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賞識教育在班級管理中運用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尊重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賞識則是對生命的尊重,是對素質教育理念下人性化、人文化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將賞識教育有效地融入班級管理中,在承認、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利用欣賞的眼光對學生進行肯定和認可,最終幫助后進生樹立強大的自信心,激活學生的活力等,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特以中學班級管理作為研究中心,對賞識教育在班級管理教育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賞識教育;班級管理;現狀;運用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是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未來發展。因此,班主任在強化班級管理時,必須要改變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及時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閃光點,通過賞識、認可、肯定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激勵,最終達到強化班級管理、提升班級管理效果的目的。
一、中學班級管理現狀分析
(一)班級管理理念滯后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擔著引領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任。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下,班主任在強化課堂教學時,必須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標準,真正實現“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最終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但調查中顯示,一些中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依然束縛在陳舊、滯后的理念下,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重心,而忽視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等,并且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在這種育人理念下,根本無法實現當前的育人標準,滿足預期的班級管理效果。
(二)忽視了學生的參與性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求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必須要尊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但就目前而言,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認為學生只要遵守班主任的命令即可,要求學生必須要服從班主任,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的位置,根本沒有發言權、沒有參與性,致使班級管理效果不佳[1]。
(三)班級管理方法科學性不足
在當前中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以往的工作經驗開展管理,很少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并未得到體現,單一化的管理手段,不僅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引發學生的叛逆心理。
(四)管理內容程序化
在以往的中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內容比較陳舊,以學生的學習、紀律作為重點。在這種程序化的班級管理模式下,就會導致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產生嚴重的隔閡,甚至導致學生雖然在表面上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呈現出乖巧、聽話的現象,但其內心深處卻存在非常強烈的反抗意識。另外,在程序化的班級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對學生管理的關注點比較單一,不夠全面、不夠客觀,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溝通不夠恰當
有效、科學的溝通是強化班級管理的基礎和前提。否則,一旦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溝通方式不夠恰當、溝通內容不科學、溝通比較少,就會致使班級管理效果非常低效化。結合當前的調查顯示:中學班主任在與后進行溝通時,常常是命令式的溝通方式,以批評和教育學生作為主要的溝通內容。這種溝通模式嚴重制約了班級管理的成效[2]。
二、賞識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一)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加以鼓勵
每一個學生的身上都存在一定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唯有被人觀察、發現,才能被感知到。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只關心升學率,關心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可以說,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文化成績好的學生則會常常受到表揚,而那些成績一般、成績較差的學生很少受到班主任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班級中優秀生的成績越來越優秀,成績差的學生則越來越差,致使班級中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實際上每一個學生都存在一定的閃光點,班主任在強化班級管理時,必須要對其身上的閃光點進行挖掘,使得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心、愛護。只有做到這一點,所有的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最終提升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二)營造氛圍,創設共賞的管理情境
在賞識教育的背景下,為了強化班級管理有效性,教師可給學生創設一個群體賞識的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使得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賞識教育中。這主要是因為每一個學生在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尤其是那些性格孤僻、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其內心對教師的關注程度更強。因此,在賞識教育的背景下,單純地依靠教師對學生進行肯定、鼓勵等,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在加強班級管理時,必須要緊緊圍繞“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群策群力,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群體賞識情境,借助賞識的力量,創建一個情感交融、心靈交匯、充滿友愛的良好班集體,進而推動賞識教育的開展,提升班級管理效果。具體來說,在借助共賞管理情境時,針對班級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對其展開表揚、鼓勵,激發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進而為班級中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在這些優秀學生的影響下,還會發揮其榜樣的價值,促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3]。
(三)善于發現學生個性,為賞識管理奠定基礎
發現、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是開展賞識教育的基礎和關鍵。因此,班主任在強化班級管理時,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不同的學生實施差異性的教育管理策略,并結合賞識教育的原則對其展開教育,最終構建出全新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逐漸進入課堂學習中;另外,班主任在借助賞識教育開展班級管理時,還要立足于學生的個性特點,給其提供一定的學習空間,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并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具體來說,班主任在強化班級管理時,要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其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針對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來說,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運動會中;針對具有繪畫特長的學生來說,班主任可指導其參加到校園舉辦的繪畫比賽中;針對具有寫作特長的學生來說,指導其參與到學校、縣級、市級的各種寫作比賽中。可以說,在賞識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必須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點,并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使其在鍛煉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班級參與程度[4]。
(四)建立學習檔案,促進學生進步
在任何一個班級中,都含有數十名學生,但是學生的性格、脾氣、學習狀態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因此,中學班主任在進行賞識教育時,必須要具備極強的針對性。因為針對性的賞識教育可最大限度體現出賞識教育的價值,使得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夠更好地認識自我、并被他人認可等。基于此,班主任在強化班級管理時,可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這一途徑,給每一位學生建立學習檔案,并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和教學中尋找學生的優點,最終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具體來說,有的學生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之后,成績有所進步,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明顯的進步,但是已經逐漸改掉了上課開小差的毛病。基于這一現狀,班主任在強化班級管理時,就可以給學生建立學習檔案,將學生的進步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使得學生在清晰的對比中,及時發現自己的進步,以及其中存在的誤區和不足。另外,在賞識教育背景下,班主任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別設計“進步獎”“全勤獎”等,最大限度提升班級管理效果,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五)加強賞識教育的尺度,實現學生的良性發展
在賞識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在強化班級管理時,不能一味簡單地對學生進行鼓勵、表揚等,還要關注學生學習中出現的缺點、錯誤和不足等,并對其進行大膽批評,最終促使學生在科學的管理中,實現學生的良性發展。在賞識教育背景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必須遵循“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原則,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提醒式批評模式;同時,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還要對賞識的尺度進行科學把握,將批評與賞識有機結合到一起,以免一味地賞識、一味地批評。一味地賞識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消極、懈怠的心理;一味地批評就會導致學生產生負面情緒、自負心理等,致使班級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制約班級管理效果。因此,在賞識教育理念下,教師在強化班級管理時,應是在賞識的基礎上,科學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成長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六)潤物無聲,關愛學生
賞識教育背景下,教師在強化學生班級管理時,還必須要堅持“潤物無聲”的原則。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必須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價值、尊嚴等進行尊重,還要真誠地幫助學生,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多給學生一份鼓勵、一份賞識,幫助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樹立自己的自信心、希望等。因此,在賞識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在強化班級管理時,必須要堅持不留痕跡的原則,借助潤物無聲的方式,通過贊許的眼神、真誠的微笑、真誠的贊許等,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賞識,感受到其中的溫暖;另一方面,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時,還應面向全體學生,針對性格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賞識方法,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班級學習中,獲得良好的成長。綜上所述,賞識教育是引領學生走向成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途徑。因此,班主任在強化班級管理時,應立足于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班主任唯有在尊重素質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尊重學生、肯定學生,賞識學生,借助多樣化的賞識教育途徑,才能夠不斷提升班級的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貴元.探討賞識教育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價值[J].中國農村教育,2020(18):95.
[2]吳曉梅.讓賞識教育引領學生健康成長[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12):103.
[3]舒麗.賞識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實踐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9(11):66.
[4]張飛雄.賞識教育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下),2019(3):210.
作者:徐世雄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