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兒科護士提高護理質量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探討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在提高兒科護士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選取24名兒科護士組成品管圈小組,實施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比較實施前后圈小組成員護理質量、理論成績與臨床技能評分、滿意度和綜合素質。結果: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實施后,小組成員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實施前(P<0.01);實施后,圈小組成員理論成績、臨床護理技能評分均高于實施前(P<0.01);實施后,圈小組成員在目標與信息、支持、解決問題、引導性反饋及仿真性5個方面的滿意度均高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圈小組成員職業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評分優于實施前(P<0.01,P<0.05)。結論: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有利于提高兒科護士護理質量、理論成績與臨床技能評分,護士綜合素質評分和自我滿意度高于培訓模式實施前。
【關鍵詞】兒科護理;品管圈;站點式培訓;護理質量
2018年全國性流感爆發,各級醫院的兒科工作嚴重超負荷,充分暴露了我國現有醫療資源的嚴重不足,對兒科醫護資源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據統計我國兒科門急診就診人次、住院患兒人次分別占總人次的9.52%和9.84%[1]。兒科患兒與成年患者具有明顯差別,因為生長發育不成熟、自理能力差,兒童比成人更需要醫護人員陪護,而護患溝通難度更大、操作配合度更低[2]。兒科護理模式的探索在人文護理、個性化護理方面取得一定成績,但實地調查中發現,護理服務的落實仍存在很多問題,因為工作繁忙、缺乏規范化培訓,兒科護理質量差異較大,因此,為了提升兒科護理的臨床能力和綜合素質,有必要加強和提升兒科護理質量[3]。品管圈指的是工作內容相近或互補的企業員工,自發組成工作團體,能充分發揮每名員工的創造性思維,在提高員工責任心和成就感的同時,也實現工作質量的進步,是一種持續質量改進的有效方案,在護理帶教、護理管理中有著廣泛應用[4-5]。本研究探討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在提高兒科護士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選擇24名兒科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5~48(32.22±3.57)歲,工作時間3~28(10.07±3.14)年。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方法。1.2.1成立品管圈小組。由24名兒科護士成立品管圈小組,采用集體投票的形式選出圈長1名,秘書1名,輔導員1名。通過小組討論,綜合考慮上級政策、可行性、圈能力和迫切性4個方面,護理人員進行量化評分,得分最高的主題是“通過站點式培訓提高兒科護士的護理質量”。1.2.2分析現存問題。通過組內討論查找當前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并討論解決,要求每名圈成員提出2個自認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并提交,通過組內投票的形式選出公認有待解決的2個問題,根據問題展開研究分析,制定對策。本次活動最主要的2個問題為:①護理人員健康教育工作不足,護士教育策略單一,未能和患兒進行有效溝通、取得患兒信任,從而引發患兒及家屬的不滿,不利于提高其治療積極性和配合度。②護理專業技術不足,患兒作為家庭核心,其病情、情緒波動均會引起家屬關注,傳統的培訓方法大多是單項操作演示性居多,此類培訓方法固定、單一,與臨床實際工作存在脫節,年輕護士操作技術生疏一定程度上影響專業護理水平的發揮,易引發糾紛。1.2.3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結合站點式培訓模式來解決現在兒科科室醫護人員面臨的問題。①前期準備:包括教案與場景案例的準備,特邀取得美國心臟協會認證的兒童心肺復蘇培訓導師作為本次培訓的指導教師,根據院內實際面臨的問題,指定統一教學目標、規范教學內容、明確教學任務,同時制定考核內容及其判定標準,提前預備相關質量評價量表。成立教學管理小組,分別由特邀導師1名、N2級護師以上職稱的護士2名、中級以上職稱的主治醫生2名組成,經統一培訓成績達到合格標準;場景案例按照教學目標協調,結合臨床實際案例,編制多種類別的兒科綜合案例,在符合考核標準的同時,經過護理部標準化完善。②統一專業知識培訓:包括理論知識和案例教學,品管圈小組中護理人員工作年限長短不一,會出現年輕醫護人員知識儲備、應急能力、工作經驗缺乏的情況,因此統一展開科室內的培訓工作,鼓勵不同年資的護理人員保持終生學習的習慣,平時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由高年資護士幫帶臨床教學,通過實際臨床工作中的觀摩及臨床實際操作,達到提高專業水平的目的。③制定多樣化教育手段:傳統兒科健康教育過于依賴護士自身經驗,不僅方式單一,且收效甚微,教育質量亟須提高。經過統一知識培訓及考核后,圈小組成員護理水平及知識儲備提升迅速,通過組內討論的方式對傳統健康教育進行改進,將基礎醫療知識通過印發宣傳冊的方式發放給家屬,使其對基礎知識有一定了解后,有針對性地與醫護人員進行溝通,可以提高溝通效率,避免加深醫患矛盾。同時制作有針對性的科普海報,粘貼在不同病區的走廊,方便患兒及家屬進行學習。
1.3觀察指標。①實施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采用自制兒科護理質量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分別于實施前后對護理人員護理文書書寫、兒科用藥安全、基礎護理、病房管理及技術操作5個要因進行考核評分,每項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高。②實施前后理論成績與臨床技能評分比較,分別于實施前后對護理人員進行理論、臨床技能考試,理論考核為閉卷形式,內容是與培訓相關的理論知識;臨床技能考核為被考核者從培訓操作項目中隨機抽考1項,各項考核成績總分均為100分。③實施前后護理人員滿意度比較,采用中文版Jeffries模擬教學設計量表[6],該量表包含5個維度:目標與信息、支持、解決問題、引導性反饋及仿真性,共20個條目,應用Likert5級評分法,每個條目的選項計1~5分,從非常反對到非常同意,1~3分表示不滿意,4~5分表示滿意,并記錄滿意情況。④實施前后綜合素質評價比較,參考孫萌等[7]編制的護士人文素質評價量表,包含5個維度,分別為職業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法律素質、審美素質、心理素質的42個條目的終量表,每部分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人文綜合素質越高。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實施前后理論成績與臨床技能評分比較。見表1。2.2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實施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見表2。
2.3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實施前后護理人員滿意度比較。見表3。2.4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實施前后綜合素質比較見表4。
3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護理質量也越來越被重視,特別是兒童的護理,如靜脈穿刺、急救等方面的護理中,稍有不慎易引發家屬投訴[8]。鐘曉紅等[9]研究指出,傳統的培訓方法以單項操作演示性居多,此類培訓方法固定、單一,與臨床實際工作脫節,一定程度上影響臨床護士綜合應用能力的發揮;綜合病例站點式通過標準化的臨床情景模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護士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高護理能力,改善護理質量,從而更好地服務患者。既往研究兒科護理在心理護理、個性化護理、人文護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體現在改善患兒負性情緒、治療依從性方面[10]。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單一的護理模式不能滿足患兒及家屬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強和提升兒科護理質量。有研究指出,通過品管圈的應用,能充分調動護士的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增加護士的團隊意識和發揮個體創造力,促進相互間的協作交流[11]。鐘佳等[12]研究稱,綜合病例下站點式培訓模式可以提高護理實習生自主學習能力、急救能力和綜合理論考核成績。我們認為,將兩者結合應用于兒科護理中,提高專科水平及急救技能和臨床護理質量,滿足臨床護士工作需要;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減輕患兒的病痛,促進患兒早日康復;增加社會效應、提高服務滿意度和科室人員的凝聚力,這對提高兒科護理質量非常重要。所以,本研究對兒科護理進行基于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提出以品管圈的方式發現、提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邀請導師和評價小組進行統一專業知識培訓,并制定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手段,幫助提高科室護理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實施后,圈小組成員在護理文書書寫、兒科用藥安全、基礎護理、病房管理、技術操作方面的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實施前(P<0.01);實施后,圈小組成員理論成績、臨床護理技能評分均高于實施前(P<0.01),說明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可以提高兒科護理質量,可能是由于品管圈模式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促進相互間的協作交流;進行統一的理論知識培訓,可以有效提高醫護知識儲備及臨床應用能力[10,12-13]。此外,圈小組成員在目標與信息、支持、解決問題、引導性反饋及仿真性5個方面的滿意度均高于實施前(P<0.05),說明護理人員對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過程的滿意度更高,與既往研究結論一致[14-15]。實施后,圈小組成員文化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方面評分均優于實施前(P<0.01,P<0.05),法律素質和審美素質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說明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在提高醫護人員職業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效果顯著,但在法律素質和審美素質的方面收效甚微。王婷等[16]發現,在兒科護理過程中應提高各種風險意識和法律知識,加強自身素質,力求更好地應對醫患矛盾。所以,在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之后,也要關注對護理人員法律素質的提高。綜上所述,品管圈聯合站點式培訓模式有利于提高兒科護士護理質量,理論成績與臨床技能評分得到顯著提升,自我滿意度更高,但仍需關注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尤其是法律素質的提高。
作者:石萍 倫淑儀 邱艷紅 黃東金 單位: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