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務報表錯報風險成因與審計風險控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市場化經濟體制的加深,審計工作在企業日常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種不穩定因素的存在和審計工作的范圍不斷擴大,審計風險也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財務報表重大錯報的產生概率越來越大。因此當前環境下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進行評估是審計工作的重要步驟之一,受到理論因素以及實際行動的影響,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的注冊會計師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沒有足夠的認識,究其原因就是財務報表錯報產生的因素眾多并且各種因素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這給審計風險控制造成很大的麻煩和阻礙。筆者將從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形成原因出發,結合我國的經濟體制和相關政策,提出降低財務報表錯報的出現概率,為審計風險控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我國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市場化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經營權利從所有權中脫離出來,這就讓所有者和經營者不再是相同一人,他們之間往往存在著一種委托與被委托的經濟聯系,為了限制被委托人的權利,審計工作擔任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幾年各種經濟危機的爆發讓很多企業走在了崩盤的邊緣,審計工作更加顯現出其重要地位,相繼發生的便是審計內容不斷增多,審計范圍也不斷的變廣,想當然的財務報表出現重大錯報的概率也隨著提升。注冊會計師所要做的就是審計財務報表錯報風險,并且正確的評估風險水平,然后進一步的設計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審計程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審計風險,從而發揮出審計的作用。
一、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成因
1.宏觀經濟因素。
任何一個企業的運行狀態和國家的經濟形勢都有密切的聯系,如果國家的經濟處在高漲階段,那么企業的狀態也勢必朝著良好的趨勢發展,如果國家的經濟變得蕭條甚至處在經濟危機時期,企業的發展勢頭也不會那么迅猛,很有可能受到經濟影響變得發展緩慢,客戶盡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失去優勢,變得零盈利甚至虧損,最終導致企業出現財政危機。所以筆者認為,如果宏觀經濟處在蕭條階段,政府會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緊縮性貨幣政策對經濟進行調控,這一舉措會對企業的正常運作產生影響,處理不當會導致企業財務陷入困境,從而出現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
2.行業以及監管因素。
行業的發展和國家政策以及經濟走勢有很大的關系,經濟形勢良好,國家政策都某一行業大力支持,能夠提升行業市場的容量,然而限制性調控因素會讓行業的容量不斷減低,造成同行業企業之間市場競爭激烈,加上不同行業之間存在某些內在的聯系,這就很容易讓一個行業的風險轉到另一個行業中去,進而提升報表重大錯報概率;不同行業之間的監管力度也是不同的,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企業很難在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之間找到平衡,從而不斷降低運作風險。這就讓同一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對企業管理產生很大的影響。經過上面的分析,筆者認為企業所經營項目受到某些政策法律的限制、市場競爭壓力不斷提升導致行業發展前途不光明,對于法律環境的要求不斷提升,這種情況下出現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概率會提升。
3.企業的戰略因素。
企業戰略目標的選擇會因為市場形勢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不同而改變。公司一旦在經營項目中做出選擇,即在市場競爭中確定了戰略目標,也直接影響后期經營過程中的盈利大小。學者楊麗君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企業經營效益受到戰略柔性的影響力較大,但是各個維度對于財務績效和市場績效的影響和作用路徑卻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筆者以為,企業在戰略目標的選擇上沒有符合當前企業的實際情況,導致目標偏于激進,目標的設定和企業的能力存在較大出入,這種情況下會大大提升企業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出現概率。
4.內部治理因素。
這里所說的內部治理指的是企業的內部控制和治理。企業治理是對有關人員權力地監督和制衡,通過有效的治理和內部控制,能夠降低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發生概率,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更好的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幫助。有關學者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企業前三大股東如果能夠組成會計信息審計委員會能夠大大降低錯報風險,而導致錯報風險出現的最大原因是企業管理階層有關人員出現了財務舞弊事件。因此,非國有控股,股權的高度集中或者股權過于分散,外部董事比例過低,內部控制體制存在漏洞等內部治理因素的存在能夠大大提升企業財務報表錯報風險。
5.會計政策因素。
不同的企業會采用不同的會計核算準則,但是有一些準則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則屬于“錯報”。當企業財務部門的業績也預想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入不敷出不能滿足企業的財務需求時,很多管理人員會考慮到自身利益,將原有的會計準則進行改變以適應運作情況的改變,不恰當的調整會計估計所依據的假設及改變原先做出的判斷等手段調整財務業績。因此筆者認為隨意調整會計準則,導致會計政策發生改變可能會直接引發錯報風險,給企業造成損失。
二、如何加強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控制
1.提升注冊會計師的整體素質。
為了保障財務報表的準確性,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首先作為注冊會計師要提升自身素質和價值。會計師事務所在應該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其一,進行注冊會計師招聘時,應該加強對會計師的審查,保證注冊會計師的能力,質量過關,存在問題或者沒有會計師條件的人應不予錄用;其二,由于我國的法律體制不斷完善,對于注冊會計師的要求也是不斷提升,為了滿足企業的會計審計需求,會計師事務所要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后期教育,從而不斷提升他們的審計能力。我國當前經濟發展迅速,各種經濟成分組成十分復雜,伴隨著法律體系的完善以及各種新規定的產生,審計范圍處在不斷的擴大之中,所以對于注冊會計師的后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嚴格遵守審計工作準則。
會計師在工作中應該嚴格遵守審計細則,在審計之前做好嚴格的工作計劃和審計方案,按照工作細則進行審計準備,力求保障審計質量。審計開始后要對各種程序進行把關,保障程序符合規定,內容無缺漏,審計方式恰當。對于那些特殊的審計項目,應該有專門的審計方案,例如進行企業資產以及負債審計時,除了正常情況下的六要素之外,還應該考慮到財務部門應用何種核算體系,并且加強對于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進行調查,實現審計的完整性。審計小組中要安排審計組長,對于每個組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如果審計的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應該及時指出并且提出改正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審計風險的發生概率。
3.完善相應的保障制度。
只有具備一定的保障制度,在發生審計風險時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才能夠有足夠能力進行承受。當前很多會計師事務所采用的是審計風險基金制度,這種制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審計風險壓力,但是仍然不能夠完全解決這一問題,因為每個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基全積雙存在差異,因此還是有可能出現實際承擔的賠償大于基金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風險,會計師事務所必定會造成巨大的打擊。對此,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在這一方面應該向國外汲取經驗,建立健全風險責任保險制度,從而適應市場化經濟體制的發展需求。
4.注冊會計師工作保持獨立性。
注冊會計師的工作特點就是要保障審計的獨立性,不允許有其他因素對審計工作造成干擾,因此可以認為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的靈魂,注冊會計師和被審計企業之間應該只是單純的委托關系,不允許存在利益牽扯。同時一個合格的注冊會計師應該對一切都持有懷疑的態度,嚴格遵守相關規則參與審計,在工作中持有一顆超然的心,這樣審計工作中的風險將會大大降低。
參考文獻:
[1]楊路,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形成路徑研究[J].新經濟,2016(01).
[2]李紹杰.防范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3(12).
[3]李春芳.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2).
作者:楊巍巍 單位: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遼寧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