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培養財會教學能力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今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為嚴格的“高質、強能、實用”的要求。而對這一要求,地位尷尬的中等財會教學——高不成、低不就。怎么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是擺在廣大中等財會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嚴峻的問題。筆者認為:中等財會教學除了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專業課程設置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改革力度以外,樹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更是當務之急。在此,筆者談談自己在財會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知識時代的到來,對財會專業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財會教學中必須要突出培養學生的務實能力、操作能力、創造能力、計算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以便培養出綜合能力強的實用性人才。
關鍵詞:操作能力、創造能力、財務信息、強化訓練
一、重視務實能力財會人員的務實能力,是指其能夠按照專業標準的要求,以比較高的工作效率處理復雜的具體業務的能力。財會工作是一項技術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并且工作對象非常具體,責任非常明確,工作的好壞與個人務實精神有很大關系。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常從報刊雜志摘下一些典型的案例,結合教材內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學生認識其重要性。從寫實務作業題中培養學生耐心、細致、認真、踏實的作風,讓他們具備熟練運用專業知識的方法和技能。我經常組織財會班的學生開展專業知識搶答賽,或組織開展辯論會之類的活動。例如有一次辯論會我給的論題是《是否應按經理要求做兩套賬》。正方是能做,反方是不能做,讓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論辨。要求學生依據以下幾點進行論述:①如何處理好上級與下級的關系;②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③《會計法》的各項規定。要求下達后雙方都積極收集資料,走訪和調查了解,請求專家指點,忙得不亦樂乎。通過這些教育活動的開展,教育學生在工作崗位上要敢于同違反財經法律的現象做斗爭之外,還提醒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注意技巧和工作方法,爭取做好領導合格的參謀和助手,管好家。
二、培養操作能力
為什么職業中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呢?我們應該客觀地承認,人是有差異性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經過選拔后淘汰下來的,他們在學業上的缺陷是顯然的,這影響了他們個性的全面發展,影響了他們能力的形成。但他們年齡小,可塑性強,只要繼續不斷學習,發展前景還是廣闊的。所以,中等職業教育的重點不是盡可能地向學生灌輸更高,更深的知識,而是應該注重加強職業道德的教育,突出創造能力的培養和基本從業技能的訓練,重視相關專業知識的傳授。這樣使學生走入社會后,不但能遵守社會公德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且具有繼續發展的后勁。對此,會計工作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工作。針對這一工作特點,為培養、強化學生的。我校自籌資金辦起了財會模擬實習(驗)室,代學生仿真實習操作,室內設有某公司組織機構的各職能科室,財務科內設有各核算崗位。教師引導學生按各核算崗位扮演成主辦會計的角色進行模擬實習,使學生對一個企業的會計組織和管理有一個較為清晰的基本了解,并使他們對各核算崗位的業務核算理解得更深透。學生從書本中對結賬、對賬、更正錯賬,辨別原始憑證等難以理解,通過模擬操作就一目了然了。同時還向學財會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技能八項要求:能打一手好算盤;能寫得一手好字。能記得一手好帳;能熟練地點鈔票;能熟練操作電腦;能做到識別偽鈔;能用臺式計算器;能運用簡單的財會英語知識。為了理論聯系實際,切實培養好學生的實操能力,我們還組織學生去碧桂園物業公司等企業進行校外實習,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鞏固和掌握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由于我校學生在校期間已經過了一定程度的訓練,在實習期間能吃苦耐勞,上手也
較快,受到實習單位的好評。
三、加強分析能力
作為一名合格的財會人員,不僅要會記賬、算賬和報賬,更重要的是應該當好領導的參謀和助手,為領導決策提供有關的會計信息。而會計信息準確與否,又主要取決于財會人員分析和綜合能力的高低。這就要求我們在財會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我們主要《審計基礎課》中的案例分析,讓學生多動腦、多分析、多討論,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通過對企業的會計報表及有關資料的分析,寫出財務工作報告、審計報告、畢業論文等多種手段來完成,以提高他們的分析綜合能力。四、訓練計算能力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信息的傳遞,既準確無誤又及時迅速。會計作為企業管理部門的參謀和助手,不僅要具有高水平的算盤計算能力,而且必須學會熟練地運用電腦進行核算。為此,在珠算課中,強化訓練學生眼睛既要看數又要看珠,手既要撥珠又要寫數,培養學生看數快、寫數快、心算快的綜合運用能力,請看這道加法題:886,102.825,123.95826,850.4350,934.667,218,596.4053,089,677.1298,716.23732,694.0285,504,169.7365,890.14419,502.877,129.548,094,375.2678,263,541.90718,456.08這道題不能一個數一個數地看,更不能一個數一個數相加,而是一眼統觀五數,可用一目五行,看完五數后,合、湊同時進行,夠十則棄心記余數,不用計死數,通過訓練后的學生,只需在6″鐘內就可知道得數,個別學生比這更快。以達到開發腦力,增強智力;提高向上力、思維力、記憶力和意志力;培養出優秀的計算人才。在2000年順德市職業中學珠算競賽中勇奪“雙冠”,而麥碧影同學成為順德市“珠算競賽第一人”。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訓練學生學會電腦記賬、算賬、報賬和用賬的能力,使學生初步掌握運用計算機處理財務信息的技能,為他們今后成為一名既懂會計又懂電腦的復合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五、掌握交際能力實際工作中,財會人員經常與銀行、稅務、工商、審計、財政、客戶以及本單位的領導,職能部門和職工打交道,在交往中難免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與分歧,財會人員要在有關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通過積極努力、與對方取得共識,使問題妥善解決。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經常對學生宣傳會計法規,加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另外,我們還不斷向他們灌輸社交意識,學習社交知識和技巧。組織過幾次聯誼活動,和財會法規知識競答活動,效果非常好,學生們熱情高漲,超出我們的想象程度。社交能力與表達能力息息相關,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比較重視這個問題,盡一切可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如寫周記,組織討論會,班級演講比賽,每兩人一組的辯論賽等,這些措施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我們的嘗試起到一定的作用。
從畢業生參加工作后的反饋情況來看,他們的社交能力大大高于進校時水平。他們的感覺良好。部分學生還受到了領導的重用。
六、提高自學能力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較短,知識有限,而社會知識的更新周期則越來越短。會計行業也是如此,隨著會計體制改革的深化,會計知識和技能也在不斷更新。因此,必須不斷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關注和渴求,并使他們認識到,要“憑技能謀職業,以素質求發展”,如果不注重知識的更新,就會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就會被淘汰。在上財會專業課時常教育學生樹立終生受教育的觀念,“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吸收和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新方法,創造性地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但能勝任現實職業,而且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實踐證明以上幾種培養方法的實施,從學生社會反饋回的信息來看,效果是良好的。與過去比較,具體表現為:第一,會計科目寫錯的現象不存在了;第二,能根據原始憑證,熟練的寫出會計分錄的學生占95%;第三,大部分學生對專業術語掌握的程度提高了,說外行話的人減少了;第四,每位學生都能獨立完成校外實習的習作,優秀率達成85%以上;第五,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了,就業率達100%,能從事財會專業工作的人占75%。這些反饋信息,無疑堅定了我們財會教學中重視“以能力為本位”就能培養出綜合能力高強的人才的信念,今后我們還將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與總結,努力為中等職業學校的財會專業的學生灑下一片“福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