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務管理農村合作醫療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加強基金預算管理,確保基金支出安全
新農合基金預算是新農合經辦機構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則,為完成新農合基金的籌集計劃和合理使用基金的任務而編制的年度基金收支計劃。經辦機構年初應該根據新農合基金的特點和要求,遵行政策性、可靠性、合理性、完整性、保證重點性等原則編制基金支出預算。在編制預算時,必須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使預算基金略有節余,不得編制赤字預算;新農合經辦機構將預算草案報經縣(市)級衛生、財政部門備案、批準,并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執行,工作中認真分析基金的收支情況,定期向同級財政和衛生部門報告預算執行情況。財政和衛生部門應逐級匯總上報預算執行情況,并加強基金監管,發現問題應立即采取措施解決。通過對往年基金支出情況分析,根據預計籌資標準和實施方案對原預算方案進行適當調整,再逐級備案、批準,調整后的預算仍要保持收支平衡。合理、有效的預算計劃能為新農合基金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二、加強基金籌集管理,確保基金足額到位
新農合基金籌集實行農民個人繳費(含集體扶持繳納,目前個別經濟條件好的鄉鎮村組為農民繳納部分參合費)和政府財政補助相結合的原則。新農合制度自2003年運行以來,存在多種不同的基金收繳方式,隨著制度和措施的完善,目前大多地區采用代收代繳方式,即:首先,縣級政府和新農合經辦機構共同擬定當地新農合制度實施方案;其次,鄉(鎮、街道)根據實施方案要求完成農民個人繳費的收費工作;然后,鄉(鎮、街道)負責新農合工作的人員將代收的農民個人繳費足額繳入財政局社保基金專戶;各級財政補助按政策和制度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將補助資金直接撥付到縣財政局社保基金專戶。在籌集農民個人繳費過程中,存在亂收費、挪用和為完成參合率而弄虛作假行為。為避免亂收費行為的發生,在新農合基金收繳前,由財政部門統一印制定額收據分發到各鄉鎮,各鄉鎮收繳參合費人員執定額收據收取參合費;為避免挪用行為發生,要求各鄉鎮在規定時間內將參合繳費足額繳入財政專戶,任何地方、部門、單位、個人不得截留挪用,否則視情況嚴重性追究刑事責任;新農合政策和制度要求農民自愿參合,不得強制、攤派參合,更不能弄虛作假,騙取國家財政補助。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應根據制度要求,按時、足額配套補助資金,確保新農合補償支出。做好新農合基金籌集工作,才能保證當年新農合報銷補償支出,才能保證參合農民及時受益。
三、加強基金資產負債管理,確保基金有效使用
資產是指新農合經辦機構在基金運行過程中形成的現金、銀行存款(包括財政專戶存款、支出戶存款)和暫付款等。新農合經辦機構應按有關規定建立健全銀行存款和現金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應按有關部門的管理要求在國有商業銀行開設銀行存款賬戶;現金的收付和管理要嚴格遵守國務院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中的有關規定;應按月和開戶銀行對賬,保證賬賬、賬款相符。以遼寧省某縣為例,在補償支出過程中,經辦機構工作人員不直接接觸現金,在結算醫院墊付款結算時為其開具轉賬支票,在結算參合農民域外就醫和門診藥費補償時開具現金支票,參合農民執現金支票到銀行取款,確保了基金的安全使用。負債是指基金運行過程中形成的暫存款和臨時借款等,負債應謹慎發生,定期處理,及時結清。目前,經辦機構存在的負債一般是給定點醫療機構撥付的周轉金,能夠及時結清。在新農合基金籌資水平有限的情況下,經辦機構應做好基金資產負債的管理,以保證新農合的正常運轉。
四、加強基金分配和使用管理,確保基金合理支出
新農合基金支出按用途分為醫療基金支出、風險基金支出。醫療基金支出指按規定的限額和補償比例用醫療基金支付的住院和門診醫藥費用補償支出、大病保險繳費支出;風險基金支出是指由于新農合基金非正常超支而造成基金臨時周轉困難等而動用風險基金所發生的支出。新農合基金支出管理的原則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適度、逐步調整、略有節余”。統籌地區應該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衛生事業發展狀況、近幾年參合農民住院率和新農合基金支出情況等方面因素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新農合實施方案,一般政策規定住院基金支出70%,門診基金支出25%,大病保險繳費支出5%。新農合實施方案是制度順利運行的有力保障,合理并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實施方案,即保證了基金的安全,又使廣大參合農民最大程度受益。加強新農合基金安全、合理使用,定點醫療機構是個關鍵因素,新農合經辦機構要對申請定點的醫療機構進行嚴格審查,對符合定點標準的醫院給予定點,以確保定點醫院合理合規進行醫療服務和落實新農合實施方案。新農合基金使用的基本要求是封閉運行,財政部門應在規定的銀行設立基金專戶,所有新農合資金收入全部存入財政專戶;經辦機構在規定的銀行設立基金支出戶,做到銀行管錢不管賬,經辦機構管賬不管錢,基金收支分離、管辦公開。基金的分配和使用是新農合基金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是新農合制度順利開展的保障;基金使用的合理與否體現參合農民的受益程度,體現國家政策的惠民程度。
五、加強基金結余管理,確保基金安全完整
基金結余是指當年基金收支相抵后的期末余額,正值為結余,負值為超支。新農合基金結余包括醫療基金結余和風險基金結余,醫療基金結余結轉下年繼續使用,風險基金結余按政策和制度要求保持在當年籌資總額的10%范圍內,風險基金用于發生不可預見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和當年重大疾病人數增多等導致按規定應由醫療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超支部門支出。根據相關規定,新農合基金累計結余保持在當年籌資總額的25%范圍內。就目前各地區新農合開展情況來看,雖然大多地區略有節余,但隨著參合農民參合意識和健康意識的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醫療服務價格的提高,新農合基金支出也在提高,給基金安全使用造成巨大壓力,各統籌地區要加強新農合基金管理。如果基金當年入不敷出,需要經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批準,動用歷年滾存結余,向省級財政申請使用縣本級風險基金,采取以上措施仍無法解決的,及時上報同級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結余基金是新農合基金使用的底限,任何單位、部門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結余基金,以確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六、加強基金決算與監管,確保基金陽光支付
新農合經辦機構應按月向新農合管理委員會、財政部門報送基金會財務報告,半年向縣(市)衛生行政部門報送基金會財務報告。新農合經辦機構于年度終了后,按統一規定的表式、報告時間和編制要求等編制基金年度財務報告,編制年度財務報告應做到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報送及時。構建新農合基金監管體系是實現基金收支與使用透明化、高效化管理的必要措施。首先,新農合經辦機構要完善內部控制結構,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基金管理,實行賬目公開;經辦機構要加大審核、稽查力度,對參合患者不合理醫藥費進行嚴格審核剔除,對定點醫療機構和參合農民的違紀違規行為予以嚴肅處罰其次,構建外部監管組織,成員由財政部門、衛生部門這、社會公眾等相關人組成,明確監管職責,對基金籌集、使用、結余進行全方位監督,對報銷明細實行村組、鄉鎮、縣區等“三級”公示,以確保基金健康高效運行;再次,重視審計工作,以審計為基礎強化對新農合基金的監管力度,協同發揮內部審計、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的作用,根據不同審計類型的審計側重點不同來及時發現和糾正基金使用中存在的違規行為,以保證新農合基金陽光支付。
作者:孔慶玲單位:遼寧省喀左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