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骨科病患護理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制定個性化護理措施
針對個體差別識別危險因素,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健康教育需求評估、生活自理評估、皮膚高危評估、潛在并發(fā)癥的評估等,根據(jù)危險因素制定個性化、合理的護理方案,對高危患者設置專人專崗護理。
加強心理疏導
骨科患者尤其是長期臥床、生活無法自理的患者,心理上經(jīng)常存在抑郁、焦慮的情緒,加上對后續(xù)治療的了解度不高及效果的不確定性,對治療和護理的配合度較低。因此,護理工作中應積極與患者溝通,解除患者自我封閉的狀態(tài),普及相關醫(yī)學知識。耐心細致地傾聽患者訴說各自的不同癥狀,了解、評估其心理狀態(tài),掌握患者最為關心以及擔心的問題,鼓勵患者提出各種疑問并積極解答,正確理解自身狀態(tài)及未來治療的過程,以便增強其信心。
加強防止墜床、摔傷的干預
加強對有跌倒史、神智障礙、肢體活動度差患者的活動陪護,定期巡視患者狀態(tài),將患者日常物品放置在患者可及處。叮囑患者如需下床活動或取放物品應及時召喚護理人員,并在患者手邊放置呼叫器,床頭增加醒目的防墜床標識。
預防壓瘡的干預
壓瘡是骨科長期臥床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并成為評價護理質(zhì)量的一項重要指標。對需要長期臥床且無法自主翻身的患者,應選擇用減壓裝置,如氣墊床、電動床、充氣床或水墊床等,并為患者建立翻身記錄卡,按照患者的病情以及舒適程度選擇適合的翻身頻率。安排專職護士定期為患者進行個性化的皮膚護理,并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預防和處理壓瘡的方法。
泌尿路感染的預防
對需要長期使用導尿管或反復進行導尿的患者,應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合理選擇導尿管的型號,嚴格無菌操作,保證引流袋正確位置,保證引流通暢。對留置尿管的患者,選擇封閉式導尿系統(tǒng)以減少細菌污染,盡量保證其密閉性,避免輕易分離尿管與集尿袋的接頭及頻繁取尿標本等動作。對有感染傾向的患者及時使用廣譜抗生素治療。
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干預
血流瘀滯、血管內(nèi)膜損傷及高凝狀態(tài)是DVT形成的三大危險因素,因此,護理中應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針對血流淤滯可采用彈力襪或間斷氣囊壓迫,以阻止深靜脈擴張,保護靜脈內(nèi)膜完整性,防止足、股部靜脈血流遲緩,促進血液回流,以預防DVT發(fā)生[3]。能自主活動的患者,在護理人員的陪護下,活動肢體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癱瘓在床或無法正常活動的患者,應定期進行功能鍛煉,加速血液循環(huán)。針對血管內(nèi)膜損傷盡量采用上肢輸液,避免肢體反復穿刺及過度牽拉,同時抬高患肢減少水腫對靜脈的壓迫。對血黏度高、血沉快的患者要及時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必要時應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
效果觀察
給予干預護理后6個月以焦慮自評量表(SAS)、Zung抑郁量表(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4],并比較兩組患者壓瘡發(fā)生率及DVT的發(fā)生情況。
骨科患者常因肢體活動度或平衡能力差,臥床時間長等因素,在日常護理中存在著許多不安全隱患。這些安全隱患對患者的健康以及醫(yī)護人員的工作質(zhì)量都存在巨大的威脅,因此,只有把護理安全隱患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最大程度地維護患者生命安全,構建和諧的醫(yī)患關系。骨科住院患者均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壓力和抑郁焦慮等情緒,這種情況的存在不但會對治療效果有所影響,也會反映在患者對待醫(yī)護人員的態(tài)度上。所以及時疏導患者心理是安全護理的基礎,只有讓患者心平氣和的接受治療和護理,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本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心理疏導后干預組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況明顯改善,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采取對患者的定期巡視、高危患者專人護理,針對性地進行不良反應的預防等護理干預措施,結(jié)果表明干預組不安全事件發(fā)生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且由于護理人員與患者的真誠溝通,舒適護理加速了患者的恢復速度,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率,患者滿意度高(93.3%),顯著好于對照組(P<0.01)。
本文作者:萬喜平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寧鄉(xiāng)縣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