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數學教學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數學教學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創造性思維又是數學思維的品質,是未來的高科技信息社會中,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開創性人才所必須具有的思維品質。本文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出了一些見解。一、在數學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創設一定的思維情境,巧設懸念,使學生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誘發學生的創造欲。二、要啟迪學生的直覺思維,學生大膽猜想,發現結論,培養學生的創造機智。三、通過數學教學中的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等變式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直覺思維;發散思維
數學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的核心,數學中的創造性思維又是數學思維的品質。創造性思維具有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具有求異性、變通性和獨創性。這里的“獨創”,不只是看創造的結果,主要是看思維活動是否有創造性態度。創造性思維是未來的高科技信息社會中,能適應世界新技術革命的需要,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開創性人才所必須具有的思維品質。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結合自己十幾年教學實踐,談談在數學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1創設思維情境,誘發學生的創造欲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產生和發展,動機的形成,知識的獲得,智能的提高,都離不開一定的數學情境。所以,精心設計數學情境,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亞里士多德曾精辟地闡述:“思維從問題、驚訝開始”,數學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化過程。好的問題能誘發學生學習動機、啟迪思維、激發求知欲和創造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由遇到要解決的問題而引起的,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思維過程,創設思維情境,使學生在數學問題情境中,新的需要與原有的數學水平發生認知沖突,從而激發學生數學思維的積極性。
2啟迪直覺思維,培養創造機智
任何創造過程,都要經歷由直覺思維得出猜想,假設,再由邏輯思維進行推理、實驗,證明猜想、假設是正確的。直覺思維是指不受固定的邏輯規則的約束,對于事物的一種迅速的識別,敏銳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質理解和綜合的整體判斷,也就是直接領悟的思維或認知。布魯納指出:直覺思維的特點是缺少清晰的確定步驟。它傾向于首先就一下子以對整個問題的理解為基礎進行思維,獲得答案(這個答案可能對或錯),而意識不到他賴以求答案的過程。許多科學發現,都是由科學家們一時的直覺得出猜想、假設,然后再由科學家們自己或幾代人,經過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懈的努力研究而得以證明。如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等。因此,要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就必須培養好學生的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而直覺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應予以重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直覺猜想不要隨便扼殺,而應正確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說出由直覺得出的結論。
3培養發散思維,提高創造思維能力
任何一個富有創造性活動的全過程,要經過集中、發散、再集中、再發散多次循環才能完成,在數學教學中忽視任何一種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是錯誤的。發散思維是一種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多方面尋求答案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發散思維富于聯想,思路寬闊,善于分解組合和引申推廣,善于采用各種變通方法。發散思維具有三個特征: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加強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對造就一代開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數學教學中可通過典型例題的解題教學及解題訓練,尤其是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及多題歸一等變式訓練,達到使學生鞏固與深化所學知識,提高解題技巧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獨創性的目的。一題多解,培養學生求異創新的發散思維,實現和提高思維的流暢性。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多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開拓解題思路。使不同的知識得以綜合運用,并能從多種解法的對比中優選最佳解法,總結解題規律,使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使思維的發散性和創造性增強。一題多變,培養學生的轉向機智及思維的應變性,實現提高發散思維的變通性。把習題通過變換條件,變換結論,變換命題等,使之變為更有價值,有新意的新問題,從而應用更多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獲得“一題多練”“一題多得”的效果。使學生的思維能力隨問題的不斷變換,不斷解決而得到不斷提高,有效地增強思維的敏捷性和應變性,使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和發展。多題歸一,培養學生的思維收斂性。任何一個創造過程,都是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的優秀結合。因此,收斂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學生收斂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而多題歸一的訓練,則是培養收斂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很多數學習題,雖然題型各異,研究對象不同,但問題的實質相同,若能對這些“型異質同”或“型近質同”的問題歸類分析,抓共同的本質特征,掌握解答此類問題的規律,就能弄通一題而旁通一批,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而擺脫“題海”的束縛。動手能力,舉例說明,教學內容有圖形拼組的課程,其中有關于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的問題。在講解概念后,結合課課堂所學內容,給出一系列的動手型的例題:(1)剪一個長方方形;(2)利用長方形紙做筆筒;通過這種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堂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動手能力,對學生綜合的培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4結語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應盡力體現在思維情境的創設、啟發性問題的提出、學生創造性思維興奮點的捕捉等方面。通過導趣、導思、導法,使學生多動、多猜想、多發現、多“創造”,用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培養出一代具有創造精神的學生。
參考文獻
[1]郭全敏.正確把握小學數學的教學特點[J].小學時代(教師).2012(01).
作者:吳國君 王鳳華 單位:吉林省鎮賚縣莫莫格蒙古族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