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數據時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實現業務管理者到數據管理者角色轉換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校際、校企、校所、校地人員流動性不斷增強,黨員流動數量不斷增加,流動范圍更是涉及各行各業,對這個群體采取集中上課、統一培訓、開展黨的組織生活不太可行,流入地和流出地黨組織存在“兩不管、兩頭松”的現象。因此,對流動黨員的微博、微信、QQ、人人等社交平臺的數據進行挖掘分析,整合加工數據資源,實現業務管理者向數據管理者的角色轉換,值得黨建工作者關注。
2.實現組織管理型到組織服務型定位轉型
要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從思想、工作、生活上關心黨員,要幫助流動黨員解決實際問題,增強黨員的歸屬感、光榮感、責任感,激發黨員服務群眾內在動力。大數據應用于管理工作,可以滿足專業化、敏捷化和個性化的服務需求,通過對流動黨員的生活軌跡數據進行分析和可視化處理,按照關注度進行排序,可以了解他們在學習、工作中遇到的訴求和困難,幫助他們準確及時獲取相關信息,注重將管理寓于服務之中,及時滿足流動黨員的服務需求,提升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效果。
3.實現現實空間態到虛實融合態技術轉移
大數據開啟了多屏互動、移動互聯時代,信息技術為人們拓展了一個廣闊的虛擬交往空間,人們可以選擇多元便利的方式進行交流,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的交往互動并存,相互促進。國內外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都已經開始高度關注大數據,研究數據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探索在醫療衛生、終身教育、食品安全、智慧交通、科技服務等領域的應用,通過收集整合流行時尚、瀏覽記錄、消費習慣、社交媒體等大數據,挖掘人們的消費習慣和興趣愛好,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生活方式不斷改變。
4.實現模糊經驗化到精準分眾化理念轉變
流動黨員流動原因多樣、類型各異、需求有別,各高校在探索和創新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機制上,都做了大量工作。高校在流動黨員組織關系的處理上,有的保留在學校,有的轉到學生本人或父母居住地,有的轉到就業服務機構;在組織生活形式上,有座談會、專題報告、文體活動等多種形式;在聯系方式上,有電話、短信、郵件、QQ、微信等方式;在組織保障方面,有的成立了流動黨員黨支部,并有人員和經費保障。但是,在充分考慮流動黨員身份、年齡、層次等特點和差異性需求,采取差別化的教育管理上還顯得不夠。精準分眾化教育管理是適應不同身份和層次的流動黨員需求的必然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提高教育管理科學化水平、擴大管理覆蓋面的需要。大數據時代為流動黨員的精準分眾化教育管理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們要運用大數據的理念和思維方式,針對不同對象的個性化需要和訴求,把握不同類型流動黨員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特點,將模糊經驗化管理理念轉變為實實在在的基于數據的實證科學。
二、大數據時代高校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策略
1.構建流動黨員數據驅動模式
高校應充分運用大數據思維分析流動黨員的特點,建立流動黨員數據庫,詳細記錄他們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入黨時間、流出地、居住地、電話、QQ和郵箱等),以便及時聯絡。建好網上黨員之家,開辟網上黨校、黨建論壇,上傳豐富的教育資料,黨員可以突破時空,接受培訓教育;探索流動黨員網上提交思想匯報,通過支付寶繳納黨費,及時記錄網上學習、思想匯報和黨費繳納情況;充分運用“全國黨建云平臺”服務功能,強化流動黨員的遠程教育管理,不斷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黨組織可以派專人對流動黨員進行微信公眾平臺維護,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他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筑共圓“中國夢”,暢通流動黨員信息反饋渠道,形成良好的“線上線下”互動溝通機制。以重大節慶日、重要活動、重要節點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教育活動,做到黨員流動不離組織、流動不離教育、流動不離管理。
2.營造流動黨員人本服務氛圍
高校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建設好人本服務信息平臺,堅持以人為本,關愛流動黨員、服務流動黨員。在黨內選舉、先進表彰、重大問題討論中,及時自動發送短信、郵件、QQ、微信或易信,改變傳統經驗化管理模式,加強分眾化方法、手段的研究,樹立分眾化理念,以服務效果為目標,推進精準化“私人訂制”服務,保障流動黨員的政治待遇。開通網上咨詢板塊,構建“心靈驛站”,為流動黨員排憂解難,對他們實施人文關懷,讓流動中的黨員感受到“家”的溫暖,進而自覺履行“家”的責任,寓教育管理于服務之中,激發他們增強黨性、勇擔責任的政治意識,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3.提升流動黨員黨務隊伍素養
大數據時代,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不能停留在模糊經驗化方式,黨務工作者隊伍必須具備優良的“大數據技術素養”、“大數據文化素養”和“大數據組織認同素養”。“大數據技術素養”意味著黨務工作者要熟悉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工具,增強大數據意識,主動學數據方法,收集、整理和研究流動黨員的學習、生活數據,積極探索新思路新舉措,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大數據文化素養”意味著黨務工作者要了解大數據生態環境,學習政治、社會、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培育哲學、數學、統計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素質,提升大數據應用于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大數據組織認同素養”意味著黨務工作者要緊跟大數據時代步伐,提高信息辨識能力、組織整合能力、資源協調能力和自我拓展能力,明確教育管理目標,強化團結協作精神,不斷改革創新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要建立黨務工作者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機制,對在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負責任、推諉扯皮的,要及時給予教育幫助。
作者:崔益軍 單位: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