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教學環境建設的現狀及改良辦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基層電大教學環境現狀
1.基礎建設薄弱
基層電大從無到有經過多年的拼搏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因基層電大發展都是靠自身建設,基礎參差不齊,很多電大都不能有一個像樣的校區,與當地的其他高校沒法相比。以我校為例,1980年建校,占地20多畝,已具有教學樓、辦公樓、綜合樓、學生宿舍樓等基礎建設,并且信息化建設也具備一定的規模,辦學條件在廣東省的縣級電大中算是不錯的。但與本地區同類的學校相比,我們的基礎建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更無法與普通高校相比。在教學設備方面,我校逐年加大了投入,能基本上滿足開放教育的教學。可是我校開設的專業90%以上的是文科專業,本地區需求的工科專業因教學設備和師資不足沒辦法開設。學校現有的設備也趨于老化,有些計算機設備已不能與新教材同步,隨著開放教育網絡課程的增加,網絡考核對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突出問題制約了基層電大的發展。
2.師資隊伍建設滯后
基層電大師資結構不合理是長期制約電大發展的重要因素,電大是系統辦學,管理的層級性、系統性特別明顯,需要專業教師、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四支隊伍的有效配合。基層電大這四支隊伍建設一直存在問題,表現為教師學歷及職稱層次偏低,知識老化,已很難適應開放教育的需要。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把好教師的“入口”關。由于電大本身側重管理等原因,基層電大的教師主要是從中小學和外系統調入。據調查表明:90%是從中小學和其他系統調入,教學經驗、教學效果也總是很難盡如人意。另一個原因就是基層電大欠缺有效的教師培養機制和環境,制約了教師的發展。
3.缺少有效的教學服務與支持
基層電大除了投入基本的招生和教務管理員之外,對教學服務的投入也不足,基層電大對學習過程管理與網絡平臺的管理基本上是脫節的。基層教師缺少一個可切入平臺,無法確立自身在全省、全國的教學平臺中的教學支持地位,也無法定位自身在整個教學平臺服務中的職責。教師們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學員的事務管理上,教師因過多從事事務性的工作而無法專注于專業性工作,基層電大的教師專業定位和專業發展不足,已經使基層電大教學支持面臨著無所適從的境地。
二、改善基層電大教學環境的幾點建議
(一)建設符合開放大學的新型師資隊伍
電大在今后要承擔起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主體作用,開展繼續教育和城鄉社區教育,利用遠程教育手段為全社會成員的終身學習服務。電大師資隊伍面臨一個重新調整、重新定位的問題。鼓勵現有教職員工通過脫產進修、在職學習等途徑提高學歷層次、更新知識體系;同時,逐步提高新進教師的準入門檻,以提高基層電大教師的總體學歷水平、職稱水平與業務水平。中央電大與省級電大應統籌設立專項基金,統一規劃,對基層電大教師進行常規性培訓。鼓勵省級以上電大的專家、教授(教師)在不影響其本身教學與科研任務的前提下,以任教兼課、專題講學、學術交流等形式到基層電大進行教學與科研指導。既能為基層電大的廣大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也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深化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要跟上開放大學高效運轉的教學與管理需求。開放大學要具備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系統、雙向視頻系統、數字衛星傳送與接收系統、多媒體資源開發以及遠程教學管理與服務系統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基層電大的計算機網絡及輔助教學設施、網絡應用系統建設基本到位,但多媒體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足。基層電大要利用當前的有利形勢,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推進信息化的建設。
1.教學資源庫信息化建設
加強對網上教學資源的科學管理、促進教學資源的廣泛應用,資源庫包括中央電大資源、省電大資源、自建資源和引進資源,也可以整合奧鵬遠程教育和本校繼續教育、高職教育的教學資源。資源庫系統要提供瀏覽、下載、檢索、統計和管理功能,實現教學資源的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和學習平臺無關性。
2.即時通信工具綜合利用
基層電大運用最多、最廣的即時通信工具就是騰訊QQ群,班級群的建立很好地促進了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基層電大應出臺具體的指導意見,規范群的創建,綜合利用網絡通信工具的優勢,為教學管理提供溝通平臺。
3.多媒體教學資源制作
基層電大要逐步建設先進的多媒體課件制作系統,實現分量化攝錄編系統。要配置好雙向視頻主教室,將雙向視頻課程的優秀教學資源制成流媒體課件,提供VOD點播,并作為教學媒體儲備。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建設,是信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4.教學實驗室信息化建設
基層電大要重視教學實驗室建設,不斷加強和改善實驗教學環節。要建設與辦學規模相適應的、優良的實驗設備和實訓條件,比如:多媒體教室、語言類計算機教室、視聽閱覽室、聯網計算機教室。這些教學實驗室要按照需要配備專業的軟件,滿足會計實驗、金融實訓、網絡組裝實訓、信息采編實訓操作、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電子閱覽以及各專業的實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