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審計實務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同志們:
利用這次研討會的機會,我跟大家交流一下,談三個問題:
一、對本次研討會的感受
這次研討會選題非常好,研究的內容非常恰當,而且非常及時,與當前的形勢和審計發展的形勢相吻合,脈絡是相通的。這次會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進行理論研討、經驗總結和交流、交換學術意見的機會。從論文的內容看,形式是多樣的,內容是豐富的,有理論研究,有經驗總結,有方法探索,有案例分析,還有工作體會。重點和主題是歷次研討會中比較集中和突出的,其中有不少新的視角、新的觀點,也有新的經驗和做法。從論文的作者看,有搞教學的,搞研究的,搞實務的(相對來說搞實務的多些),還有搞理論與搞實務相結合的混合型作者。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大學耿建新教授的文章放棄了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的這一學院式、學究式的研究方式,真正的走到了實際工作中,在調查了城市水務基礎設施管理模式的基礎上,了有實踐意義的城市水務設施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他并不是從“三E”或“五E”出發,而是從水務的具體工作出發,這在以往大學提交的論文中是少見的。從提交論文的總體情況看,有一種現象:實務工作者為主寫作的論文或文章表現出希望向理論層次上升;以學者為主寫作的論文表現出希望向實務靠攏。這兩種傾向我們都十分地贊同,這是一個好趨勢,將來需要做得更好,我們希望這兩者最終能夠真正的融合和結合起來。今后我們會更加鼓勵兩者結合起來。同時對會議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我也來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在以后注意。
1.要發揮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和地方審計機關科研單位的作用。我們不提倡以個人名義論文,一定要通過理論研究會和科研所把一下關(學校例外,因為它沒有這樣的機構),主要是把握一下質量。因為這次有一些文章實際上是經驗總結和工作體會。經驗和體會不是不可以談,但在學術會議上應以學術論文為主,如果談經驗也一定要上升到一定的層次,有一定的概括,不能只是做法的羅列,不然的話學術會議的層次就會受到影響。
2.發揮年輕人的優勢。這次研討會的一個特點是年輕人多,這個現象在這兩年比較突出,這是一個好現象,應該發揮年輕人的優勢,這一點我們是提倡和鼓勵的。但要提高年輕人的科研能力,提高學術思想的表達能力。這是這次研討會反映出的一個問題。有好的想法表達出來很平淡,而且對問題總結的不夠,沒有上升到理論層次。所以對下一代科研主體要加強培訓,年輕人也要加強自我訓練和修養。作為年輕的科研工作者或者做科研工作,一定要研究一下,怎樣寫學術論文,怎樣參加學術會議,怎樣在學術會議上發言,提高一下自己的檔次、修養和素質,應該向上走。我們搞審計的是智力作業,是專家型干部,不是普通公務員,以后肯定還要做大量的科研工作。
審計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內容。現代審計教育必須以社會對審計需求的發展為導向,注重學生專業勝任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要綜合考慮學科發展、專業設置、外部環境等因素,要體現審計學科綜合性與實踐性的特點,既要有寬闊的視野,又要站在學術的前沿,突出體現現代審計對信息技術的需要。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隨時關注審計領域的發展動態,緊跟當前審計理論與實務發展的步伐,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時補充新的教學內容,以提高教學質量,并適當引入具有創新性、前瞻性的課程。審計學專業教學內容應包含審計基礎理論、審計技術與方法、審計實務等方面,以及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內部審計這三大主體審計的內容、方法和程序,適度地融入管理審計、績效審計、工程審計、計算機審計、環境審計等內容。
審計學專業課程體系的結構。結合我院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我們設計了包括通識教育課、專業課、實踐環節三大板塊的審計學專業課程體系。通識教育課和專業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通識教育必修課主要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設置,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通識基礎課(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應用文寫作、大學英語、大學計算機基礎、大學計算機程序設計(VF)、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等),以及體育、軍事理論課程、形勢與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大學生學習與心理指導等課程。通識教育選修課按人文素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素養教育、健康教育、創新創業實踐教育6大模塊設置,學生每學期至少選修1門課程,學有余力者可以多選。專業課遵循“先基礎,后主干”“、先理論,后實務”的順序,設置為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和專業選修課三部分。由于審計人才的知識結構要求熟悉會計專業知識,掌握計算機、法律、經濟管理等相關知識,為此我們設計的審計學專業的學科基礎課包括會計學基礎、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微觀經濟學、統計學、經濟法、財務管理、宏觀經濟學、市場營銷共計9門課程。審計學專業的專業主干課包括財務會計、財經基本技能、高級財務會計、審計學基礎、金融學、會計模擬實訓、稅法、審計實務、會計軟件應用、成本會計、金融企業會計、計算機輔助審計、投資學共計13門課程。其中,金融學、金融企業會計、投資學等課程是結合我院金融行業背景而設置的課程,不僅體現了行業差異性對審計工作的要求,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院審計學專業的辦學特色。審計學專業課程體系還應體現各個行業對審計人才的不同要求。為此我們設置了政府與非盈利組織會計、內部審計、政府審計、金融審計、審計案例分析、審計英語、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等專業選修課。學生可根據個人的興趣志向以及就業方向,采取“三選一”的方式,從12門專業選修課程中選修4門,學有余力者可以多選。審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由課內實踐(實驗、上機等)、校外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社會調查、軍訓等項目構成。實踐教學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和重要形式,應該貫穿于審計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
審計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我院審計學專業實踐教學主要采取以下三種形式:①審計實驗。為配合審計學專業的課堂教學,我院在校內建設了手工和電算兩個審計實驗室。手工實驗室主要用于訓練審計程序、方法等內容。實驗時,學生每人領取一份用檔案盒存放的模擬企業賬套資料(以前做會計模擬實驗時形成),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制定審計方案、實施抽樣審計、形成審計工作底稿、出具審計報告等一系列手工操作。電算實驗室配備了專業的審計軟件,學生借助于模擬的數據資料開展社會審計及企業內部審計,提高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實際操作能力。②案例教學。實施案例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審計社會責任的感性認識,是培養審計學專業學生實務技能的重要手段。通過案例教學,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彌補教材的不足,有利于鞏固和深化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③審計實習。審計實習通常在校外進行,使學生通過接觸社會,深入地了解審計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最終實現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綜合考慮各審計機關、各單位審計部門和社會審計機構的特點,我們認為實習基地主要應建在會計師事務所,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能夠接觸到各行各業、各種各樣的審計業務,可以盡早熟悉將來可能承擔的審計工作。
本文作者:劉東輝盛永志作者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
會計畢業論文
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要求總體上見《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周志》中的"哈爾濱工業
大學成人高等教育畢業設計(論文)要求",但在寫作目的,選題等方面,應符合以下要求
:
〖BT1〗一,畢業設計(論文)的目的
1.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能力,探討會計,財務管理前沿理論問題;
會計畢業論文
一、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及意義
撰寫畢業論文是高等學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也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之-。
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經濟管理科學、財務管理理論、會計及審計理論和方法,獨立分析解決企業事業行政單位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問題的初步能力;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可以鞏固和深化所學專業理論和相關學科知識;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培養學生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培養學生初步掌握獨立調查研究企業財務管理實際問題的技能,初步掌握解決企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審計等方面問題的方法步驟;通過撰寫畢業論文,檢查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
二、撰寫畢業論文程序
撰寫畢業論文按以下步驟進行: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科學安排后續教育的內容;靈活選擇后續教育的方式;強化對后續教育的領導和管理等進行講述,包括了計算機知識的教育、審計新知識、新技能的教育、相關政策法規的教育、審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教育、相關管理知識的教育、由內審協會或審計學會牽頭舉辦研討會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不能適應現代內部審計發展的需要,因此,對內部審計人員應進行后續教育。但要保證后續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必須科學安排教育內容,靈活選擇教育方式,并強化其領導和管理。
關鍵詞:內部審計人員后續教育內容方式管理
后續教育,又叫“繼續教育”,是對專業技術人員不斷進行知識、技能的更新和補充,以拓展和提高其創造、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術、職業道德水平,完善其知識結構的教育。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第五條指出:“內部審計人員實施后續教育制度”。這無疑將促進內審人員素質和內審工作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科學安排后續教育的內容
內審人員后續教育的內容,是內審人員進行學習的客體,是其豐富新知識、提高業務能力的主要信息來源和實現學習目標的基本保證,其安排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壞。在確定內審人員后續教育內容時,首先要考慮內審人員的職業特性,通過廣泛征求意見,明確內審人員需要學習什么。其次要考慮內容的實用性,保證學有所用,學能以用。第三要考慮不同內審人員的理論和業務水平、工作經驗、所在行業或單位的特點等,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閱歷、不同行業的內審人員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后續教育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后續教育產生廣泛的認同感和強烈的號召力,才能保證后續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從總體上來講,目前的后續教育內容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