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內權力約束監管建設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夏靜雷作者單位:南開大學
一、加強權力制約和監督,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學說的基本主張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從權力的本質和根源上解決了權力的歸屬問題。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決定國家理論,必須實行社會監督和人民群眾的民主監督,有效防止國家機關蛻化變質,深刻闡述了在社會主義國家實現權力制約和監督的歷史必然性。這不僅為社會制約和監督國家權力提供了哲學基礎,也奠定了社會主義國家權力制約和監督的理論基礎。
無產階級政黨自誕生以來,就面臨著如何實行黨內權力的監督問題。但在馬克思恩格斯時期,由于沒有一個無產階級政黨成為執政黨,黨的權力十分有限,黨內監督問題也不突出,所以馬恩有關黨內監督的論述還不多見,但他們對黨內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思想卻是明確的。
列寧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國家要加強權力制約和監督,克服官僚主義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就必須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依靠人民群眾對黨政機關進行有效監督。列寧認為,社會主義權力的制約監督對象主要包括國家政權和執政黨,并倡導建立國家政權和黨的兩套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對黨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列寧特別注重提高監督機關的地位,強化其獨立性和權威性,以實現對高級黨政機關及其干部權力的制約監督。列寧晚年針對黨和政府機關主要領導人的具體特點及其對革命事業的影響,重視加強對最高領導人思想的監督,為后來社會主義國家權力制約和監督指明了方向。列寧強調確立人民群眾的監督主體地位,真正賦予人民群眾以罷免權,才能對社會主義國家權力進行有效制約和監督。列寧強調必須逐步將社會主義國家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納入法制化軌道,建立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和人民群眾公開報告等制度體系建設,堅持集體領導原則,反對個別領導干部擁有無限的權力。
二、加強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科學化建設,是我們黨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
提高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科學化水平,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執政62年實踐經驗教訓的科學總結。提高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科學化水平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根據中國共產黨黨章的規定,中國共產黨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保持政治上的先進性,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目的就是讓人民當家作主,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建設強大富強的現代化國家,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依法治國,應該爭做依法治國的先進模范和表率,自覺接受來自全國各族人民和各個方面的制約和監督,大力提高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科學化水平。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都是由普通黨員群眾選舉產生的,他們的權力也是由不同層次和范圍的黨員授予的。為此,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的權力應當受到黨員的制約和監督。
中國共產黨取得合法的執政地位后,展現出其獨具特色的優勢。然而,如何保持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活力和先進性,就成為加強黨自身建設必須考慮的重大現實問題。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注重提高黨內權力監督和制約的科學化水平建設。自黨建立伊始,中國共產黨就非常注重同腐敗現象作斗爭。從我們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體制的發展歷史來看,我國現行的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體制還不健全,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一直在弱化、虛化,缺乏真正的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將一切權力集中于黨委,黨委的權力往往集中于黨內“一把手”,就會導致個人權力的過分集中。腐敗案件層出不窮,迫使上級領導機關和黨中央大力查處,而隸屬于同級黨委的紀檢機關卻無力查處,導致黨內權力監督工作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因此,改革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體制已勢在必行,這是提高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科學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三、加強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科學化建設,是正確應對新形勢的現實需要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黨的事業愈發展,黨的建設愈深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就愈要抓得緊而又緊。當前,黨內的一些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中發生的腐敗案件影響非常惡劣,黨內腐敗現象在一些領域中呈現易發多發態勢,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問題日益凸顯,反腐倡廉形勢依然很嚴峻、任務依然很艱巨。根據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要求,為了應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形勢新任務,就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部署和措施,以提高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水平。
為此,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認真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力度,堅決查處一批大案要案,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濫用職權、貪污賄賂、腐化墮落、失職瀆職案件,嚴肅查辦商業賄賂案件和嚴重侵害群眾利益案件,嚴肅查辦群體性事件和重大責任事故背后的腐敗案件,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嚴肅糾正一批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認真解決一批涉及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突出問題,依紀依法查處和整治領導干部利用職務便利為本人或特定關系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問題,在認真貫徹落實好《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的規定》的基礎上,把住房、投資、配偶子女從業等情況列入報告內容,加強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公職人員管理;抓緊制定一批反腐倡廉法規制度,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扎實推進一批改革措施,將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引向深入。
四、加強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科學化建設,是世界政黨經驗教訓的科學總結
為了研究黨內權力制約和監督問題,就必須對人類現有的政黨權力制約監督理論和實踐進行科學梳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家提出對權力運行進行制約和監督的分權制衡理論,不僅是資產階級政黨治理國家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人類政治文明的優秀成果,豐富和發展了人類現有的政黨權力制約和監督思想寶庫西方那些政黨制度發展成熟的國家都非常重視發揮政黨的功能和作用,將資產階級政黨制度與分權制衡理論相融合,以避免權力過于分散,不同權力主體之間互相攻訐,互相扯皮、效率低下、內耗嚴重等很多弊端和缺陷。他們都認識到政治權力離不開制約和監督,將分權制衡理論同本國具體國情相結合,重視政黨自身和社會力量對政黨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我們黨應該積極學習、吸收和借鑒西方資產階級政黨的分權制衡思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然而,蘇聯共產黨權力制約和監督制度,卻經歷了由列寧時期的民主多向權力制約和監督模式向集權單向權力制約和監督模式的發展演變。由于蘇共受集權單向權力制約和監督模式影響的持續時間最長和最大,致使蘇共黨政最高層領導的權力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督,無法克服蘇聯高度集權的政治經濟體制弊端。戈爾巴喬夫將權力制約和監督模式全面走向西化,直接導致蘇共執政地位徹底摧毀和瓦解的力量。無制約和監督的無限權力,曾經導致蘇共最高領導干部凌駕于黨中央之上并嚴重犯錯誤,最終導致蘇聯徹底解體,給無產階級執政黨留下來慘痛教訓。
我們總結蘇共在權力制約和監督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可以從中得出以下啟示:中國共產黨執政后,必須加強對黨內權力進行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一國權力制約和監督發展機制和發展水平與本國政治體制密切相關;正確對待和處理黨政關系,明確黨政不同的角色定位,避免以黨代政、黨政不分;蘇聯巨變反證了必須以民主和法治等手段對領袖權力進行必要有效的制約和監督,建立科學合理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必須注重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