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體育學困生轉化對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前言
初中階段是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關鍵時期,也是青少年生長發育、增長知識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思維活躍,情緒偏激,好學求進,但組織紀律性較差,自控能力也較差;有創新意識,接受新生事物快,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艱苦奮斗精神。因此,體育鍛煉對這個年齡的學生來說顯得非常困難,他們被冠以體育學困生的名字。
2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2.1初中體育學困生的心理特征
體育學困生就是指在生理、心理、年齡等相應的水平領域中,對及時掌握和達到體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在體育品德和運動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與體育教學不相適應,要完成體育學習任務有較大困難的學生。除了具有同齡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還具有以下個性心理特點。
2.1.1體育學習動力不足
初中時期是學生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學生身高和體重增長的高峰期,體育課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及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初中學生往往對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目的認識不清,對體育課的興趣僅僅停在自身的喜好上,加上自身身體素質方面的原因造成學習體育的困難。體育學困生成為每個學校的普遍現象。
2.1.2缺乏積極的情感體驗
一部分體育學困生是由于自己體型較胖、身體素質較差、理解能力差等原因,造成學生自身在體育學習過程感覺困難,體驗不到肌肉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從而使這部分學生對體育課喪失信心,缺乏主動鍛煉的精神。長此以往,學生就不能從體育活動中感受到鍛煉所帶來的樂趣,以至于他們對體育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就會降低,成為學習體育困難的阻力之一。
2.1.3意志品質薄弱
初中學困生意志品質一般都比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因此,對時間持續較長、單調枯燥的周期性項目難以堅持,如田徑運動中的中長跑以及各種身體素質訓練。另外,體育學困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缺乏勇氣,對難度較大的項目產生畏懼,容易造成傷害事故的發生,對以后的體育學習留下陰影。
2.1.4缺乏自信
體育學困生大部分都有性格內向的特點。在體育活動中適應性較差,不能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在做動作時缺乏自信心,怕同學們笑話,心理負擔大,遇到困難時往往知難而退。
2.1.5心理矛盾,情緒不穩
體育學困生往往帶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逆反心理、自我閉鎖、放縱情感等不同類型的心理特征。他們對老師的性格及授課方式表示不滿、反感,常常與老師作對,對體育練習滿不在乎。同學關系也會表現出不融洽,對待同學冷漠。
2.2學校方面的原因
2.2.1學校制度
現階段,由于初中招生不考察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體育成績不作任何要求。隨著教育改革,高中招生雖然對體育和學生身體素質重視,體育考試在中考成績也只是區區30分,相對于其他學科的分數,實在是微不足道。這就造成了學校對體育課的輕視,不僅不會對學生們的體育課不作出嚴格的要求,另外對于體育學困生也不會提出任何激勵、改革措施,甚至會要求體育學困生放棄體育成績。
2.2.2學校體育活動
學校的體育活動氛圍是影響體育學困生轉化的重要因素,一個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是學生培養體育運動愛好的積極因素,更是鼓勵學困生積極參加運動的因素之一。學校積極開展體育活動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而一般學校舉行運動會,往往只是抽取少數體育優等生進行訓練,與大部分學生特別是體育學困生毫無關聯。在升學制度中缺少對體育課及學生身體素質要求,學校活動也僅僅局限于極少數體育優等生,學校體育活動的內容枯燥、單調,這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更不利于老師教學。還會有哪位教師花大量時間、精力去轉化提高體育學困生成績。由于學校長期對體育學困生的漠視政策,初中學校體育學困生的存在和增多便不足為奇了。
2.2.3學校資源、教學條件
中學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是完成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它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學校的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等一系列體育工作質量的高低,影響著學生的體質健康的發展,更成為初中體育學困生轉化的必要條件。一部分學生由于長期處在缺乏師資或運動場地、器材的條件下,對體育知之甚少,故缺乏體育運動應具有的運動能力。很多學校體育師資、場地、器材等資源條件不足,是體育學困生轉化所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尤其是在許多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中,這些現象最為突出,怎樣正確面對、合理解決這些問題也成了我們體育教師所最為關心的話題。
2.2.4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
體育教師資源是開設體育課程最為核心的資源,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占主體地位。在體育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知識,并根據學生的需要設計教學內容,完成教學計劃。體育教師的這種作用是學生們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體育愛好、轉化體育學困生的重要力量。目前,師資條件不足主要存在兩個方面:一是體育教師人數配備不足,也就是老一名教師擔任多個班級的情況。另一個是體育教師的專項技能不足,教學方法簡單,內容重復、枯燥,駕馭課堂能力較弱,加上對學生缺乏耐心,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選項需求。這就導致學生不喜歡體育老師,更不喜歡體育課,進而成為體育學困生轉化的阻力。
2.3家庭方面的原因
2.3.1家長的運動愛好和習慣
家庭因素對體育學困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父母的體育愛好及對體育鍛煉的熱情上。如果學生的父母都有鍛煉的習慣,在其進行鍛煉的過程漸漸地影響自己的孩子運動行為,這對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有一定的影響。另外,每個家長的運動愛好也是影響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如某位家長喜歡羽毛球,其孩子的興趣愛好有可能也是羽毛球;如果家長喜歡足球,就會間接地影響其孩子喜歡足球。
2.3.2家長對體育鍛煉的態度
在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環境中,家長更傾向于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自己孩子身體鍛煉。家長往往在假期讓自己的孩子參加各種輔導班也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參加體育活動。他們認為體育活動對孩子學習無用,又會耗費大量的學習時間,他們限制或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體育鍛煉。這就使孩子們對體育活動接觸少之又少,體驗不到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也難以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使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或者身體素質難以達到體育課的要求。因此,家庭是造成體育學困生的一方面原因,家長對體育活動的態度及自身的體育愛好對轉化體育學困生起著一定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提高和完善家庭的體育教育也是減少和杜絕體育學困生的根本。
3體育學困生轉化的對策研究
3.1提高體育學困生思想認識
初中階段的體育學困生大多數對體育的健身價值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往往受家里的影響,認為體育鍛煉會影響學習成績,也有一些學生怕苦怕累而不參加體育鍛煉。因此,體育教師要經常進行運用生動的事例和體育英雄事跡加強思想教育和宣傳,把提高學生的認識和培養學習體育的興趣結合起來,積極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應注意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克服怕懶怕累的心理,磨練出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
3.2提高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和職業道德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愛護學生是每一位教師的基本素養。要想做好體育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體育教師不僅要深入研究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更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職業道德。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學科知識的滲透交叉,學校體育對體育教師的要求不僅僅局限在所學過的專業知識水平,而應該是一個基本功過硬、理論知識扎實、知識面廣、經驗豐富的教育者。體育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能夠駕馭課堂和組織教學等能力。另外,在教學工作中,體育教師應善于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以身示范,做學生們的榜樣。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不應歧視任何一名體育學困生,而應關心,幫助和積極引導體育學困生。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們的尊重和愛戴,才能吸引體育學困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3.3與學生溝通情感,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體育學困生大多數意志品質薄弱、缺乏體育成就感的體驗、自信心不足等特點,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多給他們一些關注和幫助。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每個學生的心理需要,體育教師只要對體育學困生多一些關愛,才能與他們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消除體育學困生學習體育的的心理障礙,達到轉化體育學困生的目的。體育運動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身體素質,對動作技術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態度、情緒等心理活動也會表現出來,因此,體育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和溝通。體育學困生由于身體素質差,意志品質薄弱,完成學習任務有一定的困難,因而容易產生了自卑和消極的心理。誤認為老師和同學不喜歡自己,而時常產生與老師對抗的心理,在進行體育活動中不與同學進行積極的合作。作為體育教師應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寬廣的胸懷,要理解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善于利用自己所學的心理學知識與體育學困生進行溝通,在體育學習過正中幫助并鼓勵他們,讓他們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幫助。從而建立融洽的是師生關系,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掌握運動技能,縮小與同學們的差距。
3.4培養體育學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養是形成學生整個心理健康的基礎。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充滿信心,特別是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體育學困生,他們亦是班級的一員,教師更應對他們多一些鼓勵和關心。當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碰到不如意時,體育教師決不能用偏激的語言諷刺挖苦,而應耐心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所在,積極幫助他們改進錯誤。同時,要善于借助這部分學生的微小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評價,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建立起學習體育的信心。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體育學困生也不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多次嘗試體育課上的成功體驗,從而加強學困生學習體育的自信心。
4結語
做好初中體育學困生轉化工作是每個學校和體育教師最艱巨的任務。作為體育教師應樹立崇高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樹立全面育人的觀念。對與體育學困生傾注愛心,耐心指導,積極發現每名學困生身上的優點并給與充分的肯定和及時的評價,激發學困生的學習體育的興趣和動機,增強其客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從根本上實現對體育學困生的轉化。
作者:陳春平 單位: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