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色彩在建筑環境中的可行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建筑環境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自然環境和建筑實體在形式、材料、色彩等方面特征的綜合反映。在各種環境(包括建筑物)中色彩又是最引人注目的要素之一。它既反映建筑環境的形式美;又可創造出具有城市特征或個性的城市環境,大自然的色彩變化萬千,豐富多彩,各種色彩通過視覺反映到人的頭腦,作用于人的感情,人就在日常活動中體驗著色彩變化帶來的心理上的感受,因此色彩也就成為建筑環境和建筑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色彩產生的心理效果
城市中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與建筑環境是城市環境構成中的客觀條件,這些環境以其豐富的色彩作用于人的情感。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由于社會、政治、文化、信仰、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對色彩的喜好是不盡相同的;而人在對景觀色彩的鑒賞過程中隨時間、地點以及鑒賞的年齡、興趣等的差異,所產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美國大部分青年學生偏愛白、紅、黃、.綠色,英國男子大部分愛好青、綠、白、黃、黑色,婦女則比較青睞綠、青、白、紅色,紅色是血與火的顏色,在東方和中國各民族眼里它象征著喜慶、吉祥、熱烈和幸福。在大自然中,雪地、冰山的顏色使人感到寒冷,太陽、簧火的紅色使人感到溫暖,海水的藍色使人感到涼爽,色彩繽紛的草地使人感到心曠神怡,色彩除了上述的感覺外,它的另一個心理感覺是重量感。它以色彩明度影響較大,明度低的感覺重,明度高的感覺輕,色度高的暖色感覺重,色度低的冷色感覺輕等等。這些都是人們對自然色彩的一種心理反映,應該說顏色本身是沒有表情的,但是它卻可以折射人的情感,這是由于人的實踐經驗,常常把顏色與相應的事物加以聯想,從而產生共同的心理反映,特別是從事造型藝術創作的人,對聯想就更為敏感,我們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反映,把它應用到建筑室內外設計及城市其它景觀設計當中,運用各種各樣的色彩,使人們在遠離自然環境時,也能在人工的色彩環境中聯想、記憶,猶如生活在大自然當中。
二、色彩的審美
就建筑物而言,它的美是由形式美、材料美、色彩美三種因素構成,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體,然而色彩又有著先聲奪人的氣勢,一種顏色,無所謂美丑,只有在周圍環境及其它顏色的相互配合下,才能體現某種色彩的美麗。即使采用相同的材料、相同的色調,而應用位置,色彩搭配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它可以產生華麗、樸素、典雅、明快的效果,也可以產生憂郁、悲憤、沉悶不快的感覺,而且,色彩美在于色彩關系的恰到好處又是在對比與協調中加以體現。色彩的審美是一種極其復雜的因素,從視覺和心理感受這一角度來看色彩的對比、協調是色彩美的重要原則。因此,生活中人們又是以視覺感覺來談色彩美的是與否的問題。因此,滿足色彩視覺的需要就成了色彩美的重要內容。
三、色彩的應用
在建筑環境的創作中,色彩是編織和傳遞情感的重要因素,這一點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建筑造型、建筑環境設計的過程中,色彩必須要服從整體的構成關系,這就是說關鍵要處理好環境、建筑、色彩的關系,以及人工物體與自然環境的協調,色彩與造型必須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共同為創造完美的建筑造型服務。1色彩心理效果的應用色彩心理效應,實際上是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應。色彩心理效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聯想,即人們看到了一個色彩或一組色彩時常想起與該色彩相聯系的事物。在城市空間中,色彩的表現往往勝過于形狀,特別是對空間的環境氣氛有更大的作用,它會激起人們的情感反映。設計中經常利用色彩的這一特點進行城市環境及建筑設計。如在體育建筑前的各種景點,包括紅色環境中增加刺激性,使人的心跳加快、興奮,從而產生高昂的情緒。相反在藍色環境中,給人以安靜、寂寞感,它能使人的心跳減慢,因此,在不同的環境采用不同的色彩會增加人的注意力。同樣的建筑色彩是根據建筑不同的使用功能以及色彩本身的性質而進行設計的。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方的氣候條件相差懸殊,建筑采用的色調也完全不同,在南方建筑多彩用冷色調給人帶來輕快,涼爽的感覺;在北方,絕大多數建筑多采用暖色調,給人一種柔和,溫暖的感覺,建筑設計師們還利用色彩的重量感為建筑設計服務。在空間處理中,為了達到穩重莊嚴的空間氣氛,而采用重的色調。為了達到輕快、寧靜的空間氣氛,采用輕快色調。建筑立面設計中,上部常采用淺色調,下部采用深色調,給人以穩重挺拔的感覺。2.色彩對比原理的應用兩種以上的色彩放置在一起,就會顯示出差別,這就是色彩的對比,一個成功的色彩設計,往往是對比要素的妙用,從而創造出一個完美的禮堂環境,但對比變化過于激烈且缺少聯系時,就會感到雜亂,要使變化中有節奏、有序列,有關系時才會產生協調,如城市小區規劃在色彩選擇和運用中,常以淺色為基調,宜簡不宜繁,宜明不宜暗,宜淡不宜濃。但對于建筑人口,建筑小品,標志牌等一般采用較重的色調,用建筑學的話來說:采用“跳色”,目的是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吸引過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也為城市環境增加了光彩。建筑環境設計雖然有些常常是令人不滿意的,色彩搭配比較死板,看上去一片寂寞,但如果稍加處理就會變得有生氣,如某水庫上游,一岸是建筑,另一岸是林木茂盛,聯結著綠色的山峰,建筑主色調是灰色,和環境形成了一個以灰、白色為主的空間環境,雖然比較協調,但過于安靜,沉悶。為了改變這一環境,設計師經過構思在建筑物的屋頂上設計了幾個紅色裝飾亭子,這樣一來這個環境“活”了,“萬綠叢中一點紅”,小小的幾個亭子,拯救了這個環境,用色彩原理來解釋,那就是紅色的享子在這個環境中填充了所缺少的暖性色素,這種添上一點,活了一片的做法是一種常用的設計手法。3.色彩和諧原理的應用所謂色彩的和諧,是指當兩個以上被組合的顏色作用下人的視覺。在建筑造型中,可以用色彩和諧手段,來加強對建筑形體的表現,用色彩的冷暖、明度和暗度等增加建筑主體感和空間感。在我國古代建筑中,就具有了優秀的色彩造型傳統,傳統風格是傳統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精華和象征符號。我國古建筑的金黃色硫璃瓦大屋頂與黑綠深藍色檐口斗拱,形成了建筑空間明暗,虛實的對比效果,進而增加了建筑的表現力。色彩和諧的原理還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室內外設計當中,現代建筑風格,符合人們現代生活的節奏,有著明顯的現代生活氣息,它的色彩形式追求明度,對比所產生的效果,用色精煉,簡潔并體現材質本身所具有的色彩來構成色調。比如大型商業建筑室內色彩設計,在這類空間中色彩設計就圍繞突出商品為主,由于商品都具有醒目而跳躍色彩,眾多的商品匯集在一起時,就會產生一個色彩的海洋,為了統一和襯托這些跳色,商場空間界面的主色調往往采用調和色,黑,白、灰或純度較低的色彩為主,配上花樣繁多的燈具,不銹鋼裝修的自動扶梯及金黃色的樓梯欄桿,扶手穿行其間,整個空間給人以明快,華麗,高雅的感覺而富有時代感,恰當地處理了商品,室內空間色彩的對立統一關系,調和與對比是自然色彩本身具有的客觀規律,裝飾色彩的整體效果要求就是在客觀規律的基礎上,選用多種形式,采用多種手法,發揮特性,創造多樣化的作品。世紀更迭,時展對人們的生活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更多地追求田園風情,講究生活的質量,提倡反樸歸真,在裝飾設計中應用了大量的天然材料,室內色彩更是趨于樸實。如南方某賓館大堂,五層共享大廳上部是淺藍色玻璃屋頂,陽光透過玻璃頂直射到大堂中央,圓形水池內迭石造景,一顆古樹枝繁葉茂,在陽光照射下,投向墻面斑斑影子。大堂以白色為基調,墻裙采用長短相同,直徑為8到10厘米的樹干做裝飾,配以淺色調的燈光和壁畫,整個環境充滿生機,使人們有著回歸大自然之感。
四、色彩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對生活環境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師在設計中已注意到了這方面的問題,在建筑室內外設計的方案階段就有了色彩想像圖(效果圖),但是由于一些建筑師對色彩的學習與研究不夠,在色彩運用中存在著三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色彩設計只注意建筑單體,忽視了建筑環境,使選擇的色調與周圍環境不協調,二是建設單位自行其事,色彩選擇隨意性大,有時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沒有買到設諱獅選擇的色彩,就隨意用另一種色彩代替。結果完全違背了建筑的意圖。三是色彩選用的過多,雜亂無章,沒有藝術修養。如某小區人口處,背景是淡色基調的墻面,筆直的道路兩邊種植了低矮的花樹,小圓形廣場中央,噴水池內環抱著一個重色的雕塑,整個環境非常幽雅、協調。可好景不長,建設單位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在白色墻面上涂上了五顏六色的“大花臉”,把協調的環境完全破壞了。根據上述幾方面的原因,建議:1.色彩在建筑設計中一定要貫穿始終。因為由于設計思想的改變,新材料的出現,修改設計,追加遺漏色彩等原因,現場的色彩設計直到竣工為止仍會繼續不止。2.建筑師不但要研究建筑色彩,還要掌握各種材料的質感,用來增加建筑環境及建筑本身的藝術感染力。3.無論什么樣的色彩設計,色調都不能單一。色彩單一使環境失去了生機。同時,也要特別注意,色彩的變化應在協調的基礎上進行。綜上所述,人們的物質需要在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工藝在不斷進步,新型的帶有色彩的建筑材料的不斷出現,對城市環境,建筑設計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建筑色彩將隨著前進的潮流向新的領域演變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