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體系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評價可以探知黨建客觀規律,提升黨建質量。本文在以往黨建評價的基礎上,提出激勵循環科學的高校黨建評價新體系。該評價體系的評價指標系統完整,評價方法易操作成本低,評價結果客觀、應用高效。該評價體系科學性強、激勵性高、循環性好,是對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方法的有益探索。
關鍵詞: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
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細胞,是黨的紅色基因遺傳的根本保障,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的宣傳者和執行者、是教育和監管黨員的管理者。高校是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高校黨支部是基層黨建工作的引領者和示范者。高校黨支部黨建責任重大,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高校黨支部黨建的評價,是考核高校黨支部黨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過評價可以總結成績、推廣經驗、發現問題,通過評價可以探索認識黨建客觀規律,創新黨建理論,不斷推進黨建質量提升。
1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高校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對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工作進行探索和實踐,有力促進高校黨支部黨建蓬勃發展,全面提升黨在師生員工中的威信和形象,使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執行力和抗風險力顯著增強。各高校通過制定文件、評價方法、評價指標等,逐步建立起黨支部黨建工作評價體系。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工作已取得顯著成績。首先,已樹立黨建需要進行科學評價的意識。其次,提高對黨建評價工作的重視程度并充分認識到將黨建評價與提升黨建工作質量、促進黨建工作發展相關聯的重要性。第三,各高校已制定黨支部黨建評價政策、方法、流程、評價指標和結果應用等。
2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工作存在的問題
黨的的召開為高校進一步發展黨支部黨建評價工作吹響了號角。目前。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中仍普遍存在科學性不足、激勵性不強、循環性不夠等問題。具體表現為:
2.1評價的科學性不足
評價是科學,是依據評價學理論建立的評價體系。目前,高校黨支部的黨建評價更多的是以總結黨建工作而建立的經驗性評價,評價的科學基礎不扎實,將評價學與黨建理論結合得不夠,評價方法尚未普遍采用信息大數據化和智能化,造成評價成本大而效果有限,即評價的性價比不高。評價指標覆蓋黨支部黨建工作面不夠完整,評價指標不夠統一規范,缺乏系統性和定量化,不利于比較對照。科學的評價應以多維度客觀全面的層級評價與黨建理論的政治屬性和實踐經驗相結合,使評價始終保持動態性、時代性、先進性和科學性,從而確保評價質量不斷循環提升。
2.2評價結果的激勵性不強
目前,評價的結果可應用性還十分有限,先進經驗的推廣和示范欠佳,拓展性不足。由于評價不能充分得到所需保障條件,激勵作用發揮欠佳。針對評價結果提出的建議和對策其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夠強。評價結果的應用未顯著促進黨建工作質量、產生高效可持續的提升。
2.3評價循環性不夠
目前多數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周期一般為一年(年底集中進行一次)。且多數黨支部黨建評價僅是二級黨組織考核評價的一部分,與黨支部任職周期銜接不夠,形成不了有效的良性循環評價機制,難以增強評價的力度和效果。
3開展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體系創新研究的意義
黨支部黨建評價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必然要求,是加強高校黨建工作的主導性、基礎性和戰略性的有效手段,是黨支部建設規范化的基本要求,是檢驗基層黨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標準,是鞏固黨長期執政的重要保證。黨支部黨建評價的創新將有利于提升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質量、評價效率并以政治模范引領拓展評價結果的有效應用,突出黨支部的政治功能,提高黨組織的組織領導力和工作的有效性。通過探索黨建評價工作的客觀規律,不斷為推進高校黨建工作提供更多思路、方法和手段,使高校黨建工作的發展質量更高、更強、更快并將逐步改變被動消極應付、沉悶少趣、形式表象、教條僵化、難思進取的黨建評價現狀,為黨建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保障。
4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體系研究
4.1研究原則與思路
以問題為導向,以目的為結果。將黨建理論與評價學理論有機結合,形成鮮明政治立場的高水平黨建評價理論。有針對性地解決黨支部黨建評價存在的科學性不足、激勵性不強、循環性不夠等問題。通過提出開放式發展型評價體系,充分體現評價的科學性和新時代性。
4.2研究內容
以黨支部為研究對象,通過開展評價學理論與信息大數據化、人工智能化相結合的研究;評價體系的定量化評價與獎勵、懲處相結合的激勵功能、機制研究,評價的生態效率研究;黨支部任職周期與黨支部黨建評價周期相關結合的周期研究,從而構建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的激勵循環科學評價體系,促進黨支部黨建價評朝著科學規范、積極向優、持續發展的方向進行,從而不斷提升黨的自我凈化能力。
4.3研究方法
以實證分析法、文獻研究方法和比較研究方法為基本研究方法,使構建的黨支部黨建評價體系真正從過程到結果都能充分體現評價的政治功能性、科學性、生態循環性、激勵發展性。
4.4研究結果
4.4.1評價內容及層級
依據被評價單位(黨支部)的工作特性將被評價單位分為三類,即教學科研類、管理服務類、學生類。每一類的評價分為二級(基礎級、發展級)。基礎級評價是以評價黨支部日常黨建工作為主,每一級下設若干具體指標和分值,即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工作機制、班子及隊伍建設、規范管理、廉政與監督、統戰、共青團、工會、信息處理與保密、工作條件、經費及待遇保障等。評價反映被評價單位日常黨建工作的規范水平。這樣的評價相對較為統一,利于對比。評價結果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小。發展級評價是以評價黨支部黨建特色創新為主。評價反映被評價單位黨建的創新和發展水平。發展級的評價是推動黨建評價發展的動力,是黨建理論創新的源泉。同時,評價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主觀性。發展級評價是以他評為主,自評為輔。他評是在自評基礎上,以可推廣普及并能提升黨建工作質量為原則,對被評價單位黨建的特色與創新水平進行評價。同時,為自查自評做好指導和督查。一般基礎級評價占總評價權重70%-80%為宜,發展級評價占總評價權重20%-30%為宜。
4.4.2評價周期
以往黨建評價僅以年度為周期,以他評為主,自評為輔。由于自評、他評內容幾乎一樣,重復評價現象明顯,浪費嚴重。這樣的評價既不科學,又不經濟。本文提出將評價周期與黨支部任職周期相結合進行基礎級和發展級的二級評價。這樣既能節省不必要的資源消耗,實現生態評價,又能確保評價的有效性和激勵性。基礎級評價一般一年一次,評價以自查自評為主,抽查他評為輔,歸檔備案為要。評價完成后,利用信息數據處理方法做好評價信息統計分析和歸檔備案。發展級評價一般三年一次,即與黨支部任職同期同步,評價完成后撰寫評價報告和歸檔。這樣的二級評價既能減少不必要的重復評價,節約大量人財物,又能提升被評價單位的被信任度,充分調動被評價單位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確保評價質量。
4.4.3評價的激勵功能
新的評價體系充分尊重被評價對象的主體地位,將評價的焦點聚集于創新發展之上。在基礎級評價中強化被評價單位的評價主體性,在發展級評價中強化創新發展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重復。評價可以從基礎級、發展級、綜合三方面獎勵并形成長期穩定的獎勵激勵機制。讓被評價單位在做好基礎級黨建的基礎上,將節省下來的重復評價時間和精力更多更好地用于黨建創新發展上。為探索黨建及黨建評價的客觀規律,不斷豐富和創新黨建理論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樣的評價在確保評價質量穩定循環提升的同時,又能降低評價運行成本,突出評價的引導性和激勵性,增強黨建工作質量。通過評價使評價參與者對評價激發興趣,內生追求,產生原創。
5結語
本文提出高校黨支部黨建評價的激勵循環科學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充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評價內容系統完整,評價方法經濟易操作,評價結果客觀、應用性好。解決了目前評價中存在的科學不強、激勵性不足、循環性不夠等問題,是對黨支部黨建評價方法的一次有益的創新性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龐宇舟.高校黨建目標管理考核體系的研究[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5(3).
[2]朱亮.高校黨建科學化評價體系之構建芻議[J].赤峰學院學報,2013(4).
[3]李美旭.論高校黨建科學化評價體系之構建[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4).
[4]關鳳利.關于加強黨的文化建設思想探析[J].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2017(4).
作者:張豫江 蔡楚元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