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校學生學風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堅強的學習意志和學習的主動性
(一)加強職業意識和職業生涯規劃引導職業意識與職業生涯規劃至關重要,一旦確立,那么就設定了職業道路選擇和人生理想的總體方向。高職院校學生雖已能夠認識學習的意義,但是職業意識較淡薄,職業規劃也很天真。因此,要幫助他們提高對社會現實的認知,找回求學與就業目的,并且與國家、家庭的要求拉近距離。如果他們能充分地反思職業和學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那么當前具象的學習將會變得十分有計劃和意義,通過職業規劃促進社會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高職院校學生學風建設。
(二)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培育自覺文化精神高等學校的職能傳統上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現今則加上了文化傳承創新,大學教育要突出育魂性質,特別是突出根深蒂固、作用持久的文化精神對人才的影響。文化精神的基石在于文化知識,沒有文化知識支撐文化精神也難以樹立起來。由此,高職院校學生學風建設要同文化素質教育結合起來,建立在提高文化知識、科學理論水平的基礎上。為了正確地引導學生的發展,要讓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法律知識、文化知識、心理知識以及哲學知識等,了解人類從哪里來、將向哪里去,民族艱難輝煌的歷史,并思考一些具有一定思想高度的問題,以提升思想文化境界,使其具有中華魂、民族根。要確立文化素質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地位,養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形成先進的理想追求,從而以科學、理性的態度來對待當前的學習生活。
(三)樹立導引與激勵標桿,激發學習競爭意識高職院校學生往往容易在各種新鮮和刺激中迷失自我,引導他們重歸學習正途,除了提高思想認識,還必須樹立鮮活的路標。除了社會上普遍提倡的學習榜樣之外,特別需要樹立學生身邊的先進典型人物。這種典型的優勢在于相似性強,學生自我與典型之間可比性強。另外,“外來和尚好念經”這一規律就應當在高職學生學風建設中得到運用。如校外知名專家學者導師,都是極其寶貴的進行學風教育的人力資源,其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容易使學生敬佩。再如請職場成功人士、優秀校友講解成功路上的風霜雪雨和喜悅歡欣,就能夠讓學生懂得勞動的艱辛與創業的偉大,從而樹立正確的職業思想,激發學習動機。
二、嚴明學習紀律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一)著眼于增強自制力,促進他律向自律轉化高職院校學生學風問題的突出表現之一是學習紀律松弛,而其根源在于自制力較弱。因此,解決學習紀律松弛問題的關鍵是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也就是加強對“本我”原生欲望的克制能力與對社會公共規范的自覺服從,進而改變學習行為習慣。當然,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既不能缺少外部的約束性,也不能缺少內心的自覺性,借助強大而有效的外部力量,使學生的學習由他律轉化為自律,形成自覺學習、積極學習的行為模式。
(二)著力于規章制度建設,嚴格施行紀律管理制度建設和嚴格執行是學風建設重點,也是學風建設緊密相連的兩個方面。針對目前一些學生學習自覺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況,高職院校要重視建立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在執行過程中,要加強紀律管理,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輔導員、生導師等思政工作人員要深入學生,細致開展思想工作,讓學生全面了解學校規章制度,清楚學校提倡、限制的內容。教務部門在執行學習紀律時要嚴格妥當,是非分明,獎優懲劣,以此促使學生增強自制力。考風是學校的辦學思想、管理水平、教學質量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學生包括學風在內的綜合素質的體現之一,因此務必要加強管理,嚴肅考紀,以考風回促學風,以教學活動的終端反饋信息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和風氣。
(三)整合教育管理力量,完善隊伍建設機制在學風建設工作中,要整合學生教育管理力量,建設一支由輔導員、導師和專業教師等組成的多元化導師隊伍,建立分工又合作的教育管理機制,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管理,全面推進學風建設。在這支多元化隊伍中,輔導員主要負責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為規范管理,導師主要配合輔導員做好學生的學習指導、成才向導等工作,專業教師則應重點在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養成上進行指導。
三、優化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和端正學習態度
(一)設計和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在高職院校學生學風建設上,一個好的創意只有通過適當的載體才能變成現實。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需要一定的載體,而豐富有效的活動是推進高職院校學生學風建設的抓手之一。在對主題要求、對象特點、目標效果和實際情況等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學風建設系列主題活動。系列主題活動既要充分考慮單個活動載體的針對性和生命張力,又要全面權衡系列活動載體的的系統性、豐富性和有效性。如根據大一新生自我定位不甚明確,職業生涯規劃概念淡薄情況,可以組建大學生專業和職業生涯規劃導航團隊,幵展新生職業生涯規劃班級導航活動。同時,還要配以征文、報告會、班會、黨團組織生活會等方式,以及通過校園網、校報院刊、微博微信等途徑,使得學風建設全方位、立體化地走進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二年級,有針對性地幵展職業素質培養和職業技能訓練,使學生不斷明確職業認證和自我認知。三年級,開展就業指導講座和職業培訓課,邀請專家和一線有經驗的教師現場說法。
(二)建設和優化校園學習風氣一要大力加強班風建設,以良好的班風促進學風建設。首先要增強班集體凝聚力,通過組織學習小組、學習經驗交流會和各種競賽活動,進而形成濃厚的“趕、學、比、拼”的氛圍。其次是要教導學生干部以身作則,自覺端正學風,發揮帶頭作用,將自己的優良學風輻射到所有學生中去,成為師生之間學風建設的橋梁。再次是要求學生黨員以自己突出的綜合素質和學習成績感染周圍同學,在學風建設中切實起好模范、幫扶作用。二要注意依靠學生社團力量。首先是要使學生社團成為大學生集體活動的主要組織形式,以及成為師生、生生之間溝通的主陣地。其次是鼓勵學生在社團中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互助成長。再次是要使學生在社團活動里接受文化熏陶,得到人文精神的提升。
(三)樹立和宣傳身邊先進典型常言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風建設應大力實行榜樣帶動策略,措施之一就是要主動樹立學生身邊的先進榜樣,宣傳其先進事跡,弘揚勤奮學習的風氣。一要公平公正地評選學風方面優異的學生,樹立可供學生學習的鮮活可感、可親可近榜樣。二要全面、深入地挖掘先進學生典型的思想內涵、精神風釆,使得激勵和示范作用建立在深厚的內涵基礎上。三要充分發揮學校宣傳陣地的作用,通過對先進典型的深入宣傳,通過學習、觀察、座談、體驗、感悟等方式擴大其教育效果,努力形成以“遵守紀律獲得學習佳績為榮、以違反紀律不顧學習成績為恥”的輿論環境。
四、鼓勵教書育人——發揮教師的示范與輻射作用
(一)將端正教風作為學生學風建設的突破口在學校教育里,教風與學風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教風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風。作為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師表作用對學風建設具有極大的影響。教師如果獻身事業、潛心研究,那么其思想與行為會成為楷模,并為學生所學習與傳承。要改善學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維持好學習秩序,還要進行學習觀教育。在師資隊伍建設中,首先要將師德建設作為首要工作,著力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思想道德素質。要通過開展評選和表彰師德優秀群體和師德標兵、體驗和走進先進教師的內心等活動,形成有利于教風建設的氛圍。要大力提倡嚴謹治學、從嚴治教的作風,激勵教師全面履行教書和育人職責,實現對學生的培養能力、幵發智力和道德成長的結合。
(二)將施行“教師期待”作為教風建設重要內容由于許多高職院校學生入學時帶著或多或少的勉強與無奈,因而他們人學后學習信心、動力明顯不足。在此種情況下,教師要著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施以正確的教師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要使這種肯定性的情感體驗激發起學生積極向上的信心,產生一種內驅的激勵力量,調整學習心態,改善學習方法,逐步提高學習成績與綜合素質。
五、遵循成長規律——漸次推進年級學風建設
(一)抓住起始年級,打好新生學風基礎新生可塑性較強,新生教育很大程度上決定其今后的學風狀況。因此,學校要切實抓緊抓好新生學風教育。一要緊緊抓住入學教育。在從中學生到大學生轉變的關鍵階段中,應當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思想教育,增強新生的求學、成才、職業等意識,為建立良好的大學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二要幫助新生自我定位。要通過開展社會職業觀察、成功人士宣講會、職業生涯規劃課等方式,幫助新生做好職業心理準備。三要加強管理約束。人學伊始,學校就應當讓他們知曉管理規定和獎罰制度,嚴格約束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四要展開摸底排查。輔導員和導師要深入新生群體了解情況,根據他們的學習意志、興趣、習慣等進行分類整理,因材施教。
(二)抓住黃金時期,催化中年級學生學風提優中年級是高職院校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其個體成長最快、群體分化最大的時期,此時整體學風狀況對他們的影響最大。二年級的重點是要抓好鞏固與提高工作,進一步優化學生的學風。在這個階段,一要切實抓好集體風氣。搞好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活動,以活動促學風,實現優良學風的星火燎原。二要利用學生“升本”愿望。做好動員、指導工作,幫助有心向學的學生根據各自的實際,確立專業方向、報考目標、應考策略等。專升本的報考率和錄取率,能為學風改進工作樹立起先進典型。三要加大“推優”工作力度。“推優”工作是黨組織賦予共青團的光榮職責,是共青團組織充分發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的重要體現。通過“推優”培育思想、學習、工作的典型,有利于加強學生學風教育工作,符合學風建設的需要。
(三)抓住實習契機,鞏固畢業班學風建設成果在畢業年級里實現質量提高和成果鞏固,是學風建設的一個重要關注點。一要專業教師與職業“師傅”并用。教師職責應當是多重的,也就是指導學生搞好畢業設計,以及從思想、專業、為人處事等方面給予引導。實習崗位上的現場“師傅”有著切身的職業生活體會,其酸甜苦辣的感受很能影響實習中的學生,讓學生深刻了解職業要求。二要校內實訓基地與社會實踐基地并用。校內實訓基地是轉化學生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操作能力的重要場所,而社會實踐基地則是超越模擬狀態的實訓基地。三要對照標準與尋找差距并用。組織畢業班學生對照社會用人標準,尋找差距,促使他們在剩余的時間里,修正思想意識、行為習慣,自覺地“惡補”所欠缺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向職業工作者方向上大大邁進一步,為扮演好新的社會角色做最后的沖刺。
總之,學生學風水平是衡量高職院校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應當成為辦學過程中最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成為實現教育理想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作。當然,作為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的工作,高職學生學風建設需要進行更多的觀察與思考、摸索與探究,特別是要認真制定和積極實施綜合措施,有效地解決現有的問題,并妥善地應對不斷出現的新情況。
作者:王薔單位: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