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開發區環境管理系統的建立與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自從改革開放20多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內許多地區工業化的實施,環境管理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全國各大小開發區的建設,使環境管理工作顯得日趨繁重。與一般城市市區環境管理工作相比,開發區的環境管理工作又有其一定的獨特性:一方面,開發區的行政管理部門普遍為當地政府的派出機構,其管理機構的設置均采取了精減,環保管理部門的設置也各具特色。另一方面,由于機構設置的改變(與市區比),原來在市(縣)城區內采取的一整套環保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協調的機制在開發區未必能得到很好的發揮,環保部門有時只苦于“單干”,在缺少其他部門必要的配合下,自行實施管理,管理效率受到影響。另外,開發區還面臨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對象諸多是外企的現狀,原來在計劃經濟下進行的環境管理模式也存在許多不相適應的方面。因此,開發區的環境管理確實需要一個既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又能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能切實管理好環境的管理體系。
開發區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建立的特點
雖然與企業有所不同,開發區建立的區域性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主要針對的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但體系建立的框架還是基本一致,區域性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同樣包含了ISO14001標準要求的全部過程。但由于區域環境管理的手段與方式與企業管理有所不同,區域環境管理的主要形式是通過行政管理手段對排放污染物的企業等施加影響來預防污染的發生和治理環境來持續改善環境,因此,與企業建立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相比,區域性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有其一定的特點:
1.體系文件中,程序性文件編制十分重要。
因為許多國家環境管理的法律、法規的實施都是通過這些程序的運作來體現的,即環境管理的運作過程必須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象企業的環境管理,大部分管理通過程序運作是為了結果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
2.適用性法律、法規的選擇面廣。
與企業的環境管理有所不同,區域環境管理的面較廣,因此,適用性法律、法規也較多,一般均達四、五百條之多。同時,與企業相比,區域環境管理的對象變化比較快,開發區環保部門須不斷面對新的投資企業帶來的新的環境課題,因此,適用性法律、法規的面廣、量大,且調整頻繁。
3.環境因素的類別須細化。
與企業的環境因素的識別與分類有所不同,由于區域環境管理除了辦公因素外,還涉及到對現狀環境的治理和通過行政管理等形式對排污企業施加影響而控制污染,微觀管理上,開發區政府是大環境污染治理的主體,但不是污染物排放的主體(主體應為企業),因此,為了使所有重要環境因素都具體到可明確有具體的控制手段,區域環境管理中涉及到的行政管理活動類的環境因素通常被細化,如細化為相關企業類與環境質量類等。另外,區域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中目標、指標與管理方案的制定等方面也有一些與企業建立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不同的特點。
開發區建立ISO14001的必要性及其意義
雖然國家對國內開發區的建設早就提出了一系列的具體要求,要求開發區對污染物進行集中處理和總量控制,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求實行可持續發展,對開發區的建設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但具體的實施還需要開發區結合自己管理的特點自行策劃。這就需要開發區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環境管理體系,必須有自己的環境方針、管理目標和環境管理運作體系,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正是一個符合開發區管理特點的現代環境管理體系。根據ISO14001標準,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中的環境方針須包含“三個承諾,一個框架”,要求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持續改進,這對開發區的建設來說,具有相當大的意義,它要求開發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必須避免先開發先污染,且須不斷持續改進;而目標和指標的建立又可以確保開發區在繁忙的土地開發中同步進行環境預防與治理;同時,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中所體現的三級監控機制又能使開發區在機構精減、環保管理人員少的情況下,及時發現環境管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因此,在開發區建立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十分必要,對像開發區這樣一些具有一定管理特點的區域的環境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