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近年來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逐漸嚴重,并受到了部分家長的追捧,雖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進行糾正,但卻屢禁不止。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復雜的,需清醒的認識現狀、探究根源、制定和執行相關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化 教育觀念 行政監督 幼小銜接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之基礎,肩負著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祖國幼苗的重任。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幼兒教育應以游戲為主,然而近年來“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存在于廣大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里,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幼兒園普遍開設了英語、數學、語文等科目,讓幼兒過早的背上了書包,學前教育正在一步步變成學校教育,部分幼兒園以“幼小銜接”為名,對幼兒園的孩子進行小學化教育,并且受到部分家長的肯定。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具體表現
1.教學內容的小學化。
幼兒時期的孩子認知水平大都處于前運算階段,他們的思維對象主要是以表象為主,缺乏一定的守恒性和可逆性,還不具備能夠進行復雜思維的生理基礎。然而當今的幼兒教育卻明顯的存在著片面化、單一化的現象,例如一些幼兒園無視孩子的生長發展規律和水平,把小學一年級的基礎知識提前到幼兒園來學習,甚至用小學低年級的教材來上課,把基礎知識作為孩子的主要學習內容。
2.教學形式的小學化。
幼兒教育仍采取是傳統的傳授——接受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形式本身和小學教育形式無異,缺乏引導和啟發作用,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這種“注入式”的教學形式不僅存在于幼兒教育中,也存在于教師的身上和家庭教育中。與此同時,大部分幼兒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促使他們過早的為幼兒開展了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但卻忽略了這種教育的弊端。
3.課堂管理的小學化。
在傳統課堂管理的影響下,教師在幼兒課堂管理上開展的是單向化、封閉式的管理,很少和幼兒進行有效地互動,幼兒處于被動管理的狀態,這種小學化式的課堂管理不利于幼兒學習興趣和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另外,很多幼兒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課堂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管理技巧,忽略個人課堂管理能力的提升,因而在遇到孩子在課堂上的出現的錯誤行為時采取的管理辦法不正確或是管理方法運用不當。
4.教學要求的小學化。
幼兒時期的孩子想象力豐富、求知欲強,幼兒園應該根據幼兒的這一心理發展特點合理的制定教學目標和計劃,適當分配孩子們學習和活動的時間,以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前提,以創造符合幼兒健康成長的教育環境為目標。但很多幼兒園用小學的管理制度去要求孩子行為的現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些幼兒園把小學的規章制度以及學生行為準則原封不動的直接強用在了幼兒園孩子身上,實行統一化、整齊化、規范化的教育教學活動。
5.對幼兒評價的小學化。
在小學的教學活動中,評價主要集中在基礎知識的掌握上,衡量指標是剛性的、偏于理性的,評價方法單一,強調定量分析,大多以筆試題、客觀題為主。然而受小學教學評價的影響,現如今幼兒園對孩子是以認識幾個字、會背幾首詩、會寫什么字等量化標準做為評價標準的?!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講到"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家長均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但現實中幼兒園的教育評價主體比較單一,并沒有像綱要里指出的那樣將每個評價主體全都結合起來,教育評價仍存在著許多問題。
6.活動時間安排的小學化。
活動環節過多,幼兒的自主空間較少;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時間約束,且時間短節奏快;過渡環節安排不合理時間無形中被浪費了。
二、造成幼兒園“小學化”的原因
1.家長的教育觀。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是影響幼兒教育的最直接的因素。
2.小學的轉嫁壓力。
小學一年級課程設置較多,部分小學在幼升小時進行入學考試,以及小學對幼兒園教學認識不到位等。
3.優質教育資源稀缺。
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在是讓孩子快樂為主還是讓孩子成才之選擇后者。
4.教育財政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的制約。
我國整體的教育體制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幼兒教育,幼兒教育自身的管理體制和財政體制也會對幼兒教育產生顯著的影響。
三、克服和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幼兒教育是一項致力于未來發展的奠基工程,具有潛在效應以及長遠效應,必須改變人們對幼兒教育這種急功近利的期望,還童年給兒童。
1.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觀。
教育目標是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方式,人們應深刻認識到成績至上對幼兒創造人格過程中的消極影響,應該建立對孩子終身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目標觀,旨在培養幼兒較強的創造能力、健康的身體素質,良好的自信心,使幼兒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即在重視幼兒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之外,更應強調幼兒各種綜合能力的培養。
2.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重視個別差異。
教師應深入了解了幼兒的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等,只有了解了幼兒,才能有可能幫助幼兒實現最優化的發展,使幼兒在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提升。教師不僅要善于對孩子的外部活動進行觀察,而且要善于了解兒童的心理活動,要理智地愛每一個孩子。
3.切實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及教育教學質量。
幼兒可塑性強,模仿力強,教師的言語、行為、習慣等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是否能對幼兒實施高素質的教育,促進孩子活潑、健康地發展關鍵在于教師的素質,因此關注每個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是每個幼兒園不可忽視的問題。教師專業化水平,對于促進幼兒教育質量、提高教學水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以及教育教學科研工作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4.加強對幼兒園教育的行政監督,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
國家教育部門應該加大對幼教事業的行政監管。幼兒教育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作為政府更應該加強對幼教事業的行政監管,這是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產生的根本。幼兒園自身要制定科學的管理政策,強化質量管理。加強單位內部的規范化管理實際上就是當今社會各單位各部門所倡導的“向管理要素質”的經驗總結。無不例外的是在幼兒園工作中加強自身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幼兒園不但承擔著教育教學的任務,并且還承擔著法定的監護責任。因此如果幼兒園在管理上不規范的話,極易出現問題。
5.強化家園聯系,正確引導。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主動配合,幼兒園必須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科學的幼兒教育觀,以便能夠使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得以順利展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園通過一定的引導方式,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明確幼兒的培養方向,糾正和轉變幼兒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意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對孩子身心健康所帶來的危害。幼兒園應不定期的對家長進行培訓,加強家園溝通。
6.密切幼小教育溝通,實現科學的幼小銜接。
幼兒園要做好孩子的入學準備工作。首先,幼兒園教師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幼兒園和小學的在教室環境、生活內容、師生關系、教學方式等方面的主要差異;其次,幼兒園注意培養幼兒口語能力、傾聽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再次,幼兒園要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最后,幼兒園應做好幼兒園、家長、小學三方之間的協調。小學應和幼兒園共建良好的對等合作關系。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是一個系統整體,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連續性要求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相銜接,而這種銜接就需要真正意義上的雙方合作,而不是幼兒園單方面像小學傾斜的合作??偠灾?,孩子每成長一歲都有那一歲的意義,孩子的成長沒有速成法可言,每一項能力的發展和獲得都需要時間去逐步完成。因此,遵循規律的馬拉松式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是否輸在起點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要贏在終點。
參考文獻:
[1]王廷廷.鐐銬下的孩子——多重視角下的公辦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D].碩士學位論文,2013.
[2]沙燕.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冷思考[D].碩士學位論文,2008.
作者:張歡歡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