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域科技工作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域科技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域科技工作總結

      傳統產業技術升級取得新成效

      圍繞鋼鐵、煤炭、建材、電力等主導產業,依托重點企業,采取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技術路線,開發新產品,提高附加值,突破關鍵技術環節,延伸產業鏈條。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達到1.2%,新產品產值率達到11%,預計新增工業增加值120億元。引導支持邯鋼、新興鑄管等開發出高級別轎車面板、雙金屬復合管、鑄造用高純生鐵等新品種32個,新增產值2.8億元。以邯鋼集團、中煤煤機等為重點,推廣實施制造業信息化,覆蓋率達到60%,邯鋼的信息化規劃納入全省制造業信息化重點。支持峰煤集團和磁縣煤化工園區,研發煤化工深加工分離技術,開發出蒽油、非芳烴等系列產品13項,產品數量增加近1倍。邯礦集團“超高水材料礦山充填開采技術研究與應用”取得重大突破,從根本上解決了“三下”壓煤和礦井水帶來的環境污染難題,實現了煤炭的綠色生態開采,該項目榮獲2012年度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鑄造用高純生鐵等3項獲國家重點新產品,總數達到25項。

      新興產業攻關培育取得新突破

      一是圍繞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5大新興產業,組織開展了氫能、特種纖維、辦公自動化耗材等55項重大技術攻關及產業化。實施關鍵技術攻關項目30項(全年目標25項),自主創新重大成果轉化項目36項(全年目標25項)。其中,718所“核電站消氫測氫及放射性物質排放過濾設備產業化”等4項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項目,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等五大產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二是全力推進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建設。編制《智能感知系統及部件(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以718所和漢光重工為龍頭,以科技資源帶動各種生產要素和創新資源集聚,圍繞智能感知裝備及核心部件和五大重點應用行業領域,培育關聯密切的60家中小企業,爭取國家、省項目36項,資金2000多萬元。三是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重點建設先進裝備制造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以及新材料、高端標準件、天然植物提取物、現代煤化工和新型白色家電5個省市級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1+5”產業創新型產業發展格局。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得到新提升

      一是通過開展全市中小企業科技幫扶行動。累計幫扶企業500多家,征集企業技術需求700余項,組織企業申報各類科技項目150余項,舉辦科技政策培訓班15次,培訓企業骨干1000余人次,幫助企業申請專利700余項,發放《科技政策簡明手冊》3000多份,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二是重點扶持發展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知名品牌的創新型試點企業。在抓好硅谷等2家國家級和新興鑄管、金獅棉機、晨光生物、光導重工等5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的基礎上,今年重點培育市級創新型試點企業20家。漢光重工被認定為全省首批創新型企業。三是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5家,數量創歷年新高,總數達58家,硅谷化工被認定為“2012年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同時,重點培育推薦新興能源裝備等高新技術上市后備企業5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5%。

      創新平臺建設再上新臺階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強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工程大學和華裕公司聯合建設的禽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個通過省級認定,正式納入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序列。學院的“有機小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銀河軸承的“軋機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家先后通過市級認定。至此,我市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數(重點實驗室)達到8家,市級達到25家。二是科技孵化平臺建設。市政府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物聯網研究院、航天九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我市啟動共建智能感知裝產業化研究院。重點支持經濟開發區創業服務中心,叢臺區、武安創業中心建設。加強以生產力促進中心為龍頭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中心獲得了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2008認證證書,正在積極爭創國家級生產力示范中心,注冊成立市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科苑孵化器,為培育孵化中小型科技企業,加快推進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化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一個孵化平臺。三是技術交易平臺建設。以科技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科技服務業發展。今年在科技部技術市場管理促進中心完成網上合同登記314項,比去年增加一倍,成交額達2億元,其中技術交易額1.45億元,均比去年翻兩翻。四是科普基地建設。科普基地已成為我市開展科普活動的重要陣地,進一步促進了科普活動常態化發展。鄴城博物館、廣平縣藝峰高效農業科普基地、工程大學國防教育科普基地等3家科普基地通過省級認定,至此,我市省級科普基地發展到6家,市級科普基地達到20家。

      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實現新跨越

      一是重大農業創新項目順利實施。擔國家科技富民強縣計劃1項,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計劃1項,國家星火計劃2項,大名、館陶、曲周等5個縣承擔國家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項,列入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計劃2項。曲周縣農業科技園區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現代農業的發展。二是全市“噸糧市”建設。今年是我市三年建成“噸糧市”收官之年,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通過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加強糧食增產綜合技術集成示范,創新“噸糧市”科技服務模式,全市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推廣率、農業科技服務進村入戶率均達到98%以上。經專家實收測產,主體麥田畝產達到550公斤以上,玉米高產攻關田畝產達到812.6公斤,刷新了我省夏玉米高產紀錄。三是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工作取得新進展。今年又有棉花新品種邯102、邯6402和玉米新品種源玉13分別通過省審。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56項?!案弋a抗蟲國審棉花品種邯7860繁殖與示范”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建成原種生產基地3個,總面積3000畝,每年可生產原種20-30萬公斤。四是加強山區農業綜合開發。今年把太行山星火產業帶示范基地和特色產業科技園區建設作為山區開發的突破口和重點,啟動了市山區基地園區建設工程。培育建設了核桃等星火產業帶示范基地14個,設施蔬菜特色產業科技園區15個,授掛匾牌。建立綠色谷子種植基地10265畝,國家優質谷子基地小米品質全部達到國家一級優質米標準。五是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級農村科技服務遠程教育培訓工程+縣級科技特派員基地和星火科技12396+鄉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站+村級專家科技小院四級農村科技服務網絡的作用,農村科技服務遠程教育講座分12個專題共舉辦10期,回答農民短信提問200多個問題,受訓農民130多萬人次,為廣大農民提供“零距離”科技指導和培訓。

      社會民生科技實現新進展

      一是現代服務業共性服務技術支撐平臺建設得到加強。重點圍繞現代物流業,支持神龍物流、安能軟件、民騰計算機等開發多式聯運、區域物流信息服務、全程供應鏈第三方物流服務平臺等技術研發11項。支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深海文化傳播公司、磁縣文化創意產業等共性技術平臺的建設,深海公司獲國家動漫企業認定。二是科技支撐醫療衛生。重點圍繞醫藥、醫療等領域,精心組織重大科技項目,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力度,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工程大學附屬醫院承擔的“市消化內科規劃建設與研究”、民騰計算機技術承擔的“區域數字醫療工程軟件技術研發”,億隆食品承擔的“麥胚復合營養粉抗缺氧功能研究機器在遠航食品中的應用研究”等8個項目列入省、市科技重點項目。同時,市第一醫院就“生物自體免疫細胞(T細胞,NK細胞)治療在腫瘤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與日本藏前內科醫院開展合作。組建區域性醫療衛生信息化服務平臺,為新醫改各項內容的穩步落實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同時,為全市居民創建優質就醫軟環境。三是在武安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磁縣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重點推薦人口與健康、資源環境、公共安全及其他社會事業等民生科技領域關鍵技術集成應用與示范,發揮科技進步在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讓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武安新峰水泥進入省第一批省“兩型”企業(范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試點示,重點培育曲周賽博板業等15家為“兩型”后備企業,為我市工業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山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打造的國家星火產業帶中藥材種植基地得到省廳的重點支持,有效地推進“冀南太行藥谷”建設。武安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順利通過中期評估。

      開放合作拓寬新領域

      一是深化市校合作。以上海鑫寶煤化能源集團和磁縣煤化工園區為依托,聯合國內高校,正式簽約啟動北方煤化工科研中試基地建設,有效破解了我市煤化工產業發展中產品數量少,深加工不足,產業鏈條短等關鍵技術難題,提升煤化工產業競爭力。新型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HDS9403GGY型智能危險化學品運輸車,中船重工七一八所研制的ZDQ-600/1.8型水電解制氫設備等十大“首臺首套”智能化裝備自主創新產品集中下線,是引導裝備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成果,對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產生深遠影響。二是人才院士工作站建設。新建成新興鑄管、鋼諾、硅谷和永不分梨酒業4家省級企業院士工作站。到目前我市建立省級院士工作站11個,來我市幫助企業開展科技交流合作的院士15人,開展科技合作項目6項,進行技術指導8次,舉辦學術講座9次,對我市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促進和引領作用。三是組織參加了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百家院所校走進合作懇談會、香港投洽會等各類科技招商活動,共引進科技成果200項,簽約重點項目12項,技術合作及交易資金6億元。四是拓展國家合作領域。積極支持瑞馳公司與俄羅斯、博克萊與西班牙、隆生隆與法國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億隆風電項目列入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創科電子承擔的“串聯蓄電池電壓在線均衡與容量預估技術聯合研發”、晨光生物承擔的“辣椒及其提取物中合成染料的分析與控制技術聯合研發”2項列入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知識產權戰略實施邁出新步伐

      一是深入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培訓活動,充分調動各方面社會資源,利用各種宣傳途徑和活動形式,在開發區、省級以上工業園區、重點企業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知識產權宣傳22次,增強社會知識產權意識,營造了良好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二是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成效明顯,專利行政執法能力進一步增強。深入開展了“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利消零”、“專利提升”等專項行動,對全市的600余個生產、經營主體進行了檢查,共抽查商品3500余件/次,有力震懾了假冒專利違法行為,大大提高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和專利保護防范意識。市知識產權局榮獲全國知識產權人才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三是加強政策引導,知識產權(專利)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重點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21項,其中已經有9項獲得省專利獎,總數居全省第一。全年完成專利權質押貸款達8720萬(目標2000萬),全省第一。

      系統自身建設得到加強

      一是科技管理信息化。與東軟公司合作,建成了功能完備、操作性強的市科技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改版了機關門戶網站,在市直機關率先建立了OA辦公系統,優化了科技管理流程,提高了科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信息宣傳。今年,在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科技日報、中國知識產權報、日報、經濟日報、搜狐網、新華網、電視臺等省級以上媒體359篇,日報、晚報、電視臺、政府公眾信息網等市級媒體600多篇次,極大地激發了全市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營造了良好的全社會科技創新氛圍。三是科普宣傳。圍繞以“攜手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主題,突出“科技與文化融合,科技與生活同行”的活動特色,在學院成功舉行2012年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科技報告會。共開展35場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其中15項活動入選全省科普活動周49項重點活動行列,營造了濃厚的科普社會氛圍?!扒鍧嵞茉?-低碳文明的引擎”、“馬小波羅探險科學世界”兩個項目,列入省科普展教資源開發原創與共享科普專項計劃。四是基層建服務建設。按照省委、市委的統一部署,認真組織“基層建設年”和“走轉送、排抓促”活動,局領導帶隊,帶著親情駐村,滿懷真心幫扶,圓滿完成了科技局駐村承擔的各項任務,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五是行風建設。大力抓好系統的行風建設。全力參與以社會監督為載體的民主評議行風活動,堅持把行風建設與機關建設相結合、與黨風廉政建設相結合、與提高科技管理與服務水平相結合,通過不斷完善激勵約束措施,建立長效機制,保證了行風建設的順利推進。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图片一区二区|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色图黄色小说|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人妻av伦理|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