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思想政治課教育更是肩負著把握正確政治方向的重要任務。本文就高職學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能更好地服務于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學工作。
關鍵詞: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反思
思想政治課堂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學生在校期間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引領的作用。雖然高職高專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斷的加強,但在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要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還需要從提高隊伍素質,改進教育方法,拓寬教育途徑等方面進行新的探索,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實效性、科學性。
一、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
“教”和“學”是學校組織教學活動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有效地組織“教”與“學”,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掌握新理論。教學活動必須牢牢圍繞學生這個主體,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也是一樣。1.高職院校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態度消極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主要有兩個重要內容,《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和《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兩門課程一般都被安排在第一學年。學生們帶著對嶄新學習階段的好奇開始課程學習。但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新鮮感退卻,漸漸覺得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現實意義不大,這些理論與現實生活聯系不緊密,于是考試及格成了學習的唯一目標。這種思想狀態與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要求產生了非常大的反差。為什么會出現學生覺得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現實意義不大,空洞乏味這種情況?原因有很多。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的老師,我認為自己把教師的專業講授與學生的自由參與對立起來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在我們高職高專類學校,學生的知識基礎較薄弱,學習能力較低,在教學過程中更容易突出了老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如何讓學生“自發”“自由”的抒發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教師利用專業知識加以引導,使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發揮作用。其次,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脫節,學生覺得純理論教學乏味無趣,激不起學習興趣。
2.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單一
結合本人課堂教學,目前在教學實踐中思想政治課仍以單一的課堂講授為主,由于學生的主動意識不強,課堂教學仍無法擺脫被灌輸的命運。而從學習目的和社會現實來看,這種單純的理論教學對于時下的高職學生來講毫無意義。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科技的進步,青年學生的思維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因此,以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本書的傳統教育模式,非但不能得到相應的教育效果反而使學生們對思想政治課產生厭倦心理。要改變思想政治課教育的現狀要從學生現狀、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方面做出改變,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開展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要撲下身子,深入挖掘教學資源、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二、關于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1.嚴謹治學提素質
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關鍵。對于教師而言,愛崗敬業是根本,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是不可或缺的條件。曾經在一位全國模范老師的書中講到這樣一句話:“歷史對于今天的巨大魅力:它帶來清醒,帶來警示,帶來勇氣,帶來對未來的啟迪,帶來對挫折和煩惱、聲名和榮譽的淡定。”我覺得做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也正擔任著這樣的任務,幫助學生清醒、給他們警示,為他們帶來勇氣。作為一名教師,首先的任務就是鉆研專業知識。目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問題在于,不是學生不學而是教師如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他們吸引到課堂上來。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全面改革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既要研究學生,又要吃透教材,真正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將教學體系轉化為學生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不斷完善教師的“教法”,努力豐富學生的“學法”。
2.與時俱進變內容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現實社會的特點,給以大學生為對象的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要求吸收新知識的愿望和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的缺乏變化成為現實矛盾。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深入研究理論,掌握理論是聯系實際的基礎。提高自身理論修養,才能更好地對現在社會的政治、經濟等社會熱點問題加以分析,讓政治理論課不再是純粹的理論條框,而是鮮活的現實生活。理論聯系實際,“實際”是什么?有哪些?如何聯系?從學校實際、學生專業實際的角度科學的尋找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比如像我們司法警察類院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可以根據警察這一職業的特殊要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與警察職業相關的事例引入課堂,同時也將當前在警察中存在的問題引入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分析事件當中的道德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重點的分析說明,從而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也才能確保讓學生感興趣。既能促使課堂教學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化抽象為具體,又讓學生看得見、感受得到。從而輕松地把那些抽象的理論加以理解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提高覺悟。
3.多管齊下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很多學生認為,高職學校思想政治課的內容都是初高中已經學過的。他們對重復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雖然大學的課程理論性更強,但對于更純粹的理論也更是提不起興趣。再加上大部分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授課內容上還是以“穩”為主,課堂內容缺乏新意,臺上老師照本宣科,臺下學生昏昏欲 睡。如何將枯燥的理論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講出來,這就給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內容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如: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豐富的教學資料、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案例教學的圖文并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愿學”、“樂學”。通過多媒體等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使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真正實現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用優秀文化培育熏陶,用高尚思想和道德風范影響教育。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課理論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增強學生們的政治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達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的。
4.形式多樣換方法
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的老師,如何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我認為首先要轉變姿態,從“說教者”、“灌輸者”,變為“傾聽者”、“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動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使學生能在平等的學習氣氛中自由的表達,教師給予引導。讓“教”與“學”的過程動起來。要給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自主設計、組織活動,開展演講、討論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展示學生的個性風采,展示他們的創造力,使他們在討論中明辨是非,受到教育。真正實現教師學生互動、理論實際互補。針對高職學生的專業實際,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帶領或組織學生走向社會,開展實踐專題教學,如博物館、紀念場館、歷史遺址、企業、社區等,與他們的專業緊密相關的部門、企業、組織等,針對學生關心的問題設計專題活動。專題活動緊貼理論教學,避免形式花哨,沒有理論依托。專題教學采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來進行,突出專業優勢和專業特色,體現時代主題和時代精神。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變傳統的灌輸式為參與式、體驗式、討論式的互動教學方法。在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是一個整體,除了教師、學生、教學方法和手段這些不可缺少的環節,還要結合學生所在院系的黨團活動,輔導員工作、學生社團活動等做到多管齊下。
參考文獻:
[1]陳景紅.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反思[J].河南農業大學,北市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洪滔,趙玉林,高校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新思維[J].文山學院思想政治與法律研究2015(10):2015.
作者:朱 蕾單位: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