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數學實驗教學改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驗,自主探索與各種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見,開好數學實驗課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地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數學實驗;學習;探索
數學實驗是當今世界各國競相研究的一個新興課題。我國在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的推動下,也正進行著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這些研究側重于高等數學方面,對中學數學課程鮮有提及。這不利于中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繼續深化和有效實施,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中學數學教師積極投入其中,擁抱新理念,不斷地去研究、探索、創新。
數學實驗是指為研究和獲得某種數學理論,驗證某種數學猜想,解決某種數學問題,在指定的實驗條件下所進行的一種數學探索活動。其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動手,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從實驗中去學習、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通過探索、發現、思考、分析、歸納等思維活動并最后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興趣。
在數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怎樣去把握好一些關鍵性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數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數學實驗教學中的師生角色
數學實驗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動手,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和啟發學生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學生仍然處于主體地位。這與新課改的理念是相吻合的。
二、數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應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1.具有層次性和靈活性。不論是從心理學角度看,還是從實際出發,人的發展是有差異性的。所以,我們在進行數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發展的差異性以及所設計的問題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2.具有開放性和探索性。設計開放性、探索性的數學實驗問題,是為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泉州東湖公園有一塊長12米,寬8米的矩形花圃,噴水嘴安裝在矩形對角線的交點上,現計劃從交點引三條射線把花圃分成面積相等的三部分,分別種三種不同的花(不考慮各部分間的空隙),請你通過數學實驗進行模擬設計,并計算,再設計方案,根據你的設計方案回答出三條射線與矩形有關邊的交點位置,并和同小組的其他同學討論。這樣設計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數學實驗問題,能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索,體驗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樂趣。
3.具有多樣性和可操作性。數學實驗活動的過程就是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實驗活動中的問題設計應具有多樣性,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實驗、查閱資料、開辯論會、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方式來完成實驗。例如,在學習“儲蓄”內容時,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社會調查,走訪附近的銀行,了解利息的計算方法,理解什么是個人所得稅,該怎么進行計算。在學習“數據與統計”時,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收集資料,比如收集家庭的日常開支情況,然后繪制成統計圖表,為家庭開支出點子,增強學生的理財觀念。
因此,我們要充分重視數學實驗活動的問題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等活動,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多種不同的思路,不同方法的碰撞,從而迸出絢麗多彩的思維火花,產生共鳴。
三、數學實驗應注意合理的選題
是藥三分毒。數學實驗課不是萬能的,它同樣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并不是每節數學課的教學都可以用實驗的形式進行組織的,有些內容在教學時,不適合被設計成數學實驗課。例如,方程和方程組,不等式和不等式組,分式,函數等等。雖然也可以設計成數學實驗活動課,但效果比起用其他的新課改方式進行教學要差得很多。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展數學實驗課時應充分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然后有的放矢地選擇合理的課題,從而設計出一節成功的數學實驗課。
總之,數學實驗課的最大特點是努力啟發學生的思維,推動學生去動手實驗,自主探究、實踐和體會數學創造性思維,充分地發揮傳統教學所無法替代的推動作用。我們教師應該時時關注中學數學實驗的發展,學習新課改的先進理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使新課改結出喜人的碩果。
參考文獻:
[1]李尚志.數學實驗[M].高等教育出版,1999.
[2]蔡海濤.數學實驗教學中問題設計的策略[J].福建中學數學,2008,(9).
[3]邵美燕,王盛浴.數學實驗案例分析[J].初中數學教與學,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