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培養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對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意義
1.1市場經濟發展中對高職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隨著市場經濟優勝劣汰機能的完善,職場對人才的要求規格日益升高,不再單純唯學歷選人,而是注重提升內涵,即人才的能力、職業道德和價值觀?,F代職場選人、用人的標準也逐漸定位于職業核心能力的高低。
1.2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和實現素質教育新突破的迫切需要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文件強調,要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界對此正進行深入研究,但缺乏系統的實踐。因而加強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研究是準確定位人才培養規格、改革能力培養內容和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迫切需要。
1.3培養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對個人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終身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職業教育首先要重視職業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在對自身有正確認識的基礎上,明確職業方向,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職業技能,最終成為全面發展的現代職業人,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能夠在工作崗位中穩定、高效發揮自身優勢,逐步修正職業規劃,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因此,培養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
2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貴在實踐
高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人才群體,是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促進社會積極快速發展,實現民族振興的重要群體,是提升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力量。加強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是整個社會的共同參與的最終目標:其中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達成共識,需要高職院校擔負起引導職責,更需要學生自身有著明確的目標、強烈的主觀意愿,身體力行的參與,在實踐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修養及通用職業能力。
2.1圍繞核心能力提升為中心改革課程體系高職在進行課程體系改革中,要圍繞學生核心能力提升為依據,從市場需求出發,培養崗位需求的人才,抓好專業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掌握專業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術;同時增加課程安排上向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傾斜,適當增加相應的課程數量和課時數。還要引導高職學生抓住機會,積極投身課程學習實踐,提升個性發展空間。
2.2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設置職業核心能力的課程,進行職業技能的培訓。首先,以人為本,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全面提高,人文素養與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心理素質與人格品質的完善;其次,課程設置中要注重職業意識的灌輸,將職業核心能力滲透在專業課程教學之中,潛移默化勝過枯燥說教式教育;再次,結合校內實訓、企業實習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職業技能的培訓,避免紙上談兵。
2.3以就業為導向,積極開發社會資源,高職院校與企業做好產學研結合,搞好校企合作,從企業聘請專家進課堂,讓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實訓。學校與企業的這種“零距離”,一定會培養出讓企業滿意、讓社會滿意的畢業生。而且學生也會更快適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更快完成“學生——職業人——社會人”的轉化。
2.4踴躍參加各級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也是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高職學生應踴躍參加志愿者活動、課題調研等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歷”與“練”,提升面向社會發展、面向經濟建設、面向行業需要的能力,使自己在未來的職業活動中更具有競爭力。
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這不是一個新話題,但卻是高職院校必須嚴肅認真對待,急需解決的問題。高職教育要突破發展的瓶頸,就要重視學生的社會需求度,只有培養出能為社會所需、能為社會服務、能為發展做出貢獻的有用人才,高職院校才會可持續發展。所以高職教育者,要緊緊圍繞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這個中心工作,去研究、實踐、總結經驗。
作者:朱琳琳馬立麗單位: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