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合唱藝術與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合唱藝術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廣和日益完善,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現實作用。本文從多方面分析合唱藝術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和意義。
[關鍵詞]合唱藝術;高校校園文化;科學與藝術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我們高校音樂教師肩負著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的歷史重任。眾所周知,高等院校不僅是傳承知識的學府,同時也是培養高級人才的搖籃;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基地,更是新興文化的發源地。高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精神文化,除了能夠提高學生和教師的民族文化修養,更是學術、思想創新的動力。專業課程所給予學生的僅僅是將來為社會服務的知識和技能;而只有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又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和學術方法,才算是比較全面的發展。而合唱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廣泛的參與性越來越受到高校師生的歡迎和重視,并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被推動和發展。這日益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思考。合唱藝術是音樂、文學與演唱等多個藝術門類的結合。演唱優秀的合唱曲目,對于大學生道德的培養,性格情操的熏陶,審美能力的提高,藝術修養的加強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的現實意義。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方面來分析合唱藝術與校園文化。
一、共性和個性
合唱與校園文化,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合唱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同時具有共性和個性的特征。建設有特色的高校校園文化應該根據學校的歷史背景、人才培養目標創建鮮明的“大學精神”,從而打破整齊劃一理念模式下的千校一面的現狀。鮮明的特色應當是校園文化魅力之所在,突出學校特色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共性和個性的結合,既要把握發展規律和時代特征,又要突出各校特色。而合唱這種校園文化藝術表現形式,恰恰是共性和個性的矛盾統一體。合唱是一種互相配合、互相協作.需要團結共同完成的集體活動,參加合唱實際上是對大學生進行集體主義、團隊精神等思想培養的教育方式,容易形成人人參與、人人進步的良好氛圍,達到氣息統一、音樂處理統一、藝術表現統一。同時,在藝術表現方面,可以通過除同聲合唱之外的混聲合唱、領唱、對唱等多種演唱形式來充分發揮個性。凡是有代表性和獨特的聲音都會在合唱中找到空間和舞臺,從排練到演出,從集體到個人,無時無刻都伴隨著共性的統一和個性的張揚。由此可見,合唱與校園文化都需要將共性和個性相結合,博采眾長,有的放矢。
二、主體和主導
校園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雙重主體以校園為背景空間,圍繞教學活動和校園生活而創制并共享的。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生是主體,教工是主導。師生共同是學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園文化的建設者。而在合唱活動中,是以具體的音樂作品為對象.合唱隊的全體成員是音樂表現的主體,通過統一的演唱去參與活動。指揮則是藝術實踐過程中的設計者、指導者,是合唱隊的靈魂,是音樂藝術展現的主導者。
三、科學和藝術
高等院校以各種活動為載體,著力營造人文與科學精神相融合的校園文化,使師生文明素質不斷呈現新氣象、新面貌。高校可以通過大量的理論講解和實驗實踐等方式完成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探究,并附以豐富的群體性的文體活動來構建完善的校園文化,賦予學生理性、嚴謹的思維特征。合唱作為綜合性的歌唱藝術,通過基本的歌唱技巧、和諧的合唱聲部分配,以及對音樂內涵的理解、加工,進一步提升感性的表現。可以說,所有門類的科學都是精尖的藝術,而合唱這門綜合藝術也是高深的科學。
四、意義
校園文化影響指導著合唱藝術在高校中的發展,而合唱藝術則將拓寬校園素質教育的渠道,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帶動其蓬勃發展。通過合唱曲目,可以讓學生掌握其他校園文化之外的不同類型、風格、題材的音樂藝術形式,以及合唱作品之外的文學、哲學、美學、美術、戲劇、歷史的多側面知識。在創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校園文化的各種活動、合唱曲目,都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情操,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也必將對大學生健康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賀娟.淺論合唱藝術的普及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大舞臺,2011(01).
[2]高平,王花磊.淺析合唱活動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品牌(下半月),2015(03).
[3]李宜芳.論高校合唱藝術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共融[J].音樂大觀,2013(08).
作者:姜興東 單位:遼東學院師范學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