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群眾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與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構建和諧社會的條件是良好社會文化建設,在社會文化建設當中,廣大人民群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群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的基石,只有搞好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才能推進人民群眾知識文化素養的普遍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提高可以更好的推動社會和諧、社會文明。本文分析了群眾文化的傳播與作用,動員群眾積極的學習,使群眾能夠在集體活動中感受到快樂,并在集體活動中培養才藝,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讓群眾在閑暇時間可以參與社會藝術活動,更好的傳播我國優秀文化,把傳統美德、道德文化、小事情大道理利用藝術表演形式來傳播出去,運用多種有效方法來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好的實現國家社會和諧的局面。
關鍵詞:群眾文化;和諧社會;作用
一、群眾文化的優勢
(一)加強群眾文化的建設,豐富群眾精神生活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使人們群眾的生活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提升之后,就會有個人的追求與理想,在文化知識和藝術審美方面都會有不同的追求。社會群眾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人們的思想就會更加開放,更積極的去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就有了個人的理想與追求,(比如,求知、求樂、求美)。人們群眾在工作之余就用組織一些集體文化活動,從而使生活更加豐富趣味。人們群眾把傳統單一的文化表達形式向多元化創新型發展,把自己的興趣轉化成為多樣化的文化綜藝活動,從而豐富社區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各種活動中獲得快樂。群眾文化可以用豐富多樣的形式來表現傳統文化的美,通過文化傳播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使群眾在娛樂中團結一心,追求更美好的明天。(二)加強群眾文化建設,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群眾文化可以是群眾自發的組織的活動,可以是為了表達對祖國的贊美和熱愛,也可以表達自己歡樂的心情,從而使社會呈現一片歡樂、平安、祥和的景象。群眾文化活動中人們用舞蹈、樂器、歌聲表達了對社會和生活現狀的一種贊美,表達了內心喜悅、興奮的一種心情,是人們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是群眾精神的依托與支撐。群眾文化是人們自己組織的有意義的活動,不僅可以促進社會和諧,還能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讓人們的精神得到充實,思想得到凈化和提升,更好的為社會發展做更大的貢獻。(三)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弘揚優秀傳統群眾文化具有可塑性,在國家和諧政策的帶領下,社會發展可以向精神文化方面發展,帶領人們群眾創作一些優秀文化傳播作品,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等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熟知,利用經典傳誦的歷史故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從而感染更多的人,增加人們群眾民族自豪感和國家社會凝聚力,更好的促進社會和諧、繁榮昌盛。群眾文化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沒有特定的模式,可塑性比較強,為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而開展的各式各樣的活動,從中提升群眾的思想意識,讓群眾思想覺悟提高,每天都能通過學習進步一些。在國家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精神文明建設和業余文化生活一定能不斷的實踐,使老百姓過上更加舒心的生活。
二、群眾文化發揮的作用
(一)不斷提高國民整體文化素質群眾文化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群眾的思想覺悟,使人們群眾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每個群眾都有個人的道德標準,能夠自我約束和實現自己的價值。在人們群眾自我學習文化知識的各項活動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提高民眾的個人素質,從而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播和發揚,為社會文明做貢獻。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蘊含著很多的道德思想與精華,通過文化的熏陶,人們群眾的整體素質都提升了不少,使整個社會的文明和風氣更好,社會群眾擁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更好的實現和諧社會,使人們群眾的精神風貌更好,每天的精神狀態更佳,更好的提高國民整體文化素質。(二)普及終身學習的理念群眾文化能夠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群眾文化方便人們之間進行交流,在集體的活動中增長經驗和知識能力,人們群眾自發的組織各項學習娛樂活動,從而在交流活動中提升自我,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人們群眾在終身學習的思想理念下,努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從而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良好的群眾學習氛圍中,使終身接受教育理念更加普及。(三)調節群眾生活的日常群眾文化能夠增加人們的精神追求,讓群眾的不同情感在娛樂文藝活動中得到宣泄,人們在豐富的娛樂文化環境中,不僅能夠提高審美素養,還能實現自我價值,在良好的文化氛圍當中,感受美、熱愛美、創造美,充實人們群眾的精神需求,讓人民群眾在生活中感受到社會和諧發展帶來的富足安康。人民群眾根據住宅劃分區域,一個區域當中生活的居民,組織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文化活動,從而豐富群眾的生活,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有滋有味,人們在參與社區活動中學習到知識,豐富文化精神生活,將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和煩惱統統的忘掉,起到調節群眾情緒、營造歡樂和諧氛圍的作用,更好的幫助人們消除工作生活中的煩惱,調劑人們的精神,讓人們在參加娛樂文化活動中感受到快樂和喜悅,從而調整心態,將更飽滿的激情投入到生活工作中,使生活更加的精彩。群眾文化活動中組織參與者樂觀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能夠更好的調動群眾的學習行動,讓人們在良好的學習環節氛圍中參加學習。良好的娛樂活動還能調節身心,使群眾在勞動之后享受娛樂的快樂,從中思想得到放松,情緒得到調節和抒發,將心中的不愉快和矛盾進行調和,消除人們的消極心理和隔閡,使集體在一起更加團結友愛。
三、群眾文化的重要內容
第一,群眾文化的大力建設,不僅能夠提高全社會公民的文化素質,還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讓基層群眾不斷的學習和提高,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和諧,使群眾的文化知識水平不斷提高,維護社會的穩定并積極開展政治文化建設活動,通過各項有意義的活動宣傳優良傳統美德,感染更多的人民群眾,端正和培養高素質的人民群眾,使他們的思想更加崇高,在不斷的學習中完善提高文化水平,建立健全的社會價值觀,明確社會公民需要履行的職責和義務。第二,群眾文化建設需要以人民群眾作為工作的重心,切實的關心人民群眾的需要,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精神需求,從多個方面組織多樣化的文化藝術類活動項目,從而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組織愛好文化文藝的群眾們積極的搞好文藝創新創作,更好的宣傳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并在表演活動中獲得自信與快樂,為群眾提供各種豐富的娛樂文藝活動,共同來構建和諧的大家庭。群眾文化組織活動領導者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組織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讓人們在愉快的活動中展示自我,不斷的學習和提高,在快樂的文藝節目以及表演中,充分的展現自己的才華,使群眾在文化表演活動中,提高思想道德和審美能力,使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思想得到升華。第三,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幫助基層群眾樹立科學發展的觀念,使群眾的思想與社會發展觀保持一致,更好的促進社會創新型發展。人民群眾個人素養提高之后,對于社會的人口、環境、能源、污染等問題都能積極關心,并能自律管理自己的行為,更好的與社會共命運,為國家社會更好的出自己的一份力。群眾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能夠更好的促進社會的文明發展,使群眾文化建設起到協調文化、政治與經濟從而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
四、構建和諧社會中還存在的問題
(一)群眾調研工作作用在對群眾文化展開調研時,需要到基層去了解群眾的文化活動動態,并從中做好輔導,幫助進行藝術創作等,一些文藝活動的素材可以取自群眾真實的生活,根據群眾的要求來輔助群眾創作新作品。調研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為群眾提供幫助時,需要結合群眾的喜好,創作一些接近生活、易懂的傳播文化的作品。創作完成的作品還要回歸到農村中去演出,去聽取群眾的各方面意見,從而總結經驗,更好的創作更高藝術和文化水平的優秀作品。縣級文化館要積極的組織各縣研討文化工作的開展方向,就各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為做好進一步的改進而討論,更好的為藝術作品題材和思路進行方向的確定。(二)豐富的文化傳播交流活動在各縣、鎮、村積極的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加強農村文化的建設步伐,讓廣大的老百姓能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從而更好的發揮文化館的功能作用。縣文化館要深入到基層當中,舉辦特色的群眾文化集體活動,促進社會的文明與和諧。1.農村有特色種植的鎮村,可以開展主題旅游觀光消費活動,利用文化活動來打造特色品牌,讓更多的人參與關注開型文化活動,從中傳播積極的文化能量。比如:桃花相親文化交流大會、草莓采摘品嘗大會等等這一些,通過各種各樣的文化交流活動,使文化得到傳播,促進人們之間的交流溝通,把好的優勢發揚出去,借鑒他人好的管理和學習方法,不斷的提升知識和技術水平,使人們群眾過上優質愉悅的生活,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2.文化活動還可以組織一些評選,文藝匯報演出活動等,增加人們的生活樂趣,讓社區人們都積極的參與到社會文藝活動中,比如:廣場舞大會、健身操比賽、家庭才藝大賽、節日表演等。通過豐富多樣的社區活動,組織小的活動范圍內群眾積極的生活和娛樂,共同構建整個社會積極的生活的勞動狀態,活動內容多種多樣,與文化、娛樂、藝術有關的都可以,社會各界的人民群眾都可以積極參加,從而把文化文藝活動辦得有聲有色。(三)文化館輔導作用文化館需要對群眾中領導成員進行培訓和指導,使文化業余組織領導人員具備較為專業的能力,從而帶領人們群眾更好的組織文化活動,培養群眾當中的藝術人才,更好的幫助有能力的人快速成長,使其具備文化文藝的引導和組織作用,更好的為群眾服務,促進社會的和諧、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文化館需要開設老年養生操、少兒舞蹈、美術繪畫、樂器彈唱、書法表演等各式輔導班,更好的輔助文化藝術的開展和發揚,文化館還要定期區域內的組織單位進行查看,了解文化工作者的教學情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從而更好的培養出文藝骨干人員,帶領小區、鎮村群眾積極的鍛煉和學習,通過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為群眾增加幸福感,讓他們感受到國家的關心支持,感受到社會集體的快樂。
總之
我國是人口大國,社會的和諧發展與廣大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社會基層群眾是社會群體中最多的人員,所以,搞好基層文化與和諧,組織各類娛樂藝術活動,成為構建和諧的必然之路。我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需要大家一起的努力,需要國家認識到社會和諧的重要性,通過各方面管理與支持,建立服務群眾的公共文化活動設施,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讓他們通過娛樂和學習提高群眾的綜合素質,在精神文化和藝術交流活動中,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讓他們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升思想意識,培養群眾終身接受教育、陽光積極的生活態度。
參考文獻:
[1]盧曉星.論和諧社會下的群眾文化建設.群文天地.2012(6)..
[2]劉瓊華.文化全球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3).
[3]胡守勇.關于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云南社會科學.2010(6).
作者:陸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