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微生物學教學改革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精練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1.1根據教學大綱,制訂教學計劃
目前,隨著我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新設專業增多,不可能對教學內容面面俱到,因此,根據不同學制、專業的特點以及教學課時的多少,有針對性地增減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優化教學方案。例如藥學專業課時相對較少,理論課精減了感染與免疫、檢查與診斷的內容,把重點放在講授微生物在藥學中的應用,包括抗生素與耐藥的關系、環境與藥物變質、藥物的體外抗菌實驗等。口腔專業把授課重點放在與口腔感染相關微生物的特點上,如臨床授課中只提一下的變異鏈球菌,口腔專業就要重點學習齲齒與變異鏈球菌感染的關系、牙周炎與厭氧菌感染的關系等。預防專業重點講授微生物感染的流行、預防措施及相關疫苗的進展等,同時,安排幾個學時讓同學們去調查一種由微生物引起的季節性或者地域性的疾病。現場詢問病人,了解病人感染方式及有何臨床癥狀等,從而加深感性認識,深刻了解其危害。檢驗專業課程的講授重點放在不同微生物感染后,微生物檢查的原則、最新的檢測手段等,讓他們走進學校、社區,宣傳微生物感染的診斷和防治知識,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1.2與時俱進,調整教學內容
隨著臨床感染模式的改變、耐藥細菌的日益增加以及新發現病原體的出現,臨床微生物學的知識已有了快速的更新和發展。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加入對新技術的應用和相關學科知識的介紹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將起到積極的作用。近幾年,病毒感染非常嚴重,因此針對新型變異病毒的出現,理論課應增加其講授。關注新聞媒體對病原菌的報道,靈活地把病原菌引起疾病流行的新趨勢以及國家的有關疾病的新的方針政策傳達給同學們,同學們普遍感到有時代意義。如媒體對全國爆發流行SRAS的報道,國家加大艾滋病的防治力度,最近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紅眼病等有關報道。在講授艾滋病時,既可以結合我國艾滋病防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適時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又可以結合艾滋病疫苗最新科研進展,激發同學們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2改革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2.1利用網絡優勢,促進教學
網絡教學因時間可安排靈活、距離可遠可近、交流便捷快速、內容豐富多彩等優點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2.2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效果
微生物學是以微觀世界生物為研究對象,因此,形態微小,肉眼看不見,摸不著,缺乏感性認識是教學難點。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通過文字、動畫、錄像、錄音以及典型的疾病照片等,多角度、多方位彌補了微生物教學的難度。
2.3多樣化教學手段,加深理解
微生物課程涉及的相關學科較多,而且微生物種類繁多,造成了微生物學知識點瑣碎、零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一定的難度。采用提問法、比較法、歸納法、討論法、互動引導法等多樣化教學手段在授課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講到細菌的結構時,我們將細菌的基本結構比喻成一個雞蛋,細胞壁相當于蛋殼,細胞膜相當于雞蛋膜,細胞質相當于雞蛋清,核質相當于蛋黃,這樣的比喻易記易懂。講到肝炎病毒時,我們可以將各肝炎病毒的感染途徑、方式、特點等橫向歸納便于理解和記憶。
2.4巧妙設計課堂模擬訓練,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在破傷風細菌的學習中,老師設置了一個模擬的感染病案,要求一名學生扮演破傷風患者,另外一個學生扮演醫生。模擬病人和模擬醫生都需要從發病的癥狀、發病的起因等進行討論,最后根據該章知識得出診治的相關方案。課堂模擬訓練的教學因為有學生自己的親自參與,因此,學生對于該病癥和細菌有深入的了解,有利于相關知識的鞏固。我教研室部分老師有省教育廳科研課題,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初步的研究,既學到了知識又了解了科研的具體步驟,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