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審計發展網絡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網絡時代的到來影響著我們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電子市場、虛擬商店、網上購物、網絡貿易以至商業互動模式等新興事物的崛起,打破了傳統貿易形式的時空限制,使企業與全球各地消費者、合作伙伴及供應商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得到極大的增強,加速了全球信息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這對于注冊會計師來說,審計創新已成為網絡環境下的大勢所趨。
網絡環境作為外部因素,促成了審計創新的發生;而同時網絡環境又作為外部動力,推動了審計創新的發展。網絡環境帶來了審計的全面革命,這意味著審計將出現用根本性的變化。
一、審計思維的創新
審計思維的創新是審計創新體系中最為關鍵、最基本的環節,離開了審計思維的創新,一切將無從談起。我國審計的思維創新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審計觀念。電腦的運用,帶來了會計信息的生成和披露的革命,會計分期假設受到了普遍的質疑,信息使用者對信息及時性的要求普遍提高,而實時信息披露也就受到了普遍的歡迎。而信息及時性的加強,當然不應以其客觀性的弱化為代價,審計作為一項有力的監督工具,自然也有義務對實時生成的會計信息進行實時監督,從而實時審計的觀念也就隨之深入人心。實時審計可以彌補事后審計線索不充分的缺陷,也可以促使審計人員參與被審計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
2、電子審計觀念。計算機的應用給審計工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審計人員再也不用受傳統紙張憑證的約束,審計資料的收集、處理、存儲以及輸出都可以在計算機中方便快捷地進行。從而,對書面數據的依賴轉換為電子數據的依賴。此時,審計人員再也不能企圖繞過計算機進行工作,而應大膽地建立電子審計的觀念,大膽應用高科技手段來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強化審計工作質量。
3、在線審計觀念。網絡使傳統的時空距離變得微不足道,而將網絡應用于審計工作的觀念就是在線審計的觀念,審計工作將不再受物理距離和時間的限制從實地審計轉向異地的網絡監控審計。審計人員從而可以進行在線作業,可以聯網進行審計,審計人員將有自己的網絡身份,可以在網上執業,進行審計監督和會計咨詢,也可以在網上其審計報告。
二、審計手段的創新
審計手段的創新是審計創新體系中最為迫切的環節,是網絡技術發展條件下審計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了審計手段的創斷,審計將不知何去何從。審計手段的創新主要應從網絡審計入手。隨著信息的社會化和網絡化,經濟實體將突破原有空間,進入一個嶄新的媒體、網絡世界,衍生出眾多的“無國籍”、虛擬化的經濟實體,經濟實體間也由廠房、設備、資金等“硬件”的競爭轉向知識、信息、管理等“軟件”的較量。這種存在方式和競爭手段的進化,既加速了傳統會計體系和技術方法的消亡,又催化了會計審計技術和手段的創新。一方面可以使會計報表、財務報告實時生成,更好地服務于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審計人員也應當隨時完成必要的審計測試,實現審計的實時追蹤,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因此,在不久的將來,實時審計將取代事中、事后審計,網絡審計也將取代就地審計。而要完成這種替代,以下條件是必不可少的:
1、審計資料的共享。在一個有效的審計體制中,不同主體之間的審計信息應該是可以相互援引的,而在網絡經濟環境下這一點也完全是可能的。一方面可以通過國家有關法規明確各監督機構的職責范圍,建立一個統一的監督信息中心,加強審計系統與其他監督系統的信息交流,做到資料共享;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審計署為中心,組建全國性的審計網絡,強化審計系統內部的縱向和橫向信息傳輸,實現信息互用。同時,建立審計主體與客體網上信息溝通與傳遞系統,實現同步化監督。2、審計軟件的開發。一個科學可用的審計軟件應具有以下功能:一是管理功能。從審計項目的計劃立項、方案制定、審計實施,到下達審計結論,再到檔案的歸存,都應該能自動完成,實現無紙化審計。二是檢測功能。對審計客體財務會計及相關軟件進行檢測,采集有價值的會計審計信息。三是評估功能。根據輸入的數據,能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估,對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情況進行評價。四是控制功能。能根據審計人員的不同職責,規定和設置其審計權限。
此外,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作為獨立的專門從事經濟監督、評價、簽證活動的數字經濟審計必將大大發展。從而,審計的主要工作將不再停留在對企業財務狀況及其經營過程所取得成果的數字本身的審計,而應過渡到對企業財務狀況及其經營過程所取得成果的數字的形成過程進行的審計。
三、審計業務的創新
審計業務的創新是審計創新體系中最為核心的內容,一切創新最后都必然會以業務創新的形式表現出來。離開了審計業務的創新,其他創新的結果將不復存在。在信息經濟的條件下,審計業務創新主要表現在其作業方式上的創新:
1、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廣泛推行。計算機輔助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利用計算機對被審程序進行審查,以確定其處理和控制功能是否可行,該技術是實現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審計的主要手段。面對客戶復雜的計算機應用系統,特別是管理信息的網絡化,沒有計算機的輔助,審計人員根本無法下手;對于大型集團客戶的某些審計工作,如試算表及會計報表的形成、分析性復核及審計抽樣等,脫離了計算機的輔助也將難以進行。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運用既提高了審計的正確性和準確性,也使審計人員從冗長乏味的計算機工作中解放出來,有助于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降低審計成本;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使用可幫助審計人員擴展審計的范圍,擴展至其他媒介;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具有相當大的機動靈活性,能使微型計算機在一位審計人員的控制下就能對會計事項進行全面、迅速、經濟、有效的分析。
2、與委托人的聯網審計。在傳統審計中,盡管審計活動是接受委托人的委托而進行的,但是,整個審計過程則是審計人員根據自己的職業判斷在對被審單位有關資料審查的基礎上做出審計報告的過程,而委托人則無緣這一過程。實現審計人員與委托人的聯網審計則可以使委托人參與到審計活動中來,及時地向審計人員反饋自己的想法和提出自己的疑問,從而,實現了審計信息供給者與需求者更加快捷、更加直接的接觸。這無疑對于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審計報告質量都有很深遠的意義。
3、注意分析性系統開發。隨著計算機審計目標的不斷擴大,僅僅具有查賬功能的傳統審計,將遠遠不能滿足計算機審計的要求。未來的計算機審計將向分析型方向發展,并將開發出分析系統審計軟件,在對磁性數據文件內容進行真實性和合法性審計的基礎上,通過建立適當的審計模型,對各種經濟指標進行定量的分析與評價。此外,一種建立在會計電算化和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基礎上的計算機審計軟件系統——審計專家系統也將被開發出來。該軟件用于模擬審計專家在審計工作中的思維和推理,代替審計人員完成全部或部分審計任務,從而使計算機分析業務成為計算機審計的主要業務之一。
此外,審計創新還表現在審計制度創新、審計理論創新、審計準則更新、審計人員素質要求提高,以及審計人才培養方法革新等很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