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礦山安全生態環境發展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礦山開發的安全與生態環境問題
統計表明,70%的農業生產資料和80%的工業原材料都來自于我國的礦產資源。在我國已有近200個城市的支柱產業依賴礦產資源的開發,帶動力龐大的就業人數,發生的經濟額度高達數千億元。隨著礦產資源的高強度和大規模開發,礦產資源儲量逐漸減少,很多礦山已經進入深部開采,很多已經或是正面臨資源枯竭而關閉的狀態。由于高新技術和礦用設備的飛速發展,現代礦產資源的開發呈現出新的安全生產與生態環境的難題:
(1)礦產資源的開發是一種高風險行業
露頭礦山的開發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地下礦山容易發生塔防、突水、火災、巖爆、礦產資源自燃等重大傷亡事故。金屬礦山開發過程中會產生粉塵、輻射、噪聲等污染,給工作人員帶來多種職業疾病,且致死致殘率高,危害人數眾多。
(2)礦產資源大規模、高強度開發后
破壞了礦產所處巖體的應力平衡狀態,應力發生變化和轉移,在此過程中采場圍巖發生位移、破壞,甚至發生巖爆、滑坡等動力災害。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礦產資源開發的動態變化,動力災害發生的機理難以掌握,災害預測的難度很大。因此,礦山的安全開發成為研究的重點。
(3)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會面臨一大危害
高溫帶來的熱害,部分礦山的開發已經出現較為嚴重的熱害問題,而且隨著礦產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高溫環境下,作業難度大,甚至無法作業,另外,對人身的傷害也十分嚴重,導致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現熱暈、中暑,嚴重時會使神經中樞系統失調。
(4)礦產資源的開發
生產了大量的污染物,主要有廢水、廢氣、粉塵、酸性水和重金屬有害元素。
(5)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
地表會被破壞、水土流失、山石裸露,嚴重破壞了礦山和周圍的生態環境,比如植被減少或消失,地下水系統被破壞,大氣被污染,礦山排出的大量廢土、廢石和尾礦,占據了大面積的土地,往往使礦區成為不毛之地。因此,實現礦產資源的安全高效、綠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建立礦產資源的安全開發創新系統,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經濟價值。
2礦山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礦產資源開發的活動主要包括:采掘、選礦和冶煉等。隨著礦業的發展,各類礦山活動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眾多。
2.1采礦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采礦是重要的資源開發活動,可分為煤礦類和非煤礦類的開發,能源礦產和非能源礦產的開發等。在礦產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對土地、山體、植被的破壞是十分嚴重的;另外,在礦產資源的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尾礦、矸石等廢棄物中,一般含有酸性、堿性、有毒有害等成分,污染山體或土壤;在礦產資源的開發過程中,還產生粉塵、廢氣和毒氣等,對大氣造成重大污染。
2.2選礦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選礦是礦產資源開發活動及礦產品生產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又稱為“礦物加工”,是對開發的礦產資源中有利用價值的礦物提純、改性的過程。選礦是按照礦產資源可利用價值的大小,按照從大到小的原則,對礦產資源進行選擇、處置的過程。在選礦準備階段,礦產資源及原料堆放要占用土地,對地表及地下產生不同的污染;在選礦工藝流程中,礦產資源粉碎過程中,會產生的粉塵、有害氣體等。因此,選礦活動對土地、空氣和地下水產生多種污染,破壞了生態環境。
3實施生態環境工程的對策與措施
3.1加強礦山生態環境倫理與文化建設
礦山生態環境倫理與文化建設是礦山實施生態環境工程的前提。礦山生態環境倫理,是指礦山企業在處理生產經營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關系時,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實踐的總和。礦山經濟作為社會經濟的基礎,隨著礦山的飛速發展受到重視。礦山企業為了一定的經濟利益,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利益。歸根結底,是發生了生態環境倫理危機。因此,面對礦山的粗放型發展,應該反思,應該重新建立并重視生態環境倫理準則,構建生態環境文化,尤其構建以“良心、良知、良能”等良善價值觀為導向的倫理與文化體系,確立科學的發展目標、規劃與路徑。
3.2制定科學的礦山生態環境規劃
礦山企業生態環境規劃是從其自身生存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企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按國相關家政策法規對企業生態環境系統進行科學定位、優化,形成制度,以保證發展目標的實現。對礦山企業進行科學的生態環境規劃必須做到以下要求:
(1)明確礦山企業生態環境規劃的目的、目標、意義。
(2)廣泛收集企業所在地區地理、地質、氣候、人口、交通、當地的礦山企業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制定礦山企業中長期生態環境規劃,重視生態環境規劃方案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
(4)積極推進生態環境倫理宣傳與教育,嚴格執行生態環境規劃,使生態環境規劃落實到位。
(5)在礦山企業生態環境規劃制定與實施過程中,企業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形成長效機制,調動廣大員工及利益相關者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4結束語
由于礦產資源的開采技術條件越來越復雜,礦產資源的開發工藝和技術多種多樣,各礦山企業發展不平衡,我國礦山安全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問題一直存在,資源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很多科學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因此,礦山企業高度重視并實施礦山安全生產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無論對礦山企業自身,還是對社會,對生態環境都具有長遠、重要的意義,具有較高的經濟潛力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實施生態環境工程,履行生態環境責任,對樹立“生態環境中心主義”的倫理觀具有宣傳和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有利于提高礦山企業的生態形象,促進礦山企業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作者:王楷 單位:貴州省煤礦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