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學風建設評價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學風建設工作不能脫離學風建設評價體系,即指導思想、設計原則、設計方法、指標選定。學風建設評價體系所研究的問題綜合性較強,涉及因素較多,因此,在學風建設上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挖掘出有高校學風建設工作中最有效果的評估標準,從而使評估體系更加完善。
學風作為學校辦學思想、管理水平、人才培養的標志,充分體現著一個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文化底蘊。學風建設一直都是高等學校在教育發展上的重中之重,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石。學風建設評價體系能保證學風建設工作的順利發展。
一、學風的涵義
一個學校的學風是在長期的求知目的和治學態度上逐漸形成的,主要表現在穩定性、精神傾向性及持續性上。從廣義上來分析,學風包括學校學習氛圍的風氣、教師治學的風氣及學生學習的風氣,即校風、教風、學風;而從狹義上來分析,學風綜合表現在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行為及學習態度上。學風是無形的,但它卻能在有形中被觀察到。學風對教學效果有較大的影響,還能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在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同的學校評建工作中,學風的意義不同,一是表現在一個學校在治學上的精神、治學的原則及治學的態度;二是表現在一個學生在思想道德行為規范上,集中體現了學生在面對學習時所具有的精神面貌、學習態度,還可用來表現學生特有的學習風氣及學習習慣[1]。
二、學風建設評價體系
(一)指導思想
在學風建設的評價體系上,黨中央及教育部門已經有了明確的指導,要將學校未來的發展規劃結合在體系當中。學校應動員和團結所有可利用的力量,參與到學風建設中來,并圍繞學生的學風建設,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將思想教育確定為學風建設評估體系的基石。學風建設方向為專業的學習活動和質量高超的學識,指導思想要堅持教學紀律的嚴格性、教風的嚴謹性,保證學風建設的質量,還要開展學風建設的相關活動,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理想目標,培養學生的鉆研精神,讓學生明確各階段的學習任務和目的。
(二)設計原則
在學風建設的評價指標上,要抓住學風建設的本質特征,并明確其發展方向,將這些內容都反映到評價指標中,還要對評價指標的綜合性和針對性、完備性有所助益[2]。在實際的評價體系研究過程中,要明確評價體系的設計原則,在指標的選取上要綜合考慮學風建設的各項內容和發展變化,將學風建設的情況清楚地表現出來。在評價體系建立的完備性方面,還要考慮到學風的評估精度和建設目的。
(三)設計方法
在學風建設評價體系的建設上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性方法主要應用在選取指標上,定量方法主要應用在指標的權重上。同時,在提煉指標上也是有一定方法的,即頻度分析法、理論分析法等;在評價指標的關聯和權重的分析上,要應用層次分析法。
(四)指標選定
從評價指標的設計方法和設計原則上,可以將學風建設系統分成規劃能力、服務能力、運營能力。其中規劃能力主要有領導的重視程度、學風建設研究的能力和組織建設的能力;服務能力主要有學生的創新成果、學習需求、學習和效果等;而運營能力主要有學校的硬件建設、教師的教學風氣、學校的制度建設等,學校的硬件建設是指教學的設施等,教師的教學風氣主要是指教師的素質、教學的成果等[3]。概括起來,學風建設評價指標可以分為組織保障、成長平臺、學風效果三方面。組織保障分為組織領導、制度建設、物質保障,成長平臺包含隊伍建設、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學風效果可以從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方面考慮。
三、學風建設評價體系中運用層次分析方法
排序原理是層次分析法最基本的原理,也就是將相關的方法和措施在最后排出次序,能清楚看出優劣程度,并以此作為主要的決策依據。在實際應用中,可將決策問題設計成多種因素所影響的一個系統,并根據它們之間的相互制約和關聯的因素進行排序。排序主要依據它們之間所存在的隸屬關系,從高到低排序,可稱之為構造遞階。然后將這些因素給相關的學者進行分析,比較它們的重要性,之后利用數學方法,再對每一個因素進行排序,最后認真分析結果。學風建設是每個學校特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原則,可以通過學風來考察一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也能從學風建設中看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情況。在學風建設中普遍應用的方法是層次分析法,高校管理部門可以對照指標,判斷自身是否達標。學風建設評價體系的構建,使得學風建設工作更有目的性,更有成效。總的說來,對學風建設的整體工作有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代永建.高校學風建設綜合評價體系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2012(3):14.
[2]鄧暉.高校學風建設效果評價體系研究[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9):123.
[3]劉潔,王婷.高校學風建設評價體系構建及應用[J].成功:教育版,2012(4):7.
作者:王作成 楊慶豐 單位: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