原則進行施教。
1、本著“寫自己”這一原則進行教學特殊教育學校傳統的作文教學,絕大多數是要求學生按照教師或課本中的例題要求或提供的材料進行寫作指導,這種教學作文的形式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牽著”聽力障礙學生的“鼻子”去寫作文,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往往調動不起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使學生的作文內容處于被動,難以鍛煉學生的獨立寫作能力,更談不上提高聽力障礙學生的寫作水平。為此,在教學中,我本著“寫自己”這一原則對學生進行了寫作的指導。首先,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積蓄寫作素材。生活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寫作素材,這些素材,不是抓過來就可以應用的,需要平時的認真記憶。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指導,讓學生了解事物與語言的關系,使形象與語言相吻合。教學時,我注重平時訓練,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對于寫得好及有進步的同學,給予表揚鼓勵。這樣,學生頭腦中就不再空白如野。學生所能達到的寫作水平,教師也做到了心中有數、掌握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2、提出寫作要求。由于教師了解了學生寫作文的基礎及能夠達到的寫作水平,于是據這些情況,定出恰當的作文標準、要求及目標,讓學生據要求對素材進行篩選、整理,以待下筆。
3、進行寫作文。寫作文時,可讓學生寫自己的所想、所做,以便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心話。通過長時間的嚴格訓練,我發現這三個原則的實施,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不僅內容具體、新穎,而且在語言的組織、寫作的角度等各方面都鍛煉了學生獨立作文的能力。
二、培養觀察能力,進行寫作訓練
聽力障礙學生由于失去聽覺以目代耳去適應環境,觀察能力很差,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外部表現,無法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在寫作時,往往無事可寫,有許多同學的日記空洞,象流水帳一般。比如,他們每天上學途中看到馬路上騎自行車的人來來往往,有時看到交通阻塞,有時看到有位小學生幫老大爺推車,有時看到馬路兩旁的樹冒出花骨朵等等。這些內容他們都經歷過,但不會興致勃勃地去觀察,因而寫不出有特色的東西。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不懂得觀察,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捕捉不到有意義的新鮮事。
1、要激發他們觀察的興趣。從思想上啟發學生。如:教師提出有意義的內容引起聽力障礙學生的興趣。比如:你知道早晨太陽出來時是什么樣的嗎?學生反復思考,怎么也說不好。這時教師說,我們明天早上早些起床,看看日出時是一種什么情景。要求大家連續觀察三天,然后寫出自己的感覺。結果學生們的描寫各有千秋,每天的寫法各有不同。學生也都從中得到了觀察的樂趣。再如,春天來了,讓大家走出課堂,來到大自然中,觀察春天到后的景象。天空、陽光、風雨、山色、花草以及人們的生活情景,那么學生就會發現曾無數次接觸的東西,是那么不尋常.那么可寫。
2、要引導學生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在觀察某一景物時,首先確定觀察點,有次序地由東向西或由上而下或由遠及近進行觀察。如:觀察立交橋,要求學生站在一定的位置從遠處觀察立交橋是什么樣,從近處觀察又是什么樣。然后重點觀察幾個景物進行具體描寫。
3、引導學生觀察影視形象、圖畫、照片,使學生形成感性認識,用電影、電視、幻燈、照片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觀察指導,使學生的視野開闊,讓學生處處留意,細心觀察來不斷提高寫作文的能力。
三、注重交際能力,進行寫作訓練
聽力障礙學生由于聽覺的喪失,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對事物的了解不多。學到的知識較少,而需要學會的應用于生活中的語言數量卻十分廣泛,致使與正常人的交往困難,這就迫切需要寫作的教學要有的放矢。
l、捕捉學校生活中的語言交際機會,進行寫作訓練聽力障礙學生全日生活在學校里,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言語交際機會。如:我班同學王會言把文具盒弄丟了,我就讓同學們寫尋物啟事。當王會言的文具盒又回到自已手中時,同學們體會到了寫作文的用處,便更加喜歡寫作文了。另外,同學們做了好事,可寫表揚信;同學病了,可寫慰問信等。
2、捕捉家庭中的語言交際機會,進行寫作訓練聽力障礙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生活在家里(主要是假期),于是,我抓住了家庭這個寫作訓練的重要場所,如:了解學生及其家長的生日,讓他們想想在家長或自己過生日的時候,應當向家長說些什么,輔導學生寫生日賀詞等。
3、捕捉社會生活中的語言交際機會,進行寫作訓練聽力障礙學生的社會生活時間甚少,但在這很少的時間內,卻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訓練素材。于是,我就寓作文訓練于活動交際之中,使作文訓練成為整個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活動的需要。教育心理學家指出:“需要是個性的積極性的源泉。”當學生感到寫作文是生活的需要時.就會積極主動的去完成。這種積極性比由單純“為了獲得好成績”的動機所激發出來的積極性更大得多、持久得多。大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同樣,生活為學生提供的寫作素材是很多的,關鍵是我們能不能發現并捉住這些稍縱即逝的良機。把它們作為整個寫作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以最大限度地擴大寫作文的訓練形式,為聽力障礙學生的生活提供方便。
作者:劉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