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想象的三種方法
1.擴想激發想象力
擴想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一種方法,在運用此方法時,需要熟知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換一個角度來挖掘文句,并結合自身的想象力,對課文內容展開敘述。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桃花源記》一文時,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若桃花源被后人發現公布于眾,結果會怎樣?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設想一下,若自己生活在桃花源中,會有怎樣的生活狀態?再回顧課文中的桃花源,從而活躍了課堂的氛圍,達到激發學生想象力的目的。
2.續想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多數文章在結尾時往往讓人覺得意味深長或者有一種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味道在其中。這種寫作的風格在美國作家歐•亨利的文章中時常會出現。如學生在學習《警察和贊美詩》這一篇課文時表現的就是這種韻味,一般富有韻味的結尾會讓人讀者很揪心,很想知道接下會發生什么,同時,也給讀者提供了足夠的想象空間。教師引導學生品讀完這篇文章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寫出此文章的讀后感或嘗試著結合文章的大意編寫后文,讓學生運用自己思維及想象力來塑造流浪漢的人生。
3.充分結合聯想力和想象力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通過一件事情而聯想到另外一件事情的內心變化就是聯想;對一件一直以來都不曾發生的事情而展開的想法就是想象。可是學生們的想象力在兩者的角度下都能夠充分的體現出來。如《最后一課》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是最具有聯想意義的作品,通過引導學生品讀這篇文章,學生們對知道真實情況后的小弗朗士比較感興趣,此時學生們會聯想他內心活動的變化;再如,《我們來到火星》這一篇富有科幻性的課文,也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佳作。通過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還會充分的體現出自身的創新能力。
二、語文教學中有效學生培養想象力的對策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上的內容
在編寫中學語文課本的過程,要考慮到學生的心智水平,還要思考運用怎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激發出學生們的想象能力。適用于初中階段教學的文章才會讓老師得心應手的激發出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在傳授學生語文知識的時,讓學生發表出自己的建議是很重要的,由于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在理解文章時,也有著別具一格的風采,所以,只有將他們放在一個較為自由的環境下,學生才能順利放飛想象力的翅膀。如在講解《木蘭詩》一文的過程中,當講到“寒光照鐵衣”時,要先引導學生理解字面意義,在理解字面意義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想象在戰場上木蘭的堅強和勇敢,以及“寒光照鐵衣”下的艱苦環境和此環境下的戰爭,還有父母對遠離異鄉木蘭的想念及擔心的心境。然后,組織學生,讓學生們建立起討論小組,說出自己對本文的體會及想法,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
2.大膽發揮想象力
教師在講解完一篇文章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寫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情況,要求富有情感色彩,并揉進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但要結合文章的主題,字數不限,可在思路上要清晰有致。當學生按照要求完成后,就需要實施交流與討論。此教學方式能夠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一則為學生創造了較大的想象空間;二則增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三則培養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四則提高了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如在講解《我的母親》一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一個話題,話題為“母愛在我的眼中”,引導學生回想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想象在不久的將來,自己的母親已經滿頭銀發了,會怎樣孝敬自己的母親,然后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以此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增強了學生們的想象力;一方面使學生更加深愛自己的母親。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中學階段的一項關鍵性的舉措。教師在傳授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在培養的過程中,要采用對學生有利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擁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并發揮出自己最具特色的想象力。
作者:李月紅單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