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金融控股監管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控股監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金融控股監管

      摘要:金融控股公司與一般控股公司相比有其自身的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著特定的風險,因此,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監管模式對其進行有效監管就顯得極為必要。文章認為,我國應在明確監管主體、健全微觀監管機制的基礎上,建立功能型監管模式。

      關鍵詞:金融控股公司;監管模式;微觀機制

      一、金融控股公司概述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定義和特點

      金融控股公司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尤其是英、美、日等金融大國實施金融制度創新的產物。1999年美國《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創造了“金融控股公司”這一新的法律范疇,但是并沒有給予直接定義。從立法思路觀察,金融控股公司實質上是以控股公司的組織結構從事金融跨業經營的公司。臺灣《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條規定,金融控股公司是對銀行、保險公司或證券公司有控制性持股,并依本法設立之公司。國際三大金融監管機構--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國際證券聯合會、國際保險監管協會在1999年2月頒布的《對金融控股集團的監管原則》中指出,金融控股公司是在同一控制權下,完全或主要在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中至少兩個不同的金融行業大規模提供服務的金融集團公司。其主要特點在于“集團混業、經營分業”,即金融控股公司是以金融業為主的企業聯合體,它全資擁有或控股一些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以及非金融實體等附屬或子公司,這些下屬公司都具有相關的營業執照和獨立的法人資格,可獨立對外開展相關業務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分類

      對于金融控股公司,我們可以用兩種分類方法:其一,根據母公司的行業屬性,可以將金融控股公司分為兩類:一類是控股公司為金融企業的,例如瑞士信貸集團、美國的花旗集團和大通集團、中國的中信公司等;另一類是控股公司為非金融企業的,這一類的金融控股公司有英國匯豐集集團、中國的光大集團等。其二,根據母公司控股的方式和動機,金融控股公司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純粹控股公司,純粹控股公司的設立目的只是為了掌握子公司的股份,從事股權投資收益活動;另一類是經營性控股公司,經營性控股公司是指既從事股權控制又從事實際業務經營的母公司。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優勢和風險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優勢

      金融控股公司作為一種多元化經營的金融企業集團,這種機構制度安排實現了從全能制銀行向業務多元化金融集團的飛躍,并且為子公司保持了更大的靈活性與適應性,在集團控股、子公司分業的構架下,達到一種“有分有合,既分又合”的巧妙安排。與一般公司相比,金融控股公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首先,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規模效應,能夠從規模中獲取最大利益。金融控股公司能夠運用規模經濟優勢,通過對內部資源的分類、整合、策劃和調配,調整集團在各個金融行業中的利益分配,節約經營成本,形成最大的競爭力,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達到公司利潤最大化。控股公司下屬的金融行業自成專業化發展體系,彼此之間沒有利益從屬關系,但是又能互相協作、凝聚競爭力,能夠實現專業化與多樣化的有效統一,使金融控股公司的規模更容易擺脫單個金融機構資金實力的局限,實現規模效益。

      其次,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實現金融業務多元化,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在分業管理體制下,銀行業務范圍被嚴格限制,消費者在銀行無法享受到證券、保險業所提供的服務,但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在各個領域設立子公司,可以實現金融業務多元化。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有效地利用每個營業網點,開展多種金融服務,使消費者在銀行就享受到證券、保險業所提供的服務。國際金融業的實踐也已經證明,金融控股公司是實行混業經營的較好選擇。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

      首先,資本金重復計算及控股公司的財務杠桿比率過高,影響集團整體財務安全。資本金的重復計算有兩種情況:一是總公司撥付子公司資本金或者資金在集團內反復投資;二是子公司之間相互持股,造成股權結構混亂及資本金多次計算。

      其次,集團內部之間的關聯交易,產生風險傳遞的風險。集團內部的關聯交易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可以為集團帶來協同效應,降低經營成本,增加利潤,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金融控股公同也會面臨由于不良關聯交易而可能產生的風險傳遞、信息不透明和其金融子公司缺乏自主性的風險。

      最后,集團內會計執行準則不同,帶來財務信息披露風險。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在不同國家和不同行業從事不同的業務,適用的會計準則、會計年度存在很大差別,不利于集團管理層和監管者及時、準確地掌握集團的會計財務信息,加大了控制和監管的難度。

      鑒于金融控股公司的以上風險,必須形成有效的監管模式進行監管,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大多對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進行著有效的監管,并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法律制度模式。因此,研究西方的監管模式對于建立適合我國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三、國外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模式和啟示

      (一)美國的監管模式

      1999年11月,美國頒布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GLB),GLB肯定了功能監管的原理,從而正式確立了對金融控股公司的“功能監管”模式。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負責監管金融控股公司,證券交易委員會及其他證券監管機構監管金融控股公司的證券業務,由州保險監管機構監管金融控股公司的保險業務,現有的銀行監管機構,包括聯邦儲備銀行、貨幣監理署和各州銀行監督廳負責監督金融控股公司的銀行業務。此外,GLB法還規定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與按職能劃分進行分業監管的機構之間相提供監管信息,通過加強綜合監管與分業監管之間的合作,保持金融控股公司內部的健康發展。

      (二)英國的監管模式

      自20世紀70年代以后,英國政府放松對銀行業競爭的限制和對金融業的監管,金融工具、金融交易手段不斷創新,金融業務、金融品種不斷交叉,呈現出混業經營的局面,特別是1986年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實施“大爆炸”式的改革,使銀行業可以從事其它業務,更加劇了混業經營的趨勢。1997年,英國政府成立了金融服務監管局(FSA),負責對金融業的全面監管。2000年英國頒布了《2000年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正式確立了FSA作為英國金融業監管的唯一機構,自2001年12月1日起,正式履行其監管職責。因此,英國實行的是對混業經營實

      施單一監管的監管模式。

      (三)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監管模式的啟示

      第一,實行由金融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轉變的國家監管當局越來越重視監管對金融業的效率和競爭力的保障和促進作用,并將其明確列為監管的一項重要法律原則。

      第二,實行功能監管。功能型監管的特點在于:(1)功能型金融監管關注的是金融產品所實現的基本功能,并以此為依據確定相應的監管機構和監管規則,從而能有效地解決混業經營條件下金融創新產品的監管歸屬問題,避免監管真空和多重監管現象的出現;(2)功能型金融監管針對混業經營下金融業務交叉現象層出不窮的趨勢,強調實施跨產品、跨機構、跨市場的監管,主張設立一個統一的監管機構來對金融實施整體監管;(3)由于在功能型監管模式下金融產品所實現的基本功能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使得據此設計的監管體制的監管規則具有連續性和一致性,因此能夠更好地適應金融業在今后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新情況。

      四、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監管模式思考

      (四)完善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

      目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相關法律制度還不完善,這嚴重制約著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國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但鑒于對金融控股公司的單獨立法要涉及相關法律、法規的重大調整,很難一步到位,因此可先將公司法、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等法律中的相關部分進行修改和完善,待條件成熟后再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這樣不僅有助于節省立法成本,而且有助于金融控股公司立法與整個金融法律體系融合,減少法律制度的沖突,保障法律適用的公平。同時,也減輕對金融體制和金融法律體系的整體沖擊,為實現平穩過渡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現階段,建議先行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管理條例,明確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法律定義及法律屬性,從市場準人、業務范圍、內部交易、審慎監管等方面進行規范,從而解決金融控股公司設立與經營的合法性問題,為依法監管提供依據。

      (五)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主體

      從目前國際金融監管發展的趨勢、美國對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實效以及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現狀來看,就金融控股公司監管主體,中國可借鑒美國模式,賦予中央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的整體監管,實行分業監管基礎上的功能性監管,即在中國人民銀行的總體監管下,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改變原有監管職能,由對特定金融機構的監管變為對特定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的監管。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會同金融監管部門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規則和交叉性金融業務的標準、規范,負責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監測,制定對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一般原則和總體要求,監督金融控股公司的業務運行、風險管理和整個集團資本充足率水平。

      (六)健全對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微觀機制

      1.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應確定市場準人的標準和要求,如股東適格性、最低資本總額、資本充足率、資本流動性、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等。并建立市場退出機制,明確規定金融控股公司的變更、重組和終止事項、退出程序等,對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援救行為作出一定的限制,并規定當子公司的危機可能殃及母公司、或海外子公司被當地政府收購時,應作破產處理。

      2.建立健全對金融控股公司的資本充足率監管制度。在對其下屬各金融子公司本身的資本充足率進行監管的同時,對金融控股公司整體的資本充足率提出要求。一是要解決資本重復計算問題。在計算存款機構本身的資本充足率時,原則上應將其對控股公司內其他子公司的股權投資從其資本中扣除,并規定哪些投資應從核心資本中扣除,哪些應從附屬資本中扣除;在計算整個金融控股公司資本充足率時,應在并表基礎上進行,未并表子公司的投資應從總資本中扣除;二是應規定金融控股公司最低資本充足率,并對此作連續動態的監管;三是建立有效的對整個金融控股公司資本充足性的評估機制。

      3.嚴格規范金融控股公司內部交易。內部交易不僅是導致風險傳遞從而威脅存款機構安全的最重要因素,而且是引發利益沖突、產生道德風險的主要原因,因而必須對金融控股公司的內部交易嚴格規范,要對金融控股公司內部交易種類、交易條件等作出限制性規定,如對存款機構與關聯企業之間交易的限制,以及對存款機構在與集團成員共享資源時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控制。

      4.建立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應建立規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實現監管當局和外部利益關聯者對其風險的監控。要確立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即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明確規定金融控股公司需要向監管當局報告的內容以及需要向公眾披露的信息,如控股公司的組織結構和控股結構的變動、資本充足率及其計算方法、控股公司內部的相互支持、關聯交易、擔保、財務報表信息、審計報告等信息,并明確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的義務,對不按規定進行信息披露或制造虛假信息的金融控股公司及其高管人員進行處罰,追究其相應的責任,并把信息披露是否真實作為考察金融控股公司信用等級的重要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陳鐵英.論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模式的選擇[J].南方金融,2004,(10).

      [2]賀小勇.金融全球化趨勢下金融監管的法律問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黃守勇.金融控股公司:我國混業經營的現實選擇[J].南方金融,2004,(5).

      [4]王桂海.國外金融監管組織結構的演變及我國的對策[J].國際金融研究,2000,(9).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亚洲av日韩av综合|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91嫩草亚洲精品|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亚洲sm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东京热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日本亚洲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