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效果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健康教育為護理界關注的焦點,其可以從思想及心理等方面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提升配合度,改善護患關系,減輕患者痛苦。神經內科以老年患者為主,患者病情及情緒不穩定,在護理工作中需要護理人員更多的耐心和責任心。本文通過對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96例患者進行分組,討論規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中意義,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神經內科治療的96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為47歲至82歲,平均年齡為(65.73±3.46)歲,按照疾病類型劃分,腦梗死患者29例,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12例,多發性腔梗患者7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為49歲至83歲,平均年齡為(66.17±3.32)歲,按照疾病類型劃分,腦梗死患者27例,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11例,多發性腔?;颊?0例。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均自愿參與。兩組患者的以上條件均無顯著差異(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給予規范化健康教育,主要包括:1.構建工作小組:選取科室中優秀護理人員,組成健康教育小組,通過系統培訓使護理人員了解健康教育意義及方案;2.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性格特點,結合患者興趣特點,同患者開展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應了解患者需求,針對患者實際情況,選取適宜內容及方式,保證健康教育效果;3.心理教育:患者因疾病可能導致負面情緒,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指導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培養患者樂觀情緒;4.疾病教育:神經內科患者以老年患者為主,因患者對疾病認知不準確,護理人員需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疾病相關知識,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向患者講解疾病治療方案及相關注意事項,同時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病例;5.家屬健康教育:神經內科患者多需要患者家屬長時間護理,通過對患者家屬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家屬護理技能和認識,促進患者康復。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和滿意度差異。應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價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主要包括: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狀態,共20項因子,每條評分為1分~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利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與計量資料分別利用2檢驗與t檢驗表示,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驗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對比
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為(250.14±12.47)分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具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其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實驗組與對照組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77.08%,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說明其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神經內科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需要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因神經內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易反復發作,同時伴有患者情緒起伏,這要求護理人員提高自身素質,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健康教育可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采取有效溝通,保證護理工作順利開展,加強護患配合。護理人員通過了解基本信息,加強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并針對患者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開展規范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全面認識疾病,調整自身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本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和滿意度同對照組比較均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規范化健康教育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促進患者恢復,臨床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施玲麗 單位:廣東三九腦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