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審美能力美術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欣賞美
美術欣賞課不僅可以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有利于他們良好藝術素養的形成。
1.轉變觀念
美術教師應該首先具有正確的教學觀念。一直以來,有些人認為美術教學是對學生的美術技能的培養,但是實際上,美術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掌握繪畫技巧,更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后者才是美術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師應該積極地轉變學生的觀念。有些學生對美術存在偏見,認為學習美術與升學無關,沒有什么用處。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美術有清醒的認識,讓學生真正愛上美術,投入美術學習。這樣,美術教學才會取得進步,學生才可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
2.選擇合適的內容
美術教師在上美術欣賞課的時候,選擇的內容必須接近學生的生活、正確反映社會現象、符合學生的接受水平,并對初中生有強烈的教育意義。這樣才會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欣賞力和創造力。如,在教學《春天的暢想》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描繪春天的美麗圖片,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配一首優美的樂曲,渲染教學氛圍。在樂曲中,教師讓學生欣賞圖片,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對美的欣賞能力。
3.掌握審美心理
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著自己的特點。美術教師要把握每位學生的特點,從中提取相同的地方進行歸納總結,這樣有利于美術教學的進行。初中生處于叛逆期,教師要全面了解他們的審美特點。初中生的審美對象不僅是社會與自然,還包括藝術等領域。他們對比較抽象的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感受,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感知事物內在的美。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每位學生都具有自己的愛好,有的喜歡中國畫,有的喜歡西方的印象派,教師要對每位學生有清楚的認識,有目的地進行指導。
4.引導美術鑒賞
美術教師應該讓學生同美術作品產生共鳴,在作品的選擇上,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內容積極向上的、有教育意義的,會帶來明顯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可以選擇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這幅畫非常有名,幾乎每個人都曾看過。這幅畫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看,畫中的女人都像是在對著觀者微笑。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幅畫,并結合達•芬奇創作的時代背景講解,學生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幅畫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理解與評價,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創造美
美術教學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理論講解上,更應該注重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要發現美、欣賞美,更應該創造美。在學校生活中,美術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創造機會,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如,在辦黑板報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展現自己的繪畫才能,畫出美麗的板報;在母親節的時候,經由教師提議,學生可以自己畫祝賀卡片,鍛煉自己的繪畫技巧。在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高。綜上所述,教師要從三個方面努力,提高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美術教師要結合實際,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創造高效課堂。
作者:相恒書單位:江蘇連云港市贛榆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