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建設公共資金績效審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已經在浙江、新疆、江蘇等地展開了新農村建設公共資金績效審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為公共資金績效審計積累了寶貴經驗。但是,從目前的公共資金績效審計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一些難點與問題,比如,政府財政虛報、冒領、擠占、抵扣等問題層出不窮,不僅損害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更給國家帶來了重大損失;再如,一些地方不按工程進度及時撥付公共建設資金、不按要求設置公共資金賬戶、未經批準就隨意更改和調整項目的計劃與項目資金等,都造成公共資金使用價值難以充分發揮。
1.管理主體的多頭化嚴重影響了資金績效審計。通過對一些地方新農村建設公共資金的績效審計發現,有的地方對農村建設資金的的管理較為分散,管理主體多達十幾個部門,這種“散、小、亂”的資金管理問題嚴重缺乏科學性、規范性。有的地方對資金管理和項目管理出現嚴重脫節,對于同一筆資金,管理項目的部門不知道資金的性質與來源,而管資金的部門也不知道該項目的具體內容與實施情況。在這種涉及多部門的權益分配、利益整合的情況下,要真正實現資金的整合就面臨諸多的困難,也導致資金績效審計困難重重。
2.復雜的資金管理過程嚴重影響了資金績效審計。我國新農村建設公共資金的管理涉及到很多對象,而且管理過程較為復雜,這嚴重影響了公共資金管理績效水平。比如,有的地方在新農村建設中涉及到100多個項目,公共資金投入面廣、線長、點多,嚴重分散了資金的使用,同時增加了資金的監管難度,導致資金管理績效水平低下。再比如,在公共資金的管理中,一些基礎數據經常變化,無形之中加大了對補充信息的核準難度,再加之一些工作人員工作或方法簡單,或存在一定的違紀違規現象,從而影響了資金管理的績效。
3.環境的不斷變化嚴重影響了資金績效審計。環境變化是新農村建設中公共資金使用的重要因素,環境的變化必然影響績效水平。比如,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不斷攀升,但是農民真正享受的糧食補貼增長速度較慢,有的地區甚至沒有增長,這種增幅遠遠低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幅度,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公共建設資金的效果,壓縮了農民的增收空間,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建設公共資金的績效很難返回。我國著名的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在2012年做過統計,湖南省農民種植水稻每畝的純收益僅為116.6元,扣除國家的糧食補貼109.1元,農民的實際純收益僅為7.5元。可見,新農村建設中公共資金環境的變化使得農業生產失去了優勢,嚴重影響了公共資金的績效水平,也為績效審計帶來了困難。
二、突破新農村建設公共資金績效審計難點的思考
1.著力抓好財政財務收支審計與績效審計的結合。新農村建設公共資金績效審計與傳統的財政財務收支審計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也有不同。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是基礎工作,新農村建設的公共資金績效審計是財政收支審計的提高與發展,是更高層次的國家審計形式。為此,可以圍繞兩者結合做文章,在確保做到傳統的財政收支審計真實性、合法性的基礎上,同時對被審單位利用公共資金的經濟性、效率性等進行全面審計評價。
2.著力培育復合型審計人員。由于新農村建設公共資金績效審計方式的特殊性,審計人員不僅要精通經濟管理知識,還必須掌握工程領域的知識。但是,我國審計人員大多為財經類專業人員,計算機、建筑工程、心理學、法律等復合型審計人員嚴重缺乏。因此,必須盡快提高新農村建設公共資金績效審計人員的能力與素質,使審計人員成為復合型人才。
3.著力推進事前審計和事中審計。事前公共資金績效審計可以防患于未然,能對事前發生的問題予以及時糾正,盡可能避免由于計劃不周而造成的國家經濟損失。事中公共資金審計注重的是客觀實際性與合理性。因此,對新農村建設資金績效的審計應注重追蹤戰略,全面推進事后審計向事前、事中審計的轉型。
總之,提高新農村建設資金績效審計不僅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資金管理的本質內涵,更是我國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與發展方向。只有解決資金績效審計中的難題才能充分發揮公共資金的價值,提高績效水平,為我國新農村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作者:梅敏單位:湖南省漢壽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